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复习导学案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复习导学案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26 11: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了解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验的步骤,并能熟练的对纸带进行处理和数据处理。
2.熟练掌握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并能熟练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典例1】一个物体以v0=8 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
B. 3 s末的速度为零
C. 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D. 5 s内的位移大小是15 m
【变式训练】(2013·武汉高一检测)在某地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通向灾区的公路非常难行,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
B.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
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1∶v2=2∶1
D.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1∶1
【典例2】(2013·昆明高一检测)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
运动的v-t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1 s末甲和乙相遇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为v-t图像,t2=2t,t3=3t1。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像表示出来,下列四幅图像中正确的是( )
典例3】甲车以加速度3 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6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物体A以vA=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 s B.8 s
C.9 s D.10 s
【当堂检测】
1.(2010·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点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2.(2010·广东高考)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
时间间隔为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
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
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4.(2010·新课标全国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
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
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
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
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自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