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28 11: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由等衰。”材料反映的信息有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皇帝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与此记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打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置桂林郡
3、中国古代某一政治机构最初的职责只具有顾问身份,只是在宫里守夜候命,为皇帝有政务需求时做一些撰写、抄录的基本文职人员工作,官员地位较低,后来才权高位重。该机构是
A、政事堂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4、以下表述符合三生六部制的是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C、“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D、“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
5、中国古代有一位官员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位官员最有可能是
A、秦代的丞相 B、汉代的刺史 C、宋代的同平章事 D、清代的军机大臣
6、下列各项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条文,出自《南京条约》的是
A、“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C、“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D、“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7、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并制造了两次震惊中外的大屠杀。这两次大屠杀的地点分别位于
A、旅顺、南京 B、杭州、南京 C、沈阳、上海 D、旅顺、上海
8、“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反割台斗争 D、淞沪会战
9、武昌起义后,宋教仁等人起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规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与议会、法司构成之”,行政权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行使,立法权属‘议会’,司法权则归‘法司’”。以下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鄂州政府”指的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策
B、《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C、材料中的“鄂州政府”第一任都督指的是宋教仁
D、《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起草时清朝统治已被推翻
10、“呜呼国民!我最亲爱最敬佩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诟于日本之密约危条,以及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日已由五国共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与此段材料直接相关联的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自卫抗战声明书》的发表 D、《八一宣言》的发表
11、徐州历史上是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以下战事以徐州为中心的是
A、枣宜会战 B、百团大战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2、1935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室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这次会议的地点是在图中所示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上而下的召开,为一届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B、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C、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1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澳门问题的解决得益于“一国两制”理论
B、澳门问题的解决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C、澳门问题的解决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范例
D、澳门问题的解决借鉴了香港问题的经验
15、“近三十年的分离,没有理由继续。呼吁尽快结束两岸的军事对峙局面,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面对当时两岸困境,大陆作出的努力有 ①停止炮击大小金门 ②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③支持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中外历史纲要》对新中国参加某次国际会议作出评述:“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这次会议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使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C、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风范与外交智慧 D、使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7、1955年4月,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其精神引申和发展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与发展科学判断
C、不结盟政策 D、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缓和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9、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关于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以下说法对应正确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美国1787《联邦宪法》有如下规定,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具有明显的种族歧视
B、避免了绝对政治权力的出现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有益于美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21、判断下列引文出自《共产党宣言》的有①“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③“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④“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下图阴影部分为二战后成立的某重要国际组织成员分布图,据此判断其是
A、煤钢共同体
B、不结盟运动
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共同体






23、元代王祯《农书》中有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此描述的工具是
A、翻车 B、耧车 C、水排 D、曲辕犁
24、右图为宋朝东京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街道鳞次栉比,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监管
④草市具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1872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启源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袂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日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此段材料最能用来说明近代民族工业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B、来自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C、没有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 D、没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26、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謇等人主张“实业救国” B、民族工业处于产生阶段
C、得益于列强侵略的放松 D、民族工业逐步占主导地位
27、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这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中所指“伟大创造”产生的影响有①实现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造 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 ④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应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9、近代学者志刚对当时一项技术有如此描述:“此处一按,则电气通于彼丝之端,则自动,凡几动成一字。如空谷传声之令,而信通矣,泰西之法大略如此。”此项技术是指
A、电车技术 B、电灯技术 C、电报技术 D、电话技术
30、在中国近代交通和电信发展史上曾出现了数个第一,以下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①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在上海创办 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 ③1896年电话开始传入中国 ④国人自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在台湾架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从古至今,多数国家的发展壮大,都有独特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摘自《历史上的今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罗马在疆域扩张时期所采用的主要法律名称,并结合所学归纳该法律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日不落帝国”在本土实行的政体,并简要梳理其确立过程。(5分)



32、(10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山》
材料二: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1)、材料一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到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2)、材料二是国民政府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此后抗战局面呈现了怎样的特征?(4分)






33、(10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热烈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邮政于2017年10月18日发行内容分别为“不忘初心”和“继续前进”的纪念邮票。邮票第一图“不忘初心”的画面由人民英雄纪念碑、延安宝塔山、新华门、南湖红船等元素构成。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姬轩亦《国祚密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成立时确立的“初心”(党的任务)是什么?为实现这一“初心”,中共二大做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中共先后面临的危机是什么,面对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决策?(4分)






(3)、以党的历史为依据,概述把南湖红船和延安宝塔山设计进邮票的理由。(2分)











34、(10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和对外交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手工业是我国古代除农业之外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的发展状况是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之一。我国古代手工业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即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众多的工艺精品。
———王忠强《古代手工业》
材料二:1983年至2016年中国利用外资额(单位:万美元)折线图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朝代,并列举“制瓷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与哪一基本国策直接相关,并梳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国策实施的主要大事。(5分)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C D D A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C C A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A B A B D C D

hy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每大题10分,共40分)
31、(1)公民法(1分)特点:①专门适应于罗马公民;(1分)②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1分)③内容上侧重国家事务与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2分)(如答《十二铜表法》及其特点也酌情给分)
(2)君主立宪制。(1分)过程:1640—1688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直至“光荣革命”的结束,国王的权力的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2分)1689年以来,通过了《权利法案》等一系列限制王权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2分)(若有学生答“至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亦可得2分,总分不超过4分。)
32、(1)九一八事变。(2分)努力: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打击日寇;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领导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4分,每点1分,写出其中四点即可)
(2)八一三事变。(2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全民族抗战开始。(2分)
33、(1)“初心”: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2分)调整:提出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2分)
(2)危机1: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革命失败。(1分)决策1:发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分) 危机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受挫;(1分)决策2: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分)
(3)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在此召开);延安是陕甘宁边区首府,是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2分)
34、(1)朝代:唐代(1分);主要成就:①越窑青瓷享有盛名;②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③邢窑(江西景德镇、四川大邑)白瓷制作精美;④唐宋以来,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每点1分,共4分)
(2)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分);大事:①1980年,在广东 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②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③1985年以来相继设立长三角等四个经济开放区;④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⑤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等。(每点1分,共4分)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