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0-29 22: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辽沈战役歼敌47万淮海战役歼敌55万平津战役歼敌52万1、中共七界二中(1)背景:
(2)时间、地点
(3)内容: 在这个月的早些时候,党中央曾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勾画蓝图。3月23号,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说:我们都能应当考试及格,不当李自成。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谁写的?此诗反映了什么伟大的历史事件?毛泽东,反映了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这一历史事件。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 (a)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背景:
①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②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代表:
2、人民政协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什么情况下召开?通过了哪些重要内容和决定?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代表的广泛性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进步性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背景:
①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②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代表:
(3)内容: A、选举——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决定——首都、国旗、国歌
(4)作用: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①时间:1949、10、1
②内容:
A、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B、任命——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C、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D、举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a)中央 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3、新中国诞生(b)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是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
阅读教材,了解一届人大有哪些重要内容?一届人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1)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2)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②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背景:
历史证明民主党派的议会斗争失败,救国方案未能实现,
最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它是怎样确立和发展的?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确立和发展: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秋
(2)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的政协,其主要职能是

(3)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 下列对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提出的
②目的是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③根据这一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④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国家。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1954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意义:
1、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2、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3、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国旗代表新中国礼目注行要旗升《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田汉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