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上(4)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并说说其艺术上的好处?(1分)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绘了长江的近景和远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对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2分)
3.哪两句反映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有何特色?(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本文作者是 时期的文学家 (人名)。(1分)
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 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风烟俱净 湖中人鸟声俱绝。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2分)
7.从写景方面看,本文第三段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2分)
8.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注释】①选自《论语·述而》。②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③子:指孔子。④女:同“汝”,你。⑤奚:何,疑问代词。
9.“子路不对”句中的“对”的意思是: 。(1分)
10.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的意思。(2分)
11.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年的情味
翁秀美
进入腊月,天一天天冷了,年一天天近了,年的味儿愈来愈浓了。家家户尸粮食归仓,人们在这难得的农闲季节里边忙碌着,边等待那承载了几千年家家欢聚团圆的温馨时刻。
一年四季,年的时光在岁月里花枝招展,年的衣裳由青翠碧绿转为金黄雪白。年经历了春的舒展,夏的繁华,秋的萧条与丰硕,冬的冷寂与闲适,到了年底,年富足得流油:地窑里埋了萝卜土豆,檐下一字排开的是咸鱼腊肉香肠香肚儿,引狗儿猫儿端坐仰望许久;箩筐里是点好洋红的馒头年糕,刚磨的豆腐飘着热热的豆香味儿,大捆的蔬菜,满栏的鸡鸭,干木柴和蜂窝煤堆了半面墙。人们杀猪羊,做米酒,屯年货,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丰富的日子。年,慷慨,壮观。
年是满满当当的收获。最早的“年”字像一个人扛着一捆谷物。有的“年”字上边像禾,下边像人,禾在古代就是谷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年”字就是人扛着沉甸甸的谷穗,表示丰硕的好年成。年与谷物息息相关,一年谷物的丰收,古人便叫“受年”。
年里多半飘着雪,雪伴寒梅怒放,雪与梅,让年有了一种诗意。在这样的诗意氛围中,人们和年一起辞旧迎新,屋子从里到外收拾一番,挂红灯,写对联,贴“福”字;再请敬德与秦琼,鞭锏门神,降吉祥,保平安。窗下姑娘,巧手剪出喜鹊登梅的图案,吉祥如意的字样轻轻贴上,窗花便与飘扬的雪花争奇斗艳。年画上,笑嘻嘻的胖娃娃伴莲花抱了大鲤鱼,此乃《连年有余》,寓意生活美满富足;《春牛图》里的娃娃扮成句芒神鞭打纸扎的牛,表农事开始,人畜兴旺。年里最快乐的是孩子,穿新衣戴新帽,哪里好玩往哪里钻,一声“恭喜发财”,赚得红包无数。耍龙灯舞狮子坐湖船,鞭炮声不断,将年的脸映得红红的,年笑了,呼出团团喜气,化了门前积雪,暖了檐下寒冰。
年,在一年的节日中,最温暖最深情最厚重,年的情味已渗入每一个人的血液灵魂,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年看过数不清出门在外的人千里万里,舟车劳顿,风尘仆仆,操一身雪花进门,只为这一刻的团聚。千年以后,年欣喜感受到天涯若比邻的现代速度,再远的路,短短数小时便可相见。也有身在他乡不能回家过年的,邀来亲戚老乡,团团一桌,也很热闹。只是,无论在哪里过年,最心心念念的,永远是故土亲情里汤汤水水热气腾腾的年味。
年去年来,年给了人们童年的快乐,年的奋发,中年的沉稳,老去的安详。日子,流水光阴,一去不返。而年永远不变,每年在固定的时候准时来到,豪门大宅也好,小家小户也好,不论过去一年之中事业有成或无成,生活富裕或平常;不论有过多少泪水与艰辛,挫折与磨难,都不重要了,年挥挥手,将这些统统赶到旧年的帷幕后面,洒下暖暖的新年祝福,天地之间,崭新敞亮,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家人围坐,安逸而满足,明亮的灯火,拢住所有的甜美温馨,心瞬间踏实安定,只要彼此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酒杯端起,饮下,展望来年,纵然美好的憧憬与期待无数,平凡的生活亦宜珍惜。
年,一天天近了。看,年正在来的路上走着,偶尔调皮地伸手,先拾了一地的鞭炮屑和孩子们漫天的欢笑。
?? 年画,那一抹温暖的记忆
李恩维
贴年画曾经是过年中的一项重要习俗。年关将近的时候,在农村的集市上,卖年画的摊贩将五颜六色的样品张挂在墙上,叫卖着,渲染着喜气洋洋的节目气氛,使不少人驻足观赏,选购,脸上笑意盈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了腊月二十六,乡村大多家庭就开始贴年画了。这时候,家家户户总要换下贴了一年的旧年画,先拿笤帚把墙扫干净糊上报纸,丈量好位置在墙上刷上糨糊,小心翼翼地贴上赶年集买来的新年画,再用手均匀地按压一遍,以确保粘得牢固。
乡亲们对于年画有种特殊的情结,因为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不是一句“单调”就能诠释得了的。那个时期过年,是不时兴贴那些“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旧”年画的。一些所谓迷信的年画全被扫进了垃圾推,家家户户不是贴李铁梅“高举红灯闪闪亮”的剧照,就是李玉和“戴铁镣迈阔步,遥望东方已天亮”的特写。那时除了这些年画之外,还有一张是少不了的,那就是每家每户还要贴一张毛主席画像。毛主席像一定要在屋里正中的位置,两边贴上对联,一般都是毛主席诗词里句子,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等,这些使得原本寒碜的屋子一下子蓬荜生辉,充满了喜庆和活力,至今想起来,仍觉得春意盎然……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年画市场开始风生水起。这时候年画种类繁多,集市上摆着一大片一大片的年画,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生肖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异彩纷呈,令人大饱眼福。
年画的价格不贵,两三块钱一张。记忆最深的有《西厢记》、《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年画,孩子们常常钻进年画店里如痴如醉地阅读着年画上的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个小男孩乐哈哈地骑着一条大红鲤鱼、头上顶着一片荷叶,憨态可掬的模样十分可爱;还有一张画着财神公公,边上站着俊俏的金童玉女,周围堆满了金灿灿的金元宝的图画。当然还少不了一些“福”、“寿”字之类的。这些年画承载了自然崇拜、神祗信仰、驱邪纳祥、祈福禳灾、欢乐喜庆、装饰美化居室等内容。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些形式的年画也是要贴的。如,大门上要贴“门神”,灶房要贴“灶神”,中间的堂屋要贴“财神”,老人的屋里要贴仙童拜寿画……
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年画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春节,它丰盈了孩子们的童年。如今,年画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不管怎么说,年画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一抹温暖仍然在我们的心中久久荡漾。
1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 鞭炮屑( )(2)氛围( )(3)仍然( )(4)祈福( )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一年四季,年的时光在岁月里花枝招展,年的衣裳由青翠碧绿转为金黄雪白。
(2)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年画市场开始风生水起。
14.“人们和年一起辞旧迎新,屋子从里到外收拾番,挂红灯,写对联,贴福字;再请敬德与秦琼,鞭锏门神,降吉祥,保平安”这句话言简意丰,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评析。(3分)
15.“年的情味”最温暖最深情最厚重,它已经渗入每一个人的血液灵魂,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阅读《年画,那一抹温暖的记忆》一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年画”让你感受到了哪些年的情味?(4分)
16.请你写出“无论在哪里过年,最心心念念的,永远是故土亲情里汤汤水水热气腾腾的年味”这句话的理解。(4分)
17.两篇文章作者写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表达出对年的相同的情感。说说两文表达的情感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
18.冯骥才说“人情味”是最深的年味。《年的情味》一文通过讲述风俗写出了年的“情味”。除了春节之外,你还觉得哪个传统节日也有“情味”?请结合这个节日的风俗写出“情味”来。(4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完成读书卡片的制作。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读书卡片
19.书名:《 》作者: (1分)
20.书中所介绍的昆虫的生活和习惯,令人惊叹它特殊的本领,写出两种。(2分)
①
②
21.阅读后,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本书(注意说出书的特点)。(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上(4)参考答案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境界高远,尤其“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含有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2.(1)比喻(2)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向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意近即可)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思乡深情,言有尽而情无穷。
4.南朝梁 吴均
5.D
6.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按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
8.围绕“鄙弃功名利禄,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回答即可。
9.回答
10.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1.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勤勉,兢兢业业的态度。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如何),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于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甚至)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2.(1)xiè(2)fēn(3)réng(4)qí
13.(1)这里指年的多姿多彩。(2)这里指年画市场的繁荣、兴旺。
14.恰当运用了“挂、写、贴、降、保”一连串的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过年的忙碌、热闹气氛,我现喜悦与欢乐的心情。
15.围绕“充满喜庆和活力,带来快乐感动,祈求吉祥平安,渴望官运和财运亨通,期望长命百岁”等回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
16.围绕“每过年无论身在何处,所有的心思都在故土亲情里,都在亲友欢聚一堂亲情温暖幸福的家的味道里;表达了人们对年的重视,对故土亲情的依恋”回答即可。
17.围绕“过年的喜悦,对年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等回答即可。
18.符合题意即可。19.昆虫记 法布尔
20.示例:①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再唱歌五个星期;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战胜敌人;③蝉依靠吸食树木汁液为食,在炎热夏天发出很嘈杂的叫声。
21.评价书的特点的句子都可,示例:①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②行文活泼,语调幽默,充满盎然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