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8课《让灯亮起来》
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8课《让灯亮起来》。本课属于“电”这一教学单元。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灯导入,设计安排了让小灯泡亮起来等三个探究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根据课的性质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本课时只涉及活动一的内容。在学生独立动手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如灯泡、电池等。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使用简单器材做实验、探索创新的能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点亮小灯泡很感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节课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材料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结构后,再让学生去连接点亮小灯泡,并激励学生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小灯泡、电池、电线,它们的外观和名称。 2、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力目标: 1、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 2、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情感目标: 1、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2、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 3、体验合作式探究的乐趣,并能够做到互帮互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认识电器元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使用简单器材做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得出要使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卡、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实物贴纸若干、带灯玩具、导线若干。
学生准备:????电池、小灯泡、电池盒、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出示夜景图片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灯可以照明,还可以使夜晚变得绚丽多彩。那么关于灯我们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2、谈话:很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不想也像电气工程师一样自己设计、亲自动手,让我们自己的灯也亮起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18课《让灯亮起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灯光图片,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知识与情感的铺垫。】
二、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谈话:老师给各组准备了一些灯,动手试试看,让各种灯亮起来吧!
学生分组活动,打开各种玩具灯、台灯、手电筒等。
2、提问:好,说说你们组的是什么灯,你是怎样让它亮起来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玩具、台灯、手电等实物吸引学生眼球,会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生活经验的回忆。】
3、谈话: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这些材料,打开实验盒,仔细观察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呢?老师提醒大家:观察时要认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学生分组观察、汇报交流。
4、(出示课件)依次介绍:电池、小灯泡、导线。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认识实验材料,使学生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有所提升,最大限度地熟悉材料为下面的实验设计能够灵活的运用材料、有效地突破重点作好准备。】
三、猜想验证,实验探究。
(一)简单电路连接
1、提问:这些材料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起来呢?同学们先猜一猜?学生猜想回答。
2、谈话:连连看,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看哪组先让小灯泡亮起来,注意在研究中要认真观察,并思考:怎样连接会亮?什么情况不会亮?还会有哪些意外收获?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组是怎么连的?你有什么发现?
重点对比“亮”和“不亮”的连接方法。
4、总结:(课件配合,适时穿插科学家焦耳的内容。)只有把电池的两极同灯泡的“螺纹”和“锡点”分别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才能发亮。短路、断路都不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实验材料、真实的实验过程得出“回路”、“短路”、“断路”等名称,学生很容易感知理解。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先让学生猜想连接方法,再动手合作连接电路,灯泡不亮的“失败”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细节,电线发烫------在“失败”中获取意外收获,在汇报展示中让学生自己得出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把思维用语言清楚有序的表达出来,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从而引发思维碰撞,使学生更有目的的实验。】
(二)使用元件连接
1、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使用起来更安全、更方便,通常要把电池放入电池盒,小灯泡放入灯座,并且安上一个开关,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元件:打开实验盒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
2、学生认识电池盒、灯座、开关,边观察边交流,说出他们的用途。
3、教师总结说明操作注意事项:电池的正确安装、导线的连接、开关的使用、灯泡的安装。
4、谈话:用上刚才认识的材料,小组合作,动手连接,让灯亮起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展示:小组展示并讲述连接方法及连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6、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一个简单电路是由电源、开并、小灯泡和导线构成的。我们把电池的正极连接开关的一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小灯泡的一个接点,小灯泡的另一个接点连接电池的负极,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这时接通电源小灯泡就亮了。
(三)灵活运用、实践创新,组装复杂电路
1、谈话:同学们做的很好,大家想不想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好,下面我们就动手试一试在一个电路中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出示实验提示:电路中必须出现两个小灯泡,都能够亮起来,其他材料不限,先小组内讨论商量设计实验方案,把简图画在记录单上。看一看哪个小组连接的有创意、与众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汇报交流。
3、谈话:现在就按照我们的设计方案试一试,材料不够的由组长到老师的实验桌上领取,开始吧!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在对实验材料充分的熟悉了解、正确使用的基础上,只限定一个条件,其他材料不限,充分放开、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能会连接出多种不同的电路:串联的、并联的;一个开关、两个开关、甚至三个开关的;一节电池、两节电池、三节电池……学生的思维不可低估,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好!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关于电路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下课我们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继续研究,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出示课件,进行安全教育。)下节课我们学习自制小开关,同学们搜集一些可以做成开关的材料。
?
?
板书设计:????????
18让灯亮起来
电池、电线、灯泡、开关组成简单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