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五下:《科林的圣诞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并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内心。
3、理解课题“圣诞蜡烛”的含义,感受科林对父亲的爱和用实际行动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懂得“爱”能创造“幸福”的真谛。
4、小组合作,进行合理的读写整合训练,发展学生表达能力。
重点:
1、学习抓住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
难点:
1、理解课题丰富的内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小组合作,进行合理的读写整合训练,发展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并做好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预习
1、复习课文概况
2、检查课外预习情况
认真读课文8-22节,然后简要复述科林是怎么点亮灯塔的。
(1)、学生交流,师随机板书
( )点亮灯塔
( )搜集煤油
( )询问方法
(2)、补全板书
二、品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
1、询问方法
师:科林带着对父亲的爱,决定重新点亮为船只导航的灯塔,他去询问了看塔人达菲先生,认真读课文8——16小节,仔细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科林急切的心情?用直线划出。
A、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B、自由朗读体会,抓住关键动词
C、交流,指导朗读
(1) 找寻特点
(2) 明确作用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D、知道人物的语言也是为表现人物内心服务的
(1)找寻特点
(2)明确作用
师:语言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塑造人物,揭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E、分角色朗读
2、自学搜集煤油
A、学生自学:
B、集体交流
(1)句子出示
(2)寻找关键词
(3)明确作用
C、根据提示齐读,读出感情
3、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师:科林的成功用达菲先生的话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你觉得呢?
板书: 毅力
爱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科林的心情变化,感受科林的幸福。
1、师:灯塔终于点亮了,为在浓雾里漂荡了一周的渔船照亮了道路。此时的科林心情如何?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听着平安夜的歌声,看着远处经过自己努力点亮的灯塔,科林十分( )心想:( )。
2、理解课题中“圣诞蜡烛”的含义。
(1)师:有了灯塔的导航,渔船终于靠了岸。灯塔给科林一家带来了什么?给渔船上所有人,和他们的家人带来了什么?带着问题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板书:幸福
(2)情境说话:圣诞的钟声敲响了,虽然科林没有点燃那根圣诞小蜡烛,但是他觉得 因为
(3)理解课题
四、课堂练笔,读写整合
科林是如何搜集到第一杯煤油的?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1、小组交流,学生代表执笔
2、集体交流,师及时指导
3、及时修改,再作交流
五:小结作业布置
科林用了三小时搜集了四桶煤油,前后三小时科林的心理有些什么变化?请你写一写科林搜集煤油的整个过程,注意有详有略,通过言行展现人物的内心。
板书:
( 成功 )点亮灯塔
13、科林的圣诞蜡烛( 努力 )搜集煤油
( 急切 )询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