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笛声》说课稿 沪教版(2015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笛声》说课稿 沪教版(2015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5 17: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四下《笛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笛声》是沪教版教材第七单元第32课。课文继续了聂守信(聂耳)小时候受老木匠的笛声的吸引,跟随老木匠学吹的故事,表现了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课文第1-6节写聂守信被老木匠优美的笛声吸引,产生了学吹笛子的强烈愿望。第7-9节写聂守信用真诚打动了老木匠,在共同的劳动里,他们成为莫逆之交,聂守信跟随老木匠学会了吹笛子。文章开始和结尾都以“听,笛声又响起来了”这句话,首尾呼应,思路清晰,语言清新优美,心理活动刻画真切自然。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的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渴慕、莫年之交”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笛声的美,体会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以第八节为切入点,进行说话训练。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表示时间是傍晚的词句。
3、教学的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4、教具准备: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提取信息法、概括法、朗读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聆听笛声,揭示课题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播放笛子吹奏《小放牛》。让学生初听笛声,感受笛声之美,可以创造一种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关于笛声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聂耳图片,简介聂耳。通过问学生“是谁把他引上了音乐之路,使他小小年纪便萌发了对音乐的热爱呢?”学生回答是老木匠,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时练习运用不同的句式(被字句、把字句、陈述句)概括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现聂守信和老木匠之间关系的一个词语------莫逆之交,并理解莫逆之交的意思。让学生抓住了关键词学习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并给予明确指导。这样处理就很好地抓住了这篇课文的文脉,学生也自然领悟了写人记事的概括方法。由笛声‘居然让聂守信和老木匠成了莫逆之交。笛声,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三)、读句感受笛声之美。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2-6节,用直线划出有关描写笛声的句子。媒体出示学习方法:划句子、谈感受、感情读。结合文字谈感受是教学重点,何况是抽象的摸不着、看不见的笛声,因此在交流时当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时,采用多读、赛读、感悟读扥等方法,让学生慢慢品味其中的美妙神奇。在划出句子、谈感受和感情读的基础上,媒体出示句式:那笛声是那么的______。它时而______,时而_______,时而________。想象说话留以空间,既能满足学生对笛声的遐想,又有自己内心的感受,丰富了学生对笛声的解读,对聂守信心灵世界的解读。
(四)、想象理解,慕声之心。
老木匠的笛声就是这样美妙,这样充满灵气。连我们都被陶醉了,更何况从小就对音乐非常爱好的聂守信呀!他听了怎么样呢?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2-6节,用曲线划出相关的语句,从中你有体会到什么?让学生用模拟的方法感受聂守信“出神”时会有这样(发呆、入迷、沉醉、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让学生模拟、品词品句,揣摩聂守信对音乐的挚爱、痴迷之情。接着让学生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渴慕”一词的意思,想象聂守信在什么时候眼睛会聪颖发亮。再分男女生读第五节1、2句,齐读第3句和第六节,同时媒体播放笛声音乐,朗读体会笛声美妙。通过对描写笛声语句的朗读、思考想象,以及对笛声的欣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木匠笛声的优美、动听、婉转和神奇的魅力。感受聂守信学笛的渴慕之心和对音乐的热爱。
(五)、读文解词,理解“莫逆之交”。
这是媒体出示第七节,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找出聂守信对笛声渴慕之极的词,然后让学生找近义词的方法(六神无主、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失魂落魄、茫然所失------)来理解“茫然若有所失”,再通过读第8、9节,让学生知道老木匠和聂守信因为对音乐执著的爱,有陌生到相知,音乐使他们的心灵达成默契,音乐消除了他们之间年龄上的隔阂,对音乐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再放音乐《小放牛》,前后呼应,看似重复,其实不然。开头的笛声是老木匠吹奏的,是吸引聂守信学吹笛子的原因。结尾的笛声是师徒俩人的杰作,是聂守信学吹笛子的结果。
(六)、总结全文。
让学生齐读课文,在读中再一次感悟。
(七)、积累表示时间是傍晚的语句(发作业纸)。
七、板书设计
因为笛声是两个人成为莫逆之交的媒介。所以在板书时充分抓住人物和关键词揭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