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下(2)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中“蒹葭苍苍”的“苍苍”的意思是 。(1分)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3.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本文作者是 代著名文学家 。(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日光下澈( ) (4)影布石上( )
6. 小石潭给人的感觉就是“奇”,请结合选文,写出小石潭的“四奇”。 (2分)
7. 作者被贬官永州,弃置十年,这是作者人生的一大转折,而这一转折却造就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他的永州奇文也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由此,你有哪些感悟?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3分)
8.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2分)上联: ;下联: 。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八大山人
清·陈鼎
八大山人①,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②,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 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③,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④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注】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②介:耿直。③攘臂搦管(nuò guǎn):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镒:二十两。
9.用斜线“/”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两处)(1分)
张 堂 中 如 清 风 徐 香 气 常 满 室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尝写菡萏一枝 ②盈纸肮脏
11.作者最后用一个“颠”字评价八大山人,根据选文,你是如何看待八大山人的“颠”的?(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音乐爱好者
??????????????????????????????????????????????????????? 梅寒
一月的华盛顿,天气还十分寒冷。早晨八点钟,正是上班的高峰期,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人来人往,全是行色匆匆急着上班的人。老人站在地铁站的一个垃圾筒旁边,旁若无人地拉着小提琴。
破旧的衣衫,略显蓬乱的头发,一把看上去丝毫也不起眼的小提琴,那样的流浪艺人,在华盛顿甚至美国更多的地铁站,广场……每天都随处可见。
一位身边牛仔风衣的青年男子经过老人身边,只略略向老人那边转了下头,就躲避什么一样拉拉衣领走开了。老人的琴声,似乎与他身边这个喧嚣的世界没有丝毫关系。
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夹着公文包经过老人身边,他停下来,向老人和他的琴略略望了一眼,脸上现出一片疑惑的神色,可那丝疑惑很快就被他手上一个忽然响起的电话涤荡殆尽。他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向不远处正在驶来的一趟列车跑去……
那位怀里抱着一条雪白的贵宾犬的,当然是一位华丽的贵妇人。她在老人的面前停下来,凝神谛听,脸上的神色变得越来越温柔。老人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有些被感动,他手中的琴,拉得越发如泣如诉……从老人站在那里拉琴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小时,半个小时里,老人记不清有多少人从他身边走过,能站下来认真听他拉琴超过一分钟的,只有那位抱着贵宾犬的贵妇人。那位贵妇人,当然也没能完整地听老人拉完一首曲子,两分钟后,她抱着爱犬转身走开。
“雪莉,你瞧瞧,这老家伙多可怜,大冷的天,还得出来拉琴糊口……”贵妇人转身的那一刻,那句话就像冰刀一样直朝老人飞过来,当然,伴着那把飞刀一并飞过来的还有一张崭新的美钞。十美元。那个女人很大方。
老人拉琴的手,明显哆嗦了一下。他垂下眼睑,飞快地瞄了一眼他面前的地上,已零零碎碎堆着一些钞票和硬币。他们或许根本没有听他拉的什么曲子什么调子,但他们都还算善良。
男孩儿来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已经准备收工回家,可他看到了男孩儿,看到他凝神静气地站在寒风里听他拉琴,他又改变了主意。男孩儿十岁左右,头发金黄,眼珠是好看的淡蓝色,身上穿一身运动装,一看就知还是一名小学生。他遇上了老人,听到了老人的琴声,就停下来,听他拉了一首又一首……
“爷爷,您拉得真好!”等老人一连拉完三首曲子,男孩儿忍不住插嘴问道,“我听过约书亚贝尔拉的曲子,您拉得一点也不比他差,甚至比他拉得还好。”男孩儿向老人竖起大拇指,脸上一派崇拜之色。
“哈,小鬼,你真逗。约书亚贝尔?他是我们全美国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前两天,他刚刚在波士大顿歌剧院举办个人演奏会,去那里听一次他拉琴,门票最少要100美元,还要提前几周预订。我的琴声怎么能与他的琴声相比?”老人将肩上的小提琴放下来,嘻哈着对男孩儿说。
“我没去听过他的演奏会。我只听过他的曲子,觉得很好……您拉得真的很棒。”
“谢谢你,孩子。你学过小提琴么?”
“没有,只是比较喜欢音乐……”小男孩儿忽然想起什么,努力向上耸了耸肩膀,将快要滑落到背后的书包向上调整了一上,“我得去上学了,爷爷。祝您好运!”男孩儿蹦跳着远去。很显然,他还未从那份聆听的快乐里完全走出来。
“祝你好运!小家伙!”老人微微扬起嘴角,向男孩儿扬扬手,慢慢收起他手里的小提琴,转身没入人群……
男孩儿是几天之后才知道那个老人是约书亚贝尔的。当地的一家报纸以整篇篇幅报道了他:已经功成名就的约书亚贝尔,突发其想,想去参加一个社会实践,看一看,离开了舞台,离开了剧院,离开他著名小提琴家的光环,到底还有多少人真正爱着他的音乐。那天,在地铁站里,他一连演奏了八首世界古典名曲,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元的意大利名琴。在经过他的成千上百的人当中,只有一个十岁的男孩儿认真站下来聆听了他的演奏。他不能排除,在那些急匆匆从他身边走过去甚至停下来给他扔钞票的那些人当中,在此前的几周里还在为求一张他的演奏会的门票在绞尽脑汁。
12.文章第①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那位怀里抱着一条雪白的贵宾犬的贵妇人是一位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吗?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4分)
14.面对小男孩儿的夸赞和崇拜,老人为什么不公开自己的身份?(4分)
15.“他不能排除,在那些急匆匆从他身边走过去,甚至停下来,给他扔钞票的人当中,在此前的几周里还在为求一张他的演奏会的门票而绞尽脑汁。”结合全文理解这句话。(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6.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7.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什么?(4分)
18.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哲学宴会
苏菲钻过树篱,站在花园里。这座大花园曾经是她心目中属于她的伊甸园……园里到处散布着昨天晚上被暴风雨吹落的枝叶。她觉得那场暴风雨和落叶和她遇见小红帽与波波熊这件事似乎有某种关联。
苏菲信步走到秋千那儿,挥落上面的松针与松枝。还好秋千上的坐垫是塑胶的,所以下雨时也不需要把它们收进屋里去。
苏菲走进屋里。妈妈已经回到家了,正把几瓶汽水放进冰箱里。餐桌上放着一块花结状的乳酪饼和一小堆杏仁圈圈饼。
“我们家有客人要来吗?”苏菲问。她几乎已经忘记今天是她的生日了。
19.选文出自哲学史小说《 》,作者是挪威的 。(1分)
20.如何理解文中“园里到处散布着昨天晚上被暴风雨吹落的枝叶”句子的含义?(2分)
21.苏菲 “几乎已经忘记今天是她的生日了”,我们应该学习她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下(2)参考答案
1.茂盛的样子。
2.D
3.(1)这首诗内容上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2)注意情和景的结合,用凄清迷离之景衬托可望不可即之情。
4. 唐 柳宗元
5.(1)格外(2)大约(3)照(4)映
6.潭水奇(皆若空游无所依),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氛围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示例:对弱者来说苦难是一种悲哀,而对强者来说,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多少大起大落的遭遇都化作云烟飘逝了,留下的难道仅仅是永无止境的哀伤吗?一盏孤灯之下,司马迁虽身受宫刑,却能走出困境,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一方书案写成千古绝唱《史记》;孙膑虽双脚致残,但仍能走出困境,呕心沥血地用手中的一笔一纸写出了《孙膑兵法》。是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永远顶礼膜拜的精魂。他们在困境之中保持着坚韧和顽强,最终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成功。只要不向苦难低头,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品味到历经苦难之后的甘甜和芬芳。(意思对即可)
8.小石潭景美却幽深冷寂;作记人心苦便孤凄悲凉。(宽对即可)
9. 张 堂 中/如 清 风 徐 /香 气 常 满 室
10.(1)曾经(2)满
11.八大山人的“颠”是他性情性格孤傲耿直(孤高傲世),聪明绝伦(才高艺绝),狂放不羁(恃才放旷)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癫狂。
【译文】八大山人,号人屋。“人屋”就是“广厦万间”的意思。他生性孤傲,有骨气,聪明绝伦,无人能比。八岁便能作诗,善于书法,长于篆刻,尤其精于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半开于池中,横斜在水面,生气勃勃;张挂在堂中,好像有清风徐徐吹,香气常充满整个屋子。又曾画龙,在丈幅之中蜿蜒升降,想要飞动一般;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大叫着惊慌逃跑的。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之倾倒。
山人既已嗜好喝酒,也就没有其他的爱好。人们喜欢他的画,大多置办了酒招待他,预先准备几升墨汁、若干纸张在座位右边。山人酒醉后见到了,便高兴地泼墨在宽大的画纸上,有时候用破笤帚洒,用坏帽子涂,弄得满纸肮脏,不堪入目。这以后他提笔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鸟竹石,无不精妙。如果碰到他喜欢写字,那就撸起袖子,伸长胳膊,撮起裤管,狂叫大呼着,数十幅片刻就完成了,他酒醒了,要想索求他的片纸只字都无法得到,即使将百镒黄金陈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屑一顾。他就癫狂到这样的地步。
12.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喧嚣忙碌的环境氛围,为老人即将开始的演奏准备了特定的环境。
13.不是。“雪莉,你瞧,这老家伙多可怜,大冷的天,还得出来拉琴糊口……”
14.因为这是他的一个社会实践,看一看,离开了舞台,离开了剧院,离开他著名小提琴家的光环,到底还有多少人真正爱着他的音乐。
15.这句话和文章题目相照应,对一些“音乐爱好者”具有讽刺意义,他们在生活的喧嚣中变得浮躁,已经不能静下心来欣赏音乐,即便绞尽脑汁求一张演奏会的门票,也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爱好者。
16.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17.(1)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2)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18.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19.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20.到处是吹落的树枝,表现了昨晚的风雨之大,也暗示了苏菲经历了一场思想的大碰撞,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走出来。
21.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这表现了苏菲对哲学研究的投入,我们应该学习苏菲这种研究学问全身心地投入、执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