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时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繁忙、勤勉、懒散”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2、读清文中的数据,体会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理解描写时间的两句句句子的含义。
3、了解文章的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树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4、积累文中的两句名言,并能够收集几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这两句句子的含义。
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树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1、板书:鲁迅
2、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或者读过鲁迅的哪些作品?(学过的作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
4、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鲁迅与时间》
5、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
1.注意读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说明:
①教师说明《华盖集》、《南腔北调》、《且介亭杂文二集》以及《少年别》都是鲁迅的作品(包括翻译的作品)。
②教师简要解释:
③填空答案
作者 “开门见山”,先通过具体的数据介绍鲁迅短暂的一生,却给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接着分别从平时和除夕夜两个方面具体描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善挤时间。最后又用鲁迅的话说明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④边听边思边划,划出鲁迅先生说的话。
读后交流,鲁迅对待时间的两句话:
5.学生质疑。学生将在预习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一般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重要的问题,可暂时“存疑”,留待讲解课文时讨论解决。)
???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出示句子:
①自由轻声读。②指名读。③集体读。?
2.学习句子:
①找出一对反义词。??
勤勉——懒散。在这些词语下圈上小圆圈。
②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散读第三声。
③再轻声读课文第一节内容。思考:哪些地方能看出鲁迅非常勤奋?
出示填空练习:? (数字由学生填写。)
④讨论:
Ⅰ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 (生命比较短暂。)
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了什么?? (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
Ⅱ 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奋。因此可以说,时间给鲁迅先生带来智慧与力量。)
⑤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
课后小结
四、复习巩固。
1、齐读句子
2、小结: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他有哪些巨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节。
(1)齐读
(2)短短十八年写了640万字,每年35万,多么不容易啊!难怪作者要说这是——巨大的贡献。你能够看着板书来说说鲁迅的巨大贡献吗?
板书:(1881---1936)55岁
作品:640万字
3、总结:课文的第一小节通过一连串具体的数据,告诉了我们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丰富的文化遗产。鲁迅先生还有哪些巨大的贡献?他又是如何与“时间老人”争时间?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
???
课后习题
五、适时拓展,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 遗产? 繁忙? 凌晨?? 除夕
? 勤勉? 懒散? 虚度年华
2、抄写句子并理解
出示: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含义:????????????????????????????????????????????????????
3、拓展练习
?? 找找有关时间的名言(3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繁忙、勤勉、懒散”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2、读清文中的数据,体会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理解描写时间的两句句句子的含义。 3、了解文章的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树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4、积累文中的两句名言,并能够收集几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这两句句子的含义。?
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树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通过学习,知道了鲁迅先生虽然生命短暂、写作时间也不长。但他一直勤奋地坚持写作,没有虚度年华。
2、齐读句子。
3、说说句子的含义
???
二、 抓重点句子,继续研读课文
1、出示句子:
2.先自学,再交流。
①词语的意思。
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绵里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
②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抓紧时间的?
(从两个方面来写:平时、除夕夜)
③讨论交流:
* 学习第2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
* 再学习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
(写作、翻译、编集、整理日记、计划第二年工作。)
*结合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
讨论:表格中的具体数字说明什么?? (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④鲁迅是如何抓紧时间,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的。通过这两个小节的学习,我们都了解到了。下面请你提炼主要内容来说说,鲁迅是如何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可以根据板书的提示,并且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 来说一说。
⑤再读读这句句子, 想~想句子的含义。
3、小结:
鲁迅不仅在平时抓紧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过年过节时,仍然辛勤工作。所以,作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仅选择了鲁迅平时是如何抓紧时间的,同时通过一连串的数据,详细地告诉了我们,在除夕鲁迅是如何辛勤工作的。这样特殊的情况,更能反映出鲁迅对时间的珍惜。所以,课文最后一节说——
???
课后小结
三、复习巩固
1、总结全文:
师:“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鲁迅先生这种惜时、勤勉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 整合课文信息,撰写鲁迅简介: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相信我们对鲁迅先生也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试着为鲁迅先生做个简介。要比较简洁地介绍一位人物,一般需要介绍:姓名、哪里人、干什么的、突出的成就、主要的品格特点、最喜欢的人生格言等。
(1)学生静心默读课文,划出含有有关信息的语句。
(2)学生撰写
(3)讲评
???
课后习题
四、作业
1、抄写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并写出其含义.
2、结合课题,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上一系列具体的数字。????????????????????????????????????????
3、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