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知识清单
考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①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1.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零;2.找各项系数时,一定要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注意等号右边是0.
考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开平方法
把方程化成(x+m)2=n(n≥0)的形式,可以得x=②______。
因式分解法
把方程化为(x+a)(x+b)=0的形式得③________________。
公式法
ax2+bx+c=0(a≠0),当b2-4ac≥0时,其根为x=④________。
配方法
(1)化二次项系数为⑤_________;(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3)方程两边都加上⑥__________;(4)把方程化为(x+m)2=n的形式;(5)开平方解方程。
【温馨提示】解形如x2=x的方程时,切勿两边直接除以x而导致漏解。
考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定义
⑦_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表示。
与根的关系
(1)△>0方程有⑧__________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⑨________实数根。
【温馨提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常见应用有: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2.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系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3.应用判别式证明方程根的情况;
4.应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中的可能性问题。
考点四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b2-4ac≥0)的两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x1+x2=,x1·x2=。
题型归类探究
类型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典例1】(2017丽水)解方程:(x-3)(x-1)=3。
【思路导引】先把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选用合适的方法解方程。
【自主解答】
【温馨提示】(1)解一元二次方程通常有四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只要方程有实数根,配方法和求根公式法都是万能的;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适合特殊形式的方程,解起来比较简捷。(2)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确定各项系数前,一定要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等号的右边为0。
【变式训练】
1.解下列方程:
(1)(2018·齐齐哈尔)2(x-3)=3x(x-3);
(2)(2018·兰州)3x2-2x-2=0.
类型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典例2】(2018·十堰)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1=0有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此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满足x12+x22=11,求k的值。
【思路导引】(1)△≥0 → 解不等式 → 得k的取值范围
(2)
→ → →
【自主解答】
【方法技巧】(1)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字母系数的值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满足△≥0。(2)代数式求值的常见变形:【变式训练】
2.(2018·鄂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k+3)x+2k2+4k+2=0.
(1)求证:无论k为何值,原方程都有实数根;
(2)若该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为一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之长,且x1x2+2x1+2x2=36,求k值及该菱形的面积。
中考真题回放
考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2018·临沂)一元二次方程y2-y-=0配方后可化为( )
A.(y+)2=1 B.(y - )2=1 C.(y+)2= D.(y - )2=
2.(2017·威海)若1-是方程x2-2x+c=0的一个根,则c的值为( )
A.-2 B.4-2 C.3- D.1+
3.(2017·德州)方程3x(x-1)=2(x-1)的根为_______________。
4.(2017·菏泽)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6x+k2-k=0的一个根是0,则k的值是_________。5.(2017·滨州)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①方程x2-2x+1=0的解为______________。
②方程x2-3x+2=0的解为______________。
③方程x2-4x+3=0的解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方程特征及其解的特征,请猜想:
①方程x2-9x+8=0的解为______________。
②关于x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的解为x1=1,x2=n.
(3)请用配方法解方程x2-9x+8=0,以验证猜想结论的正确性.
考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6.(2018·菏泽)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 - 2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0 B.k≤0 C.k<0且k≠-1 D.k≤0且k≠-1
7.(2018·泰安)一元二次方程(x+1)(x-3)=2x - 5根的情况是( )
A.无实数根 B.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
C.有两个正根,且都小于3 D.有两个正根,且有一根大于3
8.(2018·聊城)已知关于x的方程(k-1)x2-2kx+k - 3=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k的值是___________。9.(2018·威海)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5)x2+2x+2=0有实根,则m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___。10.(2018·东营)关于x的方程2x2 - 5xsinA+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A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
(1)求sinA的值;
(2)若关于y的方程y2-10y+k2-4k+29的两个根恰好是△ABC的两边长,求△ABC的周长。
考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1.(2018·潍坊)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 -(m+2)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若=4m,则m的值是( )
A.2 B.-1 C.2或一1 D.不存在
12.(2017·淄博)已知a,β方是方程x2-3x-4=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β-3a的值为__________。
13.(2018·德州)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x1x2=__________。
14.(2018·莱芜)已知x1,x2是方程2x2-3x-1=0的两根,则x12+x22=______________。
15.(2018·烟台)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 4x+m-1=0的实数根x1,x2满足3x1x2 - x1 - x2>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6.(2017·日照)如果m,n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m2-m=3,n2-n=3,那么代数式2n2-mm+2m+2015=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型归类探究】
【典例1】
【自主解答】解:原方程整理为:x2-4x=0,x(x-4)=0,x1=0,x2=4.
【变式训练】1.解:(1)2(x-3)-3x(x-3)=0,(2-3x)(x - 3)=0,
∴2-3x=0或x-3=0,解得x1=,x2=3.
(2)移项,得3x2-2x=2,配方,得,解得.
【典例2】
【自主解答】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1=0有实数根,
∴△≥0,即(2k-1)2-4×1×(k2+k-1)=-8k+5≥0,解得。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
∵=11,∴2k2-6k+3=11,解得k=-1或k=4。∵k≤,k=4(舍去),∴k=-1。
【变式训练】2.(1)证明:△=b2-4ac=[-(3k+3)]2-4×1×(2k2+4k+2)=9k2+18k+9 - 8k2-16k-8=k2+2k+1=(k+1)2.
∵无论k为何值,(k+1)2≥0,∴无论k为何值,原方程都有实数根。
(2)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3k+3,x1x2=2k2+4k+2
∵x1x2+2x1+2x2=36
∴2k2+4k+2+2(3k+3)=36,
∴2k2+10k-28=0,
∴k1=2,k2=-7(不合题意,舍去)
当k=2时,菱形的面积=x1x2=×(3k+3)=。
【中考真题回放】
1.B 2.A 3.x1=1,x2=3 4.0
5.解:(1)①x1=1,x2=1;②x1=1,x2=2;③x1=1,x2=3
(2) ①x1=1,x2=8;
②x2 -(1+n)x+n=0
(3)x2-9x+8=0,x2-9x=-8,
∴,∴x1=1,x2=8.所以猜想正确。
6.D 7.D 8. 9.4
10.解:(1)关于x的方程2x2 - 5 x sinA+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5sinA)2- 4×2×2=0,∴sinA=,
又∵∠A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
∴.
(2)∵关于y的方程y2-10y+k2-4k+29有两个根,
∴△=(10)2 - 4(k2-4k+29)=-4k2+16k-16=-4(k2-4k+4)=-4(k - 2)2≥0,
又∵-4(k-2)2≤0 ∴-4(k-2)2=0
∴原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k=2
此时,方程为y2-10y+25=0 解得,y=5
∵y2-10y+25=0的两个根恰好是△ABC的两边长,
∴△ABC是以5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①当∠A是等腰△ABC的底角时,
如图,作CD⊥AB,∵sinA=,CA=CB=5,
∴, ∴CD=4, ∴,∴AB=6。
∴△ABC的周长为5+5+6=16。
②当∠A是等腰△ABC的顶角时,如图,作CD⊥AB,
∵sinA=,AB=AC=5,∴,
∴CD=4, ∴,∴BD=5-3=2,
∴BC=,
∴△ABC的周长为5+5+2=10+2。
综上,△ABC的周长为16或10+2。
11.A 解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
∴,∴,即m2-m-2=0,解得m1=2,m2=-1.
又∵△=[-(m+2)]2 - 4m×=4m+4>0,即m>-1,∴m=2.
0 解析:∵a,β方是方程x2-3x-4=0的两个实数根,∴a2 - 3a - 4=0且aβ= - 4.∴a2-3a=4.
∴a2+aβ- 3a =(a2-3a)+aβ=4-4=0.
- 4 14.
15. 3<m≤5 解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m-1,x1+x2=4.
代入3x1x2-x1-x2>2,得3(m-1)-4>2.解得m>3.又△=16-4(m-1)≥0,∴m≤5.∴3<m≤5.
16.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