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1-23 08: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一次世界大战车站中学 章国红导入新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
你知道这粒火星是什么吗?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二、重大战役一、大战的爆发三、大战的结束一、大战的爆发 1、原因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3 年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1870 年反映了
什么问题?实力和殖
民地面积
出现倒挂出现了这
种情况又
会产生什么?帝国主义
国家出现
矛盾会激烈
争夺殖民地材料3、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间的矛盾重重。2、帝国主义矛盾的实质是什么?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争夺巴尔干三国协约第一次
世界大战实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阅读思考1、欧洲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火药桶”?又是怎样变成一只“火药桶”的?2、这只“火药桶”被引爆了吗?又是哪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的呢?3、这只“火药桶”引爆后带来了什么后果??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最主要原因刺杀费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被捕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一战的导火线暗杀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立即寻求德国的支持,以 摧毁塞尔维亚;德国立即表示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 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德皇威廉二世声称:“这是千 载难逢的好机会!”并说:如果俄国干涉,它将以 对同盟国的忠诚,与奥匈并肩对俄作战。 俄国不能再听任奥匈压制塞尔维亚,使它在巴 尔干的地位遭到削弱,立即发布军事总动员,并照会 塞尔维亚驻俄国大使,向他表示:“俄国在任何情况 下决不允许奥国侵犯塞国”。俄国的盟国法国,也 立即声明保证全力支持俄国。英国没做出任何表示, 似乎不愿卷入战争,给德国造成了错觉。实际是在 窥测有利时机寻找参战借口。终于,大战爆发后一 星期,8月4日德国进攻比利时,英国再也不能保持 沉默,当天对德宣战。-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意大利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B】请思考二、重大战役1、欧洲战场及其战线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母河战役2、战役 重大一战的欧洲战场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
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日德兰海战(1916.5.31--6.1)英国损失较大,被击毁战舰
14艘,15.5万吨,死亡6090人。德国损失战舰11艘,6.1万吨,
死亡2550人。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仍牢牢
的控制着制海权。
三、大战的结束1、俄国二月革命和退出大战2、美国的参战
3、德国投降,大战结束4、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三、大战的结束1.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结束1.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2. 美国参战 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哪些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各交战国发生了革命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退出大战 
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动脑筋?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答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争结束福 煦车 厢一战的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
3、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 ,其规模涉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多万, 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 。战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经济损失约3000多万美元 。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

可见,一战的后果及影响是空前的: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远程大炮飞机辩论赛辩一辩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甲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
战争。乙方: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
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
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
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是
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
整个大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人类的灾难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快乐点击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C】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B】4、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C】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C】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谢谢各位老师、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