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11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懂得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和刻画数据的一种方法。
2.经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过程,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能够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4.通过主动参与,感受数学与社会以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并进行预测、推断。
[教学难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频(老师课件出示威海美景视频)这座城市美不美?知道这是哪儿吗?
学生根据视频提示可知是“威海”。
师:俗话说“南有珠海,北有威海”,这里的环境真的是非常的美丽。我们从画面中可以了解到威海在2003年被评为“联合国人居奖”。(师板书单元课题: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联合国人居奖”。
课件出示。(见图1)
学生自己看“联合国人居奖”的介绍。
师:目前,世界各国的人居领域都面临着人居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适当的住房缺乏、基础设施每况愈下、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等等;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各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境况中。联合国决定确立一个人居方面的奖项,即“联合国人居奖。”而我们山东的威海早在2003年就获得了这项殊荣,这是一件令我们山东人多么骄傲的事呀!不过威海也为改善人居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这里有一组数据,请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见图2)
师:读了以上资料,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什么问题?
生: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什么意思?
师:生活垃圾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同学们理解了吗?
师:刚才我们出示的信息,全部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此时教师板书单元课题:统计)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素材入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激活有关统计的经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统计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自主绘制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师:是的。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式进行统计。想要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同学可以使用田字格来进行绘制。
学生汇报展示后,师将两种统计方法汇总。
课件出示。(见图3)
师:同学们绘制得非常好,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从上面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形中了解到许多信息。对威海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吗?
1.探究折线统计图。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估计有的学生能说出“折线统计图”,此时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大致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也可直接告诉学生:反映威海市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还可用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它是用一条折线来刻画信息的。
师:让我们一起关注大屏幕,静静地看折线统计图是怎么绘制的。
课件演示。(见图4)
师:你看懂这个过程了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个过程。
生:先描点再连线。
师:在描点、连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要找准数据点,并在连线时要依次连接)
(2)初步阅读折线统计图。
师:看着这个折线统计图,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能从中看出威海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吗?(学生在交流的时候重点抓住变化来谈)
师:谁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先思考,然后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3)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
课件演示。(见图5)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 (?http:?/??/?www.02edu.com?/?zuowen?/?sikao?/?" \t "http:?/??/?wfkwzizi.blog.163.com?/?blog?/?static?/?68469783201111721528423?/?_blank?)、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方面的优势。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1: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顾名思义是通过条形来反映数量的,折线是用点与线的。
预设2: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的看出威海市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
2.评价质疑。
师:对于以上发现你觉得全面吗?有什么疑问吗?
生:条形统计图中,2000年与2001年,也能看出来变化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在这里两种统计图相差不是很大,我们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它们的变化情况,但折线统计图在变化趋势上会比条形更直观一些。所以来看这幅折线统计图,“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情况统计图”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变化情况统计图”。
2.想一想,我们对于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件事,是通过哪几种方式来描述它的?
课件出示。(见图6)
依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见图7)
师:对于同一种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述与表达,每一种表达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是能更加清晰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同学们在统计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进行选择。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116页自主练习第1题。
师:这里在统计气温和降水量时,为什么选择折线统计图呢?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吗?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强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然后再完成第四问,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预测、推断能力。
2.师:威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那里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可是威海市人民又是怎么做的呢?我这里有两幅统计图,同学们看一下。
课件演示。(见图8)
(1)先独立读图、思考,想一想,你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两幅图的变化情况各是怎样的?
然后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2)进一步阅读统计图,进行统计推断和环保教育。
师:通过这两幅统计图,谁能分析估计一下威海市2002年以后至今,他们的重复用水量和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会是怎样的?由此你对威海市人民的用水观念有什么想说的?
3.节约用水的情感教育。
由上面学生的交流中引出对学生的节水教育: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请珍惜每一滴水,做到合理用水,科学用水。(播放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联合国人居奖是当今世界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奖项,由联合国人居署于1989年创立,是全球人居领域的规格最高也是威望最高的奖项。主要表彰为人类居住条件改善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
图1
威海市1998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为300吨,1999年为230吨,2000年为230吨,2001年为400吨,2002年为415吨。
图2
图4
图5
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
图6
图7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