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7 11: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与问》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好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4)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在上课时让学生先归纳段意,再进行指导讲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师:我知道大家一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5个自然段)那我想请5位同学分别来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
2、师: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全文,大家把课文的每段内容用书上的话概括出来。并记熟它。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再结合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很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非常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知识;学和问不能分开;……)
3、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地去学习、体会课文,相信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楚、明白。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 )。“问”常常是( ),是( )。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教师相机理解后评点,最后齐读)
2、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
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师: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4、师:读完之后,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观察;充满好奇……)
5、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
(板书:好问)
6、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不停的探索追求,稀奇古怪:稀少怪异。)
7、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8、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9、师:这是一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这种文章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谁呀?
四、自学第4段
1、(出示沈括的简介,北宋有名的科学家、改革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师读简介后说:沈括很了不起,我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理解诗句)?
(2)、后来沈括是怎样解开这个疑问的??
(3)、从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读第一句话: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那学与问是什么关系呢?(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板书:学与问结合)?
3、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板书:养成习惯)?
七、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那就是:(勤学、好问)?
2、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吗??
【效果检测】
1.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学与问的关系是:???????????????????????????? ,只有??????????? ,?????????? ,才能????????????? 。作者例举哥白尼的事例说明????????????????????????????????????????????? ,例举沈括的事例说明???????????????????????????????????????????????? 。
2.哥白尼创立了“??????????????????? ”。沈括是北宋科学家,创作了科学巨著《??????????? 》。西方人称他“?????????????????? ”。??
3.做学问离不开“学”和“问”,除此之外,你觉得还需要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教学反思】?????????????????????????????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另一个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悟:“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让学生明白“只有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勤学好问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过程中,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答案。
在课堂上,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体验了文体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更加能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只有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在知识的天地飞得更远。”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再联系实际生活,才能学以至用。
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阅读积累很有限,在提问到相关课外知识时,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回答完整,这说明以后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