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故事》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故事》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6 17:14: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故事
趣味故事
爱的力量
一位少妇在回家的路上,快要到家时,习惯地看了一下四楼自家的阳台,可爱的儿子也正在阳台上期待着妈妈回来。
当看到妈妈时,儿子开始招手,这时少妇也向孩子招手。突然,少妇意识到这样可能会有危险,但已经晚了,儿子由于要迎妈妈,身体前倾,失去平衡,从阳台上掉了下来。
这时房间里的人惊呆了,纷纷跑到阳台上呼叫。再看妈妈,当发现儿子掉下来,就不顾一切向阳台下冲过去,想去接住自己的儿子,眨眼间,奇迹发生了,在离阳台很远的妈妈竟然在数秒的时间内把她的儿子给接住了,并且安然无恙。有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少妇怎么会跑得那样快,并能接住自己的儿子?因为按当时少妇跑的速度,应该已打破了百米世界纪录。
后来人们找百米世界冠军来做一个试验:同样的距离,从阳台上掉下同样重量的物体,看能否接得住。结果是无论如何也接不住。再让这位少妇试,结果也是再也没有最初的那种速度。最后人们总结为: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这样的故事是令人感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事,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这样的事。
训练内容
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你一定看到、听到甚至经历过。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讲的故事所打动。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训练要点
一、关注身边发生的闪光事件
二、主动关爱身边的人
三、记下自己被关爱与关爱他人的故事
四、用心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技法点拨
这次训练的目标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什么样的事“令人感动”呢?就是充满爱心的事。无论是爱还是被爱,只要深深触动了你的心灵,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为圆满完成这一训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主动关爱他人
关爱的故事不是凭空产生的,你平时必须主动地多做一些关爱他人的事情。
从未做过这样的事,肯定写不好这样的事。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小学生习作要从写真人真事入手。你只有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起写作的素材,才能养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
关爱他人的事情做得多了,动笔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第二,关注他人的关爱行为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人遇到困难,也经常会有人伸出援助的手。
除了自己带头关爱他人之外,注意观察别人的关爱行为,也能为习作增添丰富、生动的素材。
你一个人能做的事十分有限,可是你身边那么多人都来做事,数量就十分可观了。只要你睁大你的眼睛,关注别人在做些什么,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相互关爱”的好人好事。当你拿起笔时,就会发现有许多可写的内容。
第三,注意叙事时的基本要领
无论是关爱他人,或被他人关爱,都属于叙事习作。所以,一切叙事习作应注意的要领均应注意。这主要是指:
1.叙事要完整。
2.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3.详略要得当。
4.细节描写生动。
5.个人感情鲜明。
6.中心思想积极健康。
当自己的习作完成之后,用上面这六条要领衡量一下,有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这样,你的习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还需指出的是由于此次训练是要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所以,能否“动人”,应是衡量本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怎样才能达到“动人”的境地呢?
首先是事例动人,也叫“以事动人”。其次是细节描写动人,简称“细节动人”。最后是用自己的感情影响读者,也叫“以情动人”。
能做到以上三条,这篇习作一定会令读者爱不释手的。

题目派送
《给奶奶洗脸》、《“总有理”妈妈》、《最美的夕阳红》、《感动的一瞬间》、《那一刻,我哭了》、《那盏令我忘不了的灯》、《两块面包的感动》、《诚信无价》

经典解读
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在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的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趁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的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的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会中国人民的友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本文作者魏巍,选自语文课本)
赏析:
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 表达了解放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前深厚的感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不远千里帮助朝鲜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虐不惧艰险,不怕吃苦的伟大情操,并赞颂了朝鲜人民的质朴与感恩的心情

品头论足
“偏心眼”的老师
新疆 冯庆

李老师四十二岁,齐耳的短发乌黑乌黑的,两只眼睛总洋溢着温和的爱意,特别是她对学生慈母般的爱,班上的同学谁没感受过?只是……只是最近她对小红有点太特殊了……
吃完饭,我和小燕一道来到小红的房子后面,我们蹲在窗台下“监听”,终于听清了。原来李老师在给小红辅导数学:我们俩又把头探到玻璃上“侦察”,只见李老师抚摸着小红的头对她说:“好了,今天就学到这里,你快睡觉吧!”小红刚站起来,李老师惊讶地说:“哎呀,你的裙子怎么破了一个洞?”说着便拿了针线和布,熟练地给小红补起裙子来。
补完裙子,老师开门走了。我和小燕一下子跳到小红屋里,我们还没坐下来,便迫不及待地问小红:“你爸爸妈妈呢?”小红伤心地说:“我妈妈得了肺癌住在医院里,全靠姨妈照顾;爸爸经常出差。李老师已经照顾我好长时间了,帮助我学习,收拾屋子,补衣服……反正什么都是李老师帮的忙……”
哦,难怪李老师对小红这么“偏心眼”,我脸上一下子热了。

1.对小红的心情和表现描写足够细致吗?
2.中间对李老师的细节描写足够细致吗?人物感彩足够突出吗?
3.请试着完善文章的描写部分。

模拟练习
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一堂幸福的作文课
年轻的朱尔曼老师在一堂作文课上,试图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敏感性,让他们学会表达。
作文题目是幸福。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朱尔曼大声对所有人说。
孩子们纷纷举手,跟着老师拍。他们的面孔,渐渐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朱尔曼更为激动,但当他看到坐在墙角的一个男孩时,他的笑容在脸上凝固住了。男孩没有随大家拍手。
朱尔曼又重复了一次,男孩依旧没有拍手。
“你叫什么名字?”老师开始冒火。
男孩拧紧了嘴唇,表情甚至有些愤怒。朱尔曼又问了一句,他还是不说话。不过其他学生却很奇怪,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是勾起大家的好奇心了。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去关注这样一个事件。只有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老师,他叫皮亚拉。”朱尔曼老师深深倒吸了一口气,终于克制下来继续讲课。但是他的情绪彻底败坏了,下课之前朱尔曼收上作文,然后走出了教室。
下午放学的时候,皮亚拉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朱尔曼亲切地问:“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拍手呢?下次不可以,知道吗?”
男孩的手揣在口袋里,低头,沉默地点头。
朱尔曼老师心想,嘿,我遇到了一个脾气倔强的孩子。
皮亚拉又惹事了,他和另外一个男孩打架。当朱尔曼老师好奇地赶过去的时候,争执似乎已经结束。皮亚拉全身都是乱糟糟的,唯一不变的是,扔把手揣在口袋里,站着不动,满脸通红。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皮亚拉?”
皮亚拉毫不理睬,转身跑掉了。朱尔曼老师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现场。
“皮亚拉的右手以前触过电,被切掉了!”有一个女生这么说,朱尔曼老师心猛然一缩。
第二天,朱尔曼老师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平静地走上讲台,然后把前一天的作文发下去。直到最后的五分钟,他说,“我们重复一下那天的动作好不好?”
“好!”
“但是我们稍微修改一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来,老师先带头!”
真的,朱尔曼老师带头跺起来,非常用力,左右两只脚一起动着,虽然看上去非常滑稽,因为他还有点罗圈腿。
在一分钟后,教室里响起剧烈如暴风雨的跺脚声。其中,朱尔曼老师听到的最特别的一个声音,是皮亚拉发出的。
皮亚拉那天跺脚的声音是最大的,眼睛里还含着眼泪。
练习二
读一读,答一答。
荔枝情

我们村里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靠着几棵荔枝树过活。荔枝长大了,果实累累,红红的荔枝很招人喜爱。村里的小孩每天上学都从他家门前过。每走到这儿,总会情不自禁地望望那鲜美的荔枝,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摘。孩子们都记住了爸爸妈妈的话:“他家就靠这几棵荔枝过活,你们不要摘啊!”
收荔枝了,主人拿着箩筐采摘,对从树旁走过的孩子们大声招呼道:“孩子们,你们也来尝一尝这新鲜的荔枝吧!”孩子们同声回答:“您留着卖吧,我们不吃!”
1.荔枝为什么招人喜爱?
2.为什么孩子们不摘也不吃老人的荔枝?

习作赏析
帮妈妈拔白头发
四川 黄佩翎
今天星期五,下午我做完作业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突然我抬头看见妈妈的头顶上有几根白发,便吃惊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又白头发了?我帮你把白头发拔了吧!”
妈妈说:“好。”
我站起来小心地拔掉妈妈关正的那几根白头发。我一边拔一边想:妈妈头上肯定还有其他的白头发。我又认真寻找起来,不一会儿我在妈妈的脑后发现了许多根白头发。我细心地把它们一一拔了下来。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我终于把妈妈头上的白头发全部拔了下来。我数了数,哇,真多!共有30根!
望着这一堆妈妈的白头发,我想:妈妈今年才33岁,就有了这么多的白头发,都是为了我们家过度操劳的缘故。今年我们家修了新房子。平时爱睡懒觉的妈妈变得晚睡早起了,一大早就起床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刚洗完衣服,修房子的工人又来了,她又忙着烧开水给工人泡茶喝。一天到晚妈妈几乎没有休息,总是忙里忙外的。
我和妹妹更是让妈妈操碎了心。妈妈知道妹妹下学期要上小学了,可是一个拼音也不会写,只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教妹妹学习拼音、写字。记得上学时,我和妹妹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就给我们买什么。爸爸和妈妈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学习。其实我也知道妈妈为什么要修楼房,这是为了让我和妹妹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认真学习。
妈妈,你为了我和妹妹的生活、学习操碎了心,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不辜负你和爸爸的期望。
品味
小作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这篇作文选取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片段——“我为妈妈拔白头发”。由此联想到妈妈平时的辛苦:为装修房子平时爱睡懒觉的妈妈变得晚睡早起了,忙里忙外;为了妹妹顺利读小学,教她学拼音、学写字等等。
小作者通过为妈妈拔白头发的细节描写:“细心地拔”,“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数了数”……由衷地表达了小作者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词语积累
根据所给文字,填写完整词语。
1.温暖如( ) 2.先人后( )
3.舍己为( ) 4.公而忘( )
5.竭尽全( ) 6.争先恐( )
7.妙手回( ) 8.素不相( )
9.真心实( ) 10.团结友( )

好词记一记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迫不及待 辛辛苦苦 一声不吭 程门立雪

文化长廊
“程门立雪”典故: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A2&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门下。程颢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A2&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 (?https:?/??/?www.baidu.com?/?s?wd=%E4%BC%8A%E5%B7%9D%E4%B9%A6%E9%99%A2&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的喜爱,被程颐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诗词赏鉴
春日偶成①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②,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①偶成:偶然写成。
②午天:正午。
今译
时近正午,天上有淡淡的云朵,有轻风拂面,傍着花丛随着柳枝走过郊外的原野。一般人不知道我心中真正的愉悦,可能会说我是在学少年人偷闲取乐。
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优美诗篇。
头两句写景,交代了时间、地点。作者的形象也渐渐地浮现于画面之中。
后两句写作者的心理活动。诗人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猜测“时人”可能的心态:以为我是在学少年人偷闲取乐。——诗人如何在“取乐”,诗中没有写,却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简介
程颢,字伯淳,北宋人,人称明道先生。他与弟弟程颐一起创立了儒家的一个重要学派——理学。后来,南宋的朱熹对理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后人将这个学派称为程朱理学。

答一答
1.“云淡风轻”写的是什么季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傍花随柳”写的是作者在干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的“余”是指谁?还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爱的诠释
争平
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角.有一个叫罗爱德的小镇。几个月前,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展出的都是教师以女儿为主人公的生活照片。出人意料的是,从美国各地来了2800多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采访人数的历史(纪 记)录。2800多人要吃要住,使得这个只有4000余人的小镇上大部分家庭成了临时的旅(馆 管)。
  女教师名叫露易丝,今年46岁,自1991年起她一直在当地小学任教。她长相平平,与众多的平民百姓一样,她曾经失业,还有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困难而与丈夫吵架,曾经生病住院两个星期,也曾经举债度日。但她与众不同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女儿詹妮照一张相,从女儿出生到20周岁,足足照了20年,照了7300多张。她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展览馆共有八层展厅,全部用于这次展览。八层展厅被分隔成宽3.5米、长1500多米的展道,全都桂着詹妮的照片,从她出生到20周岁,以时间为(序 叙),一张连着一张。每张照片的规格都是一样的:高23厘米,宽20厘米,下面则写着拍摄时间和简要的文字说明:
  今天,詹妮呱呱哭着来到了人间;
  今天,詹妮在妈妈怀里吃奶;
  今天,詹妮会笑了;
  今天,詹妮发烧竟然达到38℃;
  今天,詹妮会喊爸爸妈妈了;
  今天,詹妮跟着妈妈上幼儿园……
  据说,为了坚持不问断地拍摄,露易丝很少离开女儿詹妮,万不得已,她就请人(代 带)劳。20年间,她先后请丈夫和詹妮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13人帮忙照了43张。
  平心而论,这些照片,从拍摄技术到画面内容,都很平淡或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的弊病,比如詹妮在襁褓中的照片有110多张,坐童车的有90多张,躺着睡觉的有70多张,吃奶的有60多张,在浴缸洗澡的有50多张,吃饭的有1500多张,看书的有140多张,打球的有90多张……
  ( ),就是这些平凡之至的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它体现了露易丝对女儿詹妮永恒无私的爱。去年,露易丝因此被评为优秀教师。
  永恒就是美丽,执著就是艺术,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人们对露易丝这种做法的崇高评价。
  露易丝的伟大,在于她能够把众人都能够做却不屑于做的事,( )认认真真做了,( )一做就是20年。
 
  一、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 非常平凡,没有名气。 ( )
  2、 与别人不一样,特殊。 ( )
  3、 很多内容都雷同,没什么大差别。 ( )
  二、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三、 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
  A、 告诉读者她的经历
  B、 让读者感受到她的不幸
  C、 让读者感受到她的平凡
  四、 人们对露易丝的行为是怎样说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五、 从下面选择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不但,而且 然而 因为 虽然,但是
  六、 缩句。
  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
  七、 我们为文章做一个总结,你觉得下面哪句话是非常合适的? ( )
  A. 坚持下来是因为有一种伟大的爱。
  B. 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来。
  C. 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伟大的。









附:参考答案
词语积累
1、春 2、己 3、人 4、私 5、力 6、后 7、春
8、识 9、意 10、爱
诗词赏析
1、春天 离开诗词本身,其实各个季节都可以。
2、郊游,欣赏春天美景
3、我, 可以用“吾”、“我”、“己”来代替
阅读理解
一、1、名不经传 2、与众不同 3、千篇一律
二、纪 馆 序 代
三、c
四、永恒是美,执着是艺术,平凡造就伟大
五、然而 因为 不但 而且
六、教育主管部门举办了摄影展览
七、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故事
趣味故事
爱的力量
一位少妇在回家的路上,快要到家时,习惯地看了一下四楼自家的阳台,可爱的儿子也正在阳台上期待着妈妈回来。
当看到妈妈时,儿子开始招手,这时少妇也向孩子招手。突然,少妇意识到这样可能会有危险,但已经晚了,儿子由于要迎妈妈,身体前倾,失去平衡,从阳台上掉了下来。
这时房间里的人惊呆了,纷纷跑到阳台上呼叫。再看妈妈,当发现儿子掉下来,就不顾一切向阳台下冲过去,想去接住自己的儿子,眨眼间,奇迹发生了,在离阳台很远的妈妈竟然在数秒的时间内把她的儿子给接住了,并且安然无恙。有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少妇怎么会跑得那样快,并能接住自己的儿子?因为按当时少妇跑的速度,应该已打破了百米世界纪录。
后来人们找百米世界冠军来做一个试验:同样的距离,从阳台上掉下同样重量的物体,看能否接得住。结果是无论如何也接不住。再让这位少妇试,结果也是再也没有最初的那种速度。最后人们总结为: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这样的故事是令人感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事,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这样的事。
训练内容
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你一定看到、听到甚至经历过。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讲的故事所打动。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训练要点
一、关注身边发生的闪光事件
二、主动关爱身边的人
三、记下自己被关爱与关爱他人的故事
四、用心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技法点拨
这次训练的目标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什么样的事“令人感动”呢?就是充满爱心的事。无论是爱还是被爱,只要深深触动了你的心灵,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为圆满完成这一训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主动关爱他人
关爱的故事不是凭空产生的,你平时必须主动地多做一些关爱他人的事情。
从未做过这样的事,肯定写不好这样的事。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小学生习作要从写真人真事入手。你只有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起写作的素材,才能养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
关爱他人的事情做得多了,动笔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第二,关注他人的关爱行为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人遇到困难,也经常会有人伸出援助的手。
除了自己带头关爱他人之外,注意观察别人的关爱行为,也能为习作增添丰富、生动的素材。
你一个人能做的事十分有限,可是你身边那么多人都来做事,数量就十分可观了。只要你睁大你的眼睛,关注别人在做些什么,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相互关爱”的好人好事。当你拿起笔时,就会发现有许多可写的内容。
第三,注意叙事时的基本要领
无论是关爱他人,或被他人关爱,都属于叙事习作。所以,一切叙事习作应注意的要领均应注意。这主要是指:
1.叙事要完整。
2.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3.详略要得当。
4.细节描写生动。
5.个人感情鲜明。
6.中心思想积极健康。
当自己的习作完成之后,用上面这六条要领衡量一下,有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这样,你的习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还需指出的是由于此次训练是要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所以,能否“动人”,应是衡量本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怎样才能达到“动人”的境地呢?
首先是事例动人,也叫“以事动人”。其次是细节描写动人,简称“细节动人”。最后是用自己的感情影响读者,也叫“以情动人”。
能做到以上三条,这篇习作一定会令读者爱不释手的。

题目派送
《给奶奶洗脸》、《“总有理”妈妈》、《最美的夕阳红》、《感动的一瞬间》、《那一刻,我哭了》、《那盏令我忘不了的灯》、《两块面包的感动》、《诚信无价》

经典解读
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在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的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趁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的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的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会中国人民的友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本文作者魏巍,选自语文课本)
赏析:
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 表达了解放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前深厚的感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不远千里帮助朝鲜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虐不惧艰险,不怕吃苦的伟大情操,并赞颂了朝鲜人民的质朴与感恩的心情

品头论足
“偏心眼”的老师
新疆 冯庆

李老师四十二岁,齐耳的短发乌黑乌黑的,两只眼睛总洋溢着温和的爱意,特别是她对学生慈母般的爱,班上的同学谁没感受过?只是……只是最近她对小红有点太特殊了……
吃完饭,我和小燕一道来到小红的房子后面,我们蹲在窗台下“监听”,终于听清了。原来李老师在给小红辅导数学:我们俩又把头探到玻璃上“侦察”,只见李老师抚摸着小红的头对她说:“好了,今天就学到这里,你快睡觉吧!”小红刚站起来,李老师惊讶地说:“哎呀,你的裙子怎么破了一个洞?”说着便拿了针线和布,熟练地给小红补起裙子来。
补完裙子,老师开门走了。我和小燕一下子跳到小红屋里,我们还没坐下来,便迫不及待地问小红:“你爸爸妈妈呢?”小红伤心地说:“我妈妈得了肺癌住在医院里,全靠姨妈照顾;爸爸经常出差。李老师已经照顾我好长时间了,帮助我学习,收拾屋子,补衣服……反正什么都是李老师帮的忙……”
哦,难怪李老师对小红这么“偏心眼”,我脸上一下子热了。

1.对小红的心情和表现描写足够细致吗?
2.中间对李老师的细节描写足够细致吗?人物感彩足够突出吗?
3.请试着完善文章的描写部分。

模拟练习
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一堂幸福的作文课
年轻的朱尔曼老师在一堂作文课上,试图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敏感性,让他们学会表达。
作文题目是幸福。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朱尔曼大声对所有人说。
孩子们纷纷举手,跟着老师拍。他们的面孔,渐渐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朱尔曼更为激动,但当他看到坐在墙角的一个男孩时,他的笑容在脸上凝固住了。男孩没有随大家拍手。
朱尔曼又重复了一次,男孩依旧没有拍手。
“你叫什么名字?”老师开始冒火。
男孩拧紧了嘴唇,表情甚至有些愤怒。朱尔曼又问了一句,他还是不说话。不过其他学生却很奇怪,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是勾起大家的好奇心了。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去关注这样一个事件。只有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老师,他叫皮亚拉。”朱尔曼老师深深倒吸了一口气,终于克制下来继续讲课。但是他的情绪彻底败坏了,下课之前朱尔曼收上作文,然后走出了教室。
下午放学的时候,皮亚拉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朱尔曼亲切地问:“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拍手呢?下次不可以,知道吗?”
男孩的手揣在口袋里,低头,沉默地点头。
朱尔曼老师心想,嘿,我遇到了一个脾气倔强的孩子。
皮亚拉又惹事了,他和另外一个男孩打架。当朱尔曼老师好奇地赶过去的时候,争执似乎已经结束。皮亚拉全身都是乱糟糟的,唯一不变的是,扔把手揣在口袋里,站着不动,满脸通红。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皮亚拉?”
皮亚拉毫不理睬,转身跑掉了。朱尔曼老师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现场。
“皮亚拉的右手以前触过电,被切掉了!”有一个女生这么说,朱尔曼老师心猛然一缩。
第二天,朱尔曼老师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平静地走上讲台,然后把前一天的作文发下去。直到最后的五分钟,他说,“我们重复一下那天的动作好不好?”
“好!”
“但是我们稍微修改一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来,老师先带头!”
真的,朱尔曼老师带头跺起来,非常用力,左右两只脚一起动着,虽然看上去非常滑稽,因为他还有点罗圈腿。
在一分钟后,教室里响起剧烈如暴风雨的跺脚声。其中,朱尔曼老师听到的最特别的一个声音,是皮亚拉发出的。
皮亚拉那天跺脚的声音是最大的,眼睛里还含着眼泪。
练习二
读一读,答一答。
荔枝情

我们村里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靠着几棵荔枝树过活。荔枝长大了,果实累累,红红的荔枝很招人喜爱。村里的小孩每天上学都从他家门前过。每走到这儿,总会情不自禁地望望那鲜美的荔枝,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摘。孩子们都记住了爸爸妈妈的话:“他家就靠这几棵荔枝过活,你们不要摘啊!”
收荔枝了,主人拿着箩筐采摘,对从树旁走过的孩子们大声招呼道:“孩子们,你们也来尝一尝这新鲜的荔枝吧!”孩子们同声回答:“您留着卖吧,我们不吃!”
1.荔枝为什么招人喜爱?
2.为什么孩子们不摘也不吃老人的荔枝?

习作赏析
帮妈妈拔白头发
四川 黄佩翎
今天星期五,下午我做完作业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突然我抬头看见妈妈的头顶上有几根白发,便吃惊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又白头发了?我帮你把白头发拔了吧!”
妈妈说:“好。”
我站起来小心地拔掉妈妈关正的那几根白头发。我一边拔一边想:妈妈头上肯定还有其他的白头发。我又认真寻找起来,不一会儿我在妈妈的脑后发现了许多根白头发。我细心地把它们一一拔了下来。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我终于把妈妈头上的白头发全部拔了下来。我数了数,哇,真多!共有30根!
望着这一堆妈妈的白头发,我想:妈妈今年才33岁,就有了这么多的白头发,都是为了我们家过度操劳的缘故。今年我们家修了新房子。平时爱睡懒觉的妈妈变得晚睡早起了,一大早就起床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刚洗完衣服,修房子的工人又来了,她又忙着烧开水给工人泡茶喝。一天到晚妈妈几乎没有休息,总是忙里忙外的。
我和妹妹更是让妈妈操碎了心。妈妈知道妹妹下学期要上小学了,可是一个拼音也不会写,只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教妹妹学习拼音、写字。记得上学时,我和妹妹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就给我们买什么。爸爸和妈妈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学习。其实我也知道妈妈为什么要修楼房,这是为了让我和妹妹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认真学习。
妈妈,你为了我和妹妹的生活、学习操碎了心,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不辜负你和爸爸的期望。
品味
小作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这篇作文选取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片段——“我为妈妈拔白头发”。由此联想到妈妈平时的辛苦:为装修房子平时爱睡懒觉的妈妈变得晚睡早起了,忙里忙外;为了妹妹顺利读小学,教她学拼音、学写字等等。
小作者通过为妈妈拔白头发的细节描写:“细心地拔”,“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数了数”……由衷地表达了小作者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词语积累
根据所给文字,填写完整词语。
1.温暖如( ) 2.先人后( )
3.舍己为( ) 4.公而忘( )
5.竭尽全( ) 6.争先恐( )
7.妙手回( ) 8.素不相( )
9.真心实( ) 10.团结友( )

好词记一记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迫不及待 辛辛苦苦 一声不吭 程门立雪

文化长廊
“程门立雪”典故: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A2&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门下。程颢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A2&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 (?https:?/??/?www.baidu.com?/?s?wd=%E4%BC%8A%E5%B7%9D%E4%B9%A6%E9%99%A2&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的喜爱,被程颐 (?https:?/??/?www.baidu.com?/?s?wd=%E7%A8%8B%E9%A2%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AnzuHb1n1mdrywbP1b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DdP1D4nHmd?)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诗词赏鉴
春日偶成①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②,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①偶成:偶然写成。
②午天:正午。
今译
时近正午,天上有淡淡的云朵,有轻风拂面,傍着花丛随着柳枝走过郊外的原野。一般人不知道我心中真正的愉悦,可能会说我是在学少年人偷闲取乐。
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优美诗篇。
头两句写景,交代了时间、地点。作者的形象也渐渐地浮现于画面之中。
后两句写作者的心理活动。诗人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猜测“时人”可能的心态:以为我是在学少年人偷闲取乐。——诗人如何在“取乐”,诗中没有写,却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简介
程颢,字伯淳,北宋人,人称明道先生。他与弟弟程颐一起创立了儒家的一个重要学派——理学。后来,南宋的朱熹对理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后人将这个学派称为程朱理学。

答一答
1.“云淡风轻”写的是什么季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傍花随柳”写的是作者在干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的“余”是指谁?还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爱的诠释
争平
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角.有一个叫罗爱德的小镇。几个月前,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展出的都是教师以女儿为主人公的生活照片。出人意料的是,从美国各地来了2800多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采访人数的历史(纪 记)录。2800多人要吃要住,使得这个只有4000余人的小镇上大部分家庭成了临时的旅(馆 管)。
  女教师名叫露易丝,今年46岁,自1991年起她一直在当地小学任教。她长相平平,与众多的平民百姓一样,她曾经失业,还有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困难而与丈夫吵架,曾经生病住院两个星期,也曾经举债度日。但她与众不同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女儿詹妮照一张相,从女儿出生到20周岁,足足照了20年,照了7300多张。她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展览馆共有八层展厅,全部用于这次展览。八层展厅被分隔成宽3.5米、长1500多米的展道,全都桂着詹妮的照片,从她出生到20周岁,以时间为(序 叙),一张连着一张。每张照片的规格都是一样的:高23厘米,宽20厘米,下面则写着拍摄时间和简要的文字说明:
  今天,詹妮呱呱哭着来到了人间;
  今天,詹妮在妈妈怀里吃奶;
  今天,詹妮会笑了;
  今天,詹妮发烧竟然达到38℃;
  今天,詹妮会喊爸爸妈妈了;
  今天,詹妮跟着妈妈上幼儿园……
  据说,为了坚持不问断地拍摄,露易丝很少离开女儿詹妮,万不得已,她就请人(代 带)劳。20年间,她先后请丈夫和詹妮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13人帮忙照了43张。
  平心而论,这些照片,从拍摄技术到画面内容,都很平淡或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的弊病,比如詹妮在襁褓中的照片有110多张,坐童车的有90多张,躺着睡觉的有70多张,吃奶的有60多张,在浴缸洗澡的有50多张,吃饭的有1500多张,看书的有140多张,打球的有90多张……
  ( ),就是这些平凡之至的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它体现了露易丝对女儿詹妮永恒无私的爱。去年,露易丝因此被评为优秀教师。
  永恒就是美丽,执著就是艺术,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人们对露易丝这种做法的崇高评价。
  露易丝的伟大,在于她能够把众人都能够做却不屑于做的事,( )认认真真做了,( )一做就是20年。
 
  一、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 非常平凡,没有名气。 ( )
  2、 与别人不一样,特殊。 ( )
  3、 很多内容都雷同,没什么大差别。 ( )
  二、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三、 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
  A、 告诉读者她的经历
  B、 让读者感受到她的不幸
  C、 让读者感受到她的平凡
  四、 人们对露易丝的行为是怎样说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五、 从下面选择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不但,而且 然而 因为 虽然,但是
  六、 缩句。
  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
  七、 我们为文章做一个总结,你觉得下面哪句话是非常合适的? ( )
  A. 坚持下来是因为有一种伟大的爱。
  B. 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来。
  C. 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伟大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