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 第七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德、意、日法西斯把战争和法西斯暴政强加于各国人民,随着战火的蔓延,经过反法西斯国家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以美、英、苏、中诸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援助和合作。 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根据1937年中立法宣布中立。1939年11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实行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向交战国出售武器,这有利于拥有海军优势的英,法.法国败降和英国退守英伦三岛后,美国公众舆论要求给英国以援助,孤立主义势力削弱。 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用以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拨款70亿美元用于实施《租借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1941年6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希特勒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1941年6月24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不久,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了“统一战线”。7月12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英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相互承担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彼此支援和战斗到底的义务。8月16日,苏、英签订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英国给予苏联1000万英镑贷款。8月中旬,美国派往苏联的船队也启航出发了。苏联还同流亡在伦敦的捷、波、挪、比等国政府签订了合作协定,承认了“自由法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随着战火的蔓延,经过反法西斯国家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以美、英、苏、中诸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援助和合作。?? 美国租借法案和英美同盟 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根据1937年中立法宣布中立。1939年11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实行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向交战国出售武器,有利于拥有海军优势的英、法。法国败降和英国退守英伦三岛,美国公众舆论要求给英国以援助,孤立主义势力削弱。1940年9月2日,美、英达成美国以50艘旧驱逐舰换取在英属百慕大群岛等8个岛屿建立军事基地的协议。由于英国无力以现款购买军火,1940年底丘吉尔紧急致函美国F.D.罗斯福求援。 罗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用出售、转让、交换或 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拨款70亿美元用于实施《租借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完全放 弃“中立”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 战争。英、美开始结成反对德国法西斯同盟。与 此同时,美英于1941年l~3月就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达成协议,并据此制定ABC-1计划。l941年12月,美英首脑以代号为阿卡迪亚的华盛领会议确认先欧后亚的方针。美国在会上提议并起草同 法西斯轴心国相对抗的《联合国家宣言》草案。 苏美英莫斯科会议 1941年9月29日苏美英三国会议在莫斯科召开。10月1日,三国签订议定书,规定美、英两国从1941年lO月~1942年6月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及其他武器装备;苏向英、美提供原料。10月30日,罗斯福宣布向苏提供l0亿美元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 联合国家宣言 经过磋商,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以美、英、苏、中为核心的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并为建立联合国组 织奠定初步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出现明显的 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了停滞的局面。 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先后发生两次严 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 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 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 一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凡尔赛条约》 对它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 让德国在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 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 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特别是在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有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和本国利益的驱使,逐渐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了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要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由于侵华战争旷日持久却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日本决定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战场而无暇东顾的时机,来夺取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至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 怎样看待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抵抗运动不只是发生在被占领国国内,同时也发生在法西斯集团国家中,所有这些国家一切社会力量所进行的反对法西斯占领者及其帮凶的、推翻法西斯统治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包括本土和国外的、公开的和秘密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斗争,都属于抵抗运动。但中国学者不同意西方某些学者在德国抵抗运动问题上的观点,即把德国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反希特勒的谋杀活动视为抵抗运动。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反对派只是对希特勒个人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对第三帝国的侵略政策感到不满,只是要推翻希特勒的“元首”政治,绝不是为了彻底反对德国法西斯对别国人民的奴役和统治,也绝不是为了建立德国的真正民主制度。因此,这仅仅是德国法西斯统治集团上层分子之间的权力争斗。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945年初,德国即将最后崩溃,如何最后迅速击溃德国法西斯,如何处理投降后的德国,如何安排解放后的欧洲等诸多问题迫在眉睫。为了商讨这些问题,1945年2月,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为首的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制订了彻底击溃法西斯德国的作战计划,决定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会议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会议还通过了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本图是会议期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合影,右为斯大林,中为罗斯福,左为丘吉尔。 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建筑物上战斗的苏联士兵苏军战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太平洋中途岛海空大战(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一幕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发动的历史上最大的战争。
战争从1939年9月开始,一直到1945年9月结束。全世界共有61个国家、80%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其特点是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参战人口达17亿。 二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欧洲,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按当时的价值),共有5000余万人丧生。战争共分5个阶段,以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显地反映了战争对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以及经济潜力、政治潜力、科学潜力和军事潜力在夺取胜利中的密切联系。 希特勒大本营 这张4月18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二战期间希特勒在波兰小镇肯切附近的大本营外景----厚约4米的墙壁被炸后还未完全倒塌。这张4月18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二战期间希特勒在波兰小镇肯切附近的大本营的沙盘模型。 在波兰小镇肯切附近的二战期间希特勒大本营,一名工作人员在布置展览照片,准备接待游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挑起对苏战争。两天以后,希特勒乘坐专列“亚美利加”号抵达被命名为“狼窝”的这个大本营,并在这里指挥对苏战争长达800余天。 纳粹暴行:福洛森堡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军在1939年建立的。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400多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一座集中营,这里成为了犹太人永远的“噩梦”。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他斜靠在断墙上,保持着临死的姿势:身体前倾,头颅低垂,左手攥紧几根草一样的东西。他是被活活烧死的,在一个叫奥斯维辛的德军集中营――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人皮被制成手套或灯罩,头发被做成褥垫,假牙上镶的金子被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就连身上的脂肪,也被刮下来做成肥皂。苏联红军攻克这里时,除了幸存者,还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 奔跑,是这群德军士兵被定格在胶片时保持的姿态。这是怎样一种奔跑?背景是烈焰熊熊的房屋,侵略者或手持长枪,或紧握手榴弹,凌乱的步履踏在烧焦的废墟上。
??? 德军攻入苏联后,实行残忍的“焦土政策”。德国法西斯摧毁了苏联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庄、3万多座工厂,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残垣断壁,空空如也。面对被日军焚毁的家园,他举起紧握的右拳。这是一只瘦削的拳头,却握得那么有力…… 抗战期间,日军在晋察冀边区等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仅在山西霍县,日军就向根据地扫荡1025次,烧毁房屋8456间,杀害1204人。由于日军频繁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残酷的“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 1940年8月至10月,纳粹空军对英国伦敦及其他重工业城市进行了大规模轰炸。高高耸立的世界第三高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也难逃厄运:祭坛被炸碎,地下室遭破坏,彩色玻璃被震碎,周边建筑遭严重毁坏。 ??? 二战期间,许多珍贵文物和建筑被毁,博物馆、图书馆的典籍文献遭劫掠,人类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和破坏。中国1929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在日军占领北京后就不翼而飞,成为至今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一级级台阶上,男女老少,尸横遍地。许多人枕叠在一起,一些人俯身向下,一些人仰面朝天。他们是为了躲避日军轰炸,在防空壕里窒息而死的。 ? 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3个多小时大轰炸,造成“重庆防空壕大窒息惨案”。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共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 ?? 晴朗的天空,白云朵朵。杂草丛生的荒原上,母亲背着孩子和行李,左手拉着幼女,艰难地前行。路在何方?家在哪里? ??1945年1月27日,席卷波兰的苏联红军在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的奥斯维辛小镇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时有70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犹太人。所有人都表情呆滞,瘦弱不堪,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 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 他目睹长崎原子弹爆炸 曾深入秘密原子帝国 ?1945年8月9日凌晨3时50分,两架B—29重型轰炸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其中一架的炸弹仓里携带着一颗原子弹。这是美国计划中对日本的第二次核打击。机舱里有一位特殊的机组成员,他就是《纽约时报》科学新闻撰稿人威廉·伦纳德·劳伦斯,他因此成为惟一目睹核打击惊天动地场景的新闻记者。 《纽约时报》记者劳伦斯 当地时间中午12时1分,轰炸机飞临长崎上空。接下来的过程就像劳伦斯在他著名的普利策获奖新闻中所描述的:“我们在电台上听到事先规定的信号,然后戴上电焊工用的眼镜,紧张地注视着我们前面大约半英里远的轰炸机的动作……从它的腹部落下一个看上去像黑色物体的东西……强烈的闪光穿透了我们的眼镜,并把机舱照得雪亮。巨大的冲击波打到我们的飞机上,使它全身颤抖。接着又是4次急速爆炸……坐在我们飞机尾部的人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好像从地壳里升起,火球喷射出无数的白色烟环。然后,一个巨大的紫色火柱冲天而起,高达1万英尺……大约45秒后,我们肃然起敬地望着这个不是来自空间却是拔地而起的流星,穿过白云向上直冲……接着,就在它看上去仿佛变成固定的物体时,顶部升起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使柱子的高度增至4.5万英尺……” 此时,其他外国记者刚刚来到日本附近,都没能亲眼目睹原子弹爆炸的历史性时刻,而只能在报纸上读到相关消息。劳伦斯的这次随机飞行,让他成了惟一一位在二战中目睹核打击的记者。 背景资料: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60周年 广岛是日本本州广岛县首府,南临濑户内海的广岛湾,地处太田川三角洲。广岛县面积8463平方公里。十九世纪中叶后广岛逐渐成为军事重地。 长崎是日本长崎县首府,位于九州长崎半岛和西彼杵半岛的顶 端,古称深江浦。16世纪,长崎在葡萄牙人的要求下开港。开港后,长崎与荷兰、葡萄牙等国都有贸易往来,被称为“日本与西洋的桥梁”。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日本实行锁国政策期间,长崎是日本同外国交往的唯一港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与此同时,苏联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 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广岛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达24万,长崎因原子弹爆炸而死去的人数超过1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