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8.2二力平衡(基础+提升+综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8.2二力平衡(基础+提升+综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27 13: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精编精练】8.2二力平衡(基础+提升+综合)

(一)基础篇

1.如右图所示,A、B是两个定滑轮,两重物甲、乙通过细绳绕过A、B与手中纸片的两对角相连,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在如下图所示的情况中,满足二力平衡条件的是( )
A.? B.? C. D.?
3. 在下列实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匀速前进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4.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像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5. 将一只苹果挂在弹簧测力计(调好)的秤钩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9N,则苹果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N,质量是?_______kg(g取?10N/kg);苹果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_______。
6.“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仍要向前运动。
7. 如右图所示,在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__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 实心球放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它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这两个力是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扔出去的实心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在滚动的过程中惯性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9. 一起重机吊着重为3000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____;若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____;若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是_______。
10. 一架质量为2000kg的轻型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是_______N。当飞机以3m/s匀速直线下降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是_______N。当飞机以5m/s匀速直线下降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将__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二)提升篇


11. 如左下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____实验”。按左下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左下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____。

12. 如右上图所示,在两个大小为F1和F2的压力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个长木板之间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个压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为使木块匀速向上滑动,则对木块向上的推力大小为_______。
13. 如右图所示,弹簧的重力不计,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C.?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14.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15. 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小卡片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7. 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下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
(1)应根据图_______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A)?_______;(B)_______。?




(三)综合篇


18. 如右下图所示,物体P用水平作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沿墙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为G,墙对物体的弹力为N、摩擦力为f,物体对墙的压力N'、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G和f是一对平衡力
B. N和F是一对平衡力
C. 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N'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9. 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
A. 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前6s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
20. 如右图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重为?10N的木块,重为6N钩码乙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带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用力将甲物块向左水平拉动,拉力大小为( )
A. 4N B. 6N
C. 12N D. 16N
21.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仔细分析后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他在卡片的两端挂上数量相同的钩码后,小卡片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然后他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________,当小卡片静止后,他用剪刀把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互相平衡的二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
(4)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2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和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23. 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
(1)甲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扔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如何避免这种现象_______?。
(2)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答案
【精编精练】8.2二力平衡(基础+提升+综合)
(一)基础篇
1.【答案】D
【解析】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是判断的标准;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四方面:作用在同一物体、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图中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A
【解析】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A、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C、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D、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3.【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就会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A、过山车因为在圆轨道上运动,故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故A不符合题;B、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C、火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受力不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速度在增大,故受力不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力的关系;A选项,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静止,故A处于平衡状态;B选项,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处于平衡状态;C选项,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处于平衡状态;D选项,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处于平衡状态;本题要求选择不处于平衡状态的选项,故本题答案为D。
5.【答案】4.9;0.49;秤钩对苹果的拉力
【解析】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根据受力分析得出苹果受到重力的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根据G=mg求出苹果质量。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苹果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苹果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G和秤钩对苹果的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则苹果的重力G=F=4.9N,?由G=mg得,苹果的质量:?m=G÷g=4.9N÷10N/kg=0.49kg。
6.【答案】车的重力;惯性
【解析】(1)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2)突然刹车时,因为汽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运动。
7.【答案】摩擦;支持
【解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水平方向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8.【答案】重力;支持力;平衡力;摩擦力;不变
【解析】相互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实心球放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扔出去的实心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实心球在滚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
9.【答案】3000N;3000N;3000N
【解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钢丝绳的拉力。物体静止或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或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都处于平衡状态,在这三种情况下,物体受重力G=3000N,钢丝绳的拉力F作用,由平衡条件可得:F=G=3000N。
10. 【答案】20000;20000;不变
【解析】根据G=mg求出重力,G=mg=2000kg×10N/kg=20000N;.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时,受到重力和上升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G=20000N;直升飞机以3m/s匀速直线下降时,受到重力和上升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G=20000N;直升飞机以5m/s匀速直线下降时,受到重力和上升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G=20000N.螺旋浆向上的升力将不变。
(二)提升篇
11.【答案】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由图可知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作用于硬纸板的两端,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要保持硬纸板受力平衡,即处于静止状态;图(b)中两弹簧测力计作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要探究的是当两个力平衡时,这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应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需要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方向相反。
12.【答案】2mg
【解析】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有:对接触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木块的受到的重力为:G=mg,
在竖直方向,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匀速下滑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知道: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G=mg,方向为:竖直向上;(2)当木块匀速向上滑动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知道:向上的推力与物体向下的重力、向下摩擦力的合力是平衡力,F=G+f’;由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可以知道:匀速向上和匀速向下运动时,对物体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f=f’,则F=G+f=2G=2mg。
13.【答案】B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缺一不可;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得出答案。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是弹簧;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受力物是天花板;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B、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符合题意;C、球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是弹簧;弹簧对球的拉力,受力物是球;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D、球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是弹簧,球受到的重力,受力物是球,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
14.【答案】D
【解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速度大小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指的是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这两个方面中有一个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A、汽车匀速转弯,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B、苹果自由落地,是一个加速运动,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运动,其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静止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本题答案为D。
15.【答案】C
【解析】A项,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项错误;B项,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和木块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项错误;C项,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地面和木块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项正确;D项,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绳子;(2)不能;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3)用剪刀将小纸片一剪为二;(4)A
【解析】(1)钩码因为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3)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半变成两个物体;(4)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实验要考虑摩擦力,使实验比较复杂。
17.【答案】(1)(b);(2)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1)由图(a)可以知道,此时测力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硬纸板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b);?(2)由图象可以知道: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三)综合篇
18.【答案】ABC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彼此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此时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由题分析可以知道,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知,滑动摩擦力大小f=G;即G和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0.4mA选项是正确的;B、N和F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N'和F的方向相同,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所以ABC选项是正确的。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A选项,速度v=△s÷△t,从图像中可知,a做的是匀速运动,b做的是减速运动,故A错误;B选项,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的受力物体相同,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定义,故B错误;C选项,b做的是竖直向上的减速运动,因此其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故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选项,根据v=△s÷△t,前6s内a货物的平均速度va=0.4m÷6s≈0.07m/s,b货物的平均速度vb=0.6m÷6s=0.1m/s,因此前6s内a货物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20.【答案】C
【解析】分析滑块受到的力,滑块向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摩擦力大小.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时,滑块向右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拉力大小。钩码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向右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6N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滑动摩擦力是f=6N;?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左,使木块拉动钩码匀速上升,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F=6N,水平向左的拉力F与水平向右的拉力F、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F左=F+f=6N+6N=12N,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1.【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木块和桌子的接触面太粗糙,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平衡;(3)相等;同一条直线上;同一个物体上;(4)不平衡
【解析】(1)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受力平衡;(2)小明在左盘中增加一个质量减小的砝码,木块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木块和桌面之间产生了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发现木块仍然静止,仍处于平衡状态,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向右的拉力、摩擦力之和与向左的拉力是平衡力;(3)数量相同的钩码说明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把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两侧钩码落下,平衡力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推出卡片后,细线与滑轮之间将产生摩擦力,所以卡片受力不再平衡,因此未做匀速直线运动。
22.【答案】(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拉力;重力;拉力;(3)B、A、C;摩擦力;(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解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的;?(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B图为滑动摩擦,A图为滚动摩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B、A、C;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因为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23.【答案】(1)存在摩擦力;需要减小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用硬纸板代替小车,或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2)跑出的白烟质量恰好等于进入吸滤瓶中的空气质量;(3)C.
【解析】 分析:(1)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可从摩擦力的角度分析小车仍保持平衡的原因;,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2)瓶中白烟冒出的同时,有空气进入瓶子,冒出白气的质量与进入瓶中的空气质量相等,所以天平仍然平衡;?(3)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当理论与实验现象不服时,可找出理论的适用条件,看实验条件是否符合理论的适用条件。解答:(1)因为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当小车保持静止后,再在右盘中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仍保持静止;?要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减小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用硬纸板代替小车,或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2)瓶塞冲出,瓶中白烟冒出的同时,有空气进入瓶子,冒出白气的质量与进入瓶中的空气质量相等,所以重新塞上橡皮塞,天平仍然平衡;?(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应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即选择C。
















图甲 图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