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语文下册课件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语文下册课件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6 23:3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重点)
3.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重点)
4.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难点)

雷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1960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克己奉公,
助人为乐,为集体、人民做了大量的
好事,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后来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亲笔给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关资料
méng
? nìng



我会认

bàn
yíng
xiàn




shùn


céng



jīng


mài



zēnɡ(曾孙)
cénɡ(曾经)


měnɡ(内蒙古)
ménɡ(蒙蒙)

多音字
这首诗歌讲述了“我们”寻找雷锋叔叔的故事,娓娓地向“我们”述说雷锋叔叔生前做的好事。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fēng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整体结构紧凑,第一和八笔舒展。
部首:钅
组词:雷锋 先锋
造句: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
音序:F
结构:左右














我会写

zuó










书写指导:左小右大,第七笔竖为垂露竖。
部首:日
组词:昨天 昨日
造句:昨天我忘了写作业。
音序:Z
结构:左右











mào










书写指导:上宽下窄,上部是“曰”不是“日”。
部首:口
组词:冒雨 冒险
造句:妈妈冒雨来学校接我放学。
音序:M
结构:上下












liú










书写指导:整体笔画紧凑,上
部左右等宽,注意笔画的穿插迎让。
部首:田
组词:留下 停留
造句:沙漠里留下了探险家的足迹。
音序:L
结构:上下












wān










书写指导:第二横长,托上盖下,“弓”略扁。
部首:弓
组词:弯弯 弯曲
造句:我回家需要经过一条弯弯的小路。
音序:W
结构:上下











bēi










书写指导:上宽下窄,竖弯钩
笔画舒展,第六笔是竖不是撇。
部首:月
组词:背着 背锅
造句:妈妈背着我趟过了小河。
音序:B
结构:上下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氵”呈弧形分布。
部首:氵
组词:洒水 泼洒 
造句:警察叔叔不顾汗水洒落依然指挥交通。
音序:S
结构:左右











wēn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笔
画紧凑,最后一笔横稍长。
部首:氵
组词:温暖 温水
造句:春天来了,天气温暖了起来。
音序:W
结构:左右














nuǎn










书写指导:左小右大,第十一笔撇画舒展。
部首:日
组词:温暖 暖和
造句:春天来了,天气温暖了起来。
音序:N
结构:左右













泥泞:

晶莹:

荆棘:

理解词语
因为烂泥而不好走。
造句:路上的泥泞没到脚脖子。
光亮而透明。
造句:雨后,绿叶上的露珠晶莹发亮。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造句:就算路上有再多荆棘,也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
年迈:

寻觅:
年纪大。
造句:那个年迈的大爷竟然在捡垃圾。
寻找。
造句:我在人海中寻觅着你。
寻找 寻觅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都有找的意思。
“寻找”强调找的过程,可用于口语或书面语。“寻觅”强调寻找过程中的艰难,一般用于书面语。
1.大家都热心地帮这个老人寻找他丢失的包袱。
2.我们四处寻觅,才找到了一颗心形的石头。
第一部分(第1、2 节)沿小溪,找雷锋。写“我们”沿着小溪寻找雷锋叔叔,小溪回答了“我们”。
第二部分(第3、4 节)顺小路,找雷锋。写“我们”顺着小路寻找雷锋叔叔,小路回答了“我们”。
第三部分(第5 节)献爱心,是雷锋。“我们”发现,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

交流分段情况
核心问题:
这首诗赞扬了雷锋叔叔怎样的精神品质?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我们”到哪些地方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2.二画:“我们”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了吗?画出相关的句子。
3.三品:品读描写雷锋叔叔的足迹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雷锋叔叔在这里。
4.四悟:感悟课文,说一说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两个“你在哪里”连用,有什么作用?
“你在哪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表达了作者寻找雷锋叔叔的迫切心情。两个“你在哪里”连用是反复的方法,它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真挚。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你“背着”“踏着”体会到了什么?
“背着”“踏着”这两个动词仿佛让我们看到雷锋叔叔踏着荆棘,沿着崎岖的小路,汗流满面地背着大娘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洒下的点点汗滴,给我们描述出一个朴实、善良的雷锋叔叔的形象。
什么是叠词?
叠词就是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
运用:
这首诗运用大量的叠词来描写事物。如“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弯弯的小路”等。这些叠词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使课文的语言生动,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在运用叠词的时候,要注意符合身份和情境。比如,一些稚气的叠词应该用在小孩子身上,有些叠词应该用在欢乐的场合,有些叠词应该用在无奈的情境下。
使用叠词有什么好处?
可以使描写生动、具体,读起来朗朗上口。
叠词的使用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为什么要写晶莹的露珠?
用“晶莹”来形容露珠,表现了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雷锋叔叔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温暖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温暖的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又象征着雷锋叔叔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你从这里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回应了开头。这句话有双重含义,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向了祖国各地。联系全诗,还有诗人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希望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拓展:
你的身边也一定有雷锋那样的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丽丽是我身边的小雷锋,同学们有什么困难她都热心帮助,前一段时间红红的脚扭伤了,她上学放学都扶着红红一起走,下课陪红红上厕所,每天如此,直到红红的脚康复。
核心问题:
这首诗赞扬了雷锋叔叔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赞扬了雷锋叔叔怎样的精神品质?
1.一读:读课文,说说“我们”到哪些地方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串珠问题:
2.二画:“我们”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了吗?画出相关的句子。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3.三品:品读描写雷锋叔叔的足迹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雷锋叔叔在这里。
因为雷锋叔叔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时路过这条小溪,背着年迈的大娘走路时路过这条小路。
4.四悟:感悟课文,说一说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哪里需要
就在哪里

课文结构
抱着孩子
冒着细雨

背着大娘
踏着荆棘


留下足迹
洒下汗滴

这首诗歌讲述了“我们”寻找雷锋叔叔的故事,展现了雷锋叔叔生前做的好事,表现了雷锋叔叔处处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们对雷锋叔叔的怀念之情,告诉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做一个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人。


课文主旨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弘扬着雷锋的精神。
一、找到加点字的拼音缺少的部分,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曾经 泥泞 顺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éng
én
c
n
ìng
íng
sh
ǜn
ùn
j
īng
jīng
b
àn
iàn
y
ín
í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zuó tiān mào zhe liú xià wān wān


bēi zhe sǎ xià wēn nuǎn léi fēng
昨 天
冒 着
留 下
弯 弯
背 着
洒 下
温 暖
雷 锋
三、辩字组词。
昨(   ) 弯(   )
作(   )  变(   ) 
锋(   ) 背(   )
峰(   ) 明(   )
洒(  ) 留(   )
酒(   ) 细(   )






昨天
作业
弯曲
变形
锋利
山峰
洒下 
喝酒
后背
明日
留下
细心
四、摘桃子。(选词填空)


1.你们(   )冬天下雪吗?
2.你是从(   )找到这本故事书的?


3.那里有一条(   )的小溪。
4.晚饭后,我们(   )出去散步。
那里
哪里
长长
常常
五、读一读,连一连。
蒙蒙的 春风
弯弯的 露珠
晶莹的 细雨
温暖的 小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