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春天的脚步近了,诗人向往春天,因此留下了
许多赞美春光的诗句,那么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哪位同学能背诵一句赞美春的诗句呢?
二、图片设疑
1.出示图片课件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委婉
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同学们,春光中有这么多美好的景物,你们想不想投入他的青山碧岭中去细细的欣赏呢?老师用一张照片,可以让大家把春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不过我要先调查一下,你最想看到什么?
同学们,睁大眼睛,请看!
(出示荒山图片)
哪位同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眼前的景色。
(荒山野岭)
现象一下如果春光全部变得这样,该怎么办呢?
(植树造林)
2.自主阅读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之中,同少先队员们一起去改造荒山吧!请同
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
板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三、精读课文
1. 检查生字词(出示本课生词)
在植树的道路上,跑出一群 “拦路虎”,同学们看能不能把他们消
灭!(指读生词、纠正读音)
2.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哪位同学来带大家走进诗歌,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走在植树的路上,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
哪位同学带着这种想法或者感受再读一读
3.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
来到了荒山,少先队员们挥舞起了铣镐,植树的过程是一幅怎样的
场面呢?谁来读一读?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
(热闹、热烈等)
谁来读出植树时的热烈?
这时的少先队员心情又是怎样,谁来想象一下?
(欢欣喜悦)
谁能把这样心情读出来?
4. 朗读感悟第三至五自然段
擦干额头的汗水,抖一抖裤脚上的泥土,可爱的少先队员们早已经
回到自己的教室里继续学习,但叮叮当当的植树歌谣却一直在大山之间回荡,因为昨日的荒山现如今已换了衣服模样。谁来读一读荒山现在是什么样子?
用诗歌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说清楚荒山现在的样子?
板书:青山碧岭
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变化之大你想怎么形容一下呢?
板书:翻天覆地
谁来把大山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出来?
在这么多的变化中,哪些最让你感到欢欣鼓舞的,请同学们同桌之间
相互读一读?
谁来展示一下你读的句子?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说说理由?
同学们一起来想象,植树造林前后,荒山还会发生哪些我们书上没有
介绍到的变化呢?
此时的小动物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你们知道吗?
谁来代替小动物们读出他们此时的心情?
少先队员们听到了你们的召唤,又来到这里,哪位同学读一读诗歌最后
一个自然段,体会一下此时他们的心情?
四、整体朗读,实践拓展,熟读成诵
学习了这首诗歌,同学们自己一定也有许多的感悟,请带着你的感悟
将诗歌读一读。
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现在的想法或者感受?
植树节就要到了,请同学们根据你此刻心中的感受,为动员同学们植树造林你一条宣传标语吧!
五、结束语
春光中最美的是那满山的翠绿,和那清新的空气,还有清澈的小溪,地
球只有一个,我们的家园需要绿色,让我们爱护我们的家园就从植树开始!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本课过程中我发现这首诗歌意象明确,语言浅显易懂,因此确定其教学以“读”为主,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课题含义,体会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上课过程中,既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课文,在充分阅读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以制定宣传标语等形式,让学生多想多说,自由说充分说,已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
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