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6)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曹操,字孟德, 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1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星汉灿烂( )(2)歌以咏志( )
3.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4.“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名字,“志异”是________的意思。(1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止有剩骨( ) (2)缀行甚远( )(3)屠大窘( ) (4)一狼洞其中( )
6.?翻译下列句子。(2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是什么?(2分)
8.?请简述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①兔走触株( ) ②冀复得兔(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11.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2分)
?
??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无翅高飞
深蓝 1983年的一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令她的父母异常惊愕的是,女婴居然一出生就没有双臂,连见多识广的医生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在父母的疼爱下,女婴一天天长大,长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一天,站在阳台上的女孩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一群孩子正张开天使般的臂膀,在阳光下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时,女孩十分伤心地向母亲哭诉命运的不公,埋怨上帝竟然不肯赠给她拥抱世界的双臂。 母亲平静地安慰她:“孩子,上帝的确有些偏心,但上帝是要送给你更多的梦想,要让你用行动去告诉人们——即使没有翅膀,也可以高高地飞翔;没有修长的十指,也可以弹奏出美妙的琴声,写出漂亮的文章……” “我真的能做到那些吗?”女孩仰起头来。 “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只要你梦想的翅膀没有折断,你就一定能飞得很高很高。”母亲温柔的目光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女孩相信了慈爱的母亲的话,目光凝视着自己那双看似普通的脚,心中暗暗告诉自己:我有一双非凡的脚,不只是用来奔跑的,还是用来飞翔的。 此后,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女孩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自己双脚的柔韧性、灵活度和力量。怀揣梦想的她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谁都无法数得清的失败。终于,在人们的惊讶声中,她练出了一双异常自由灵活的脚——她不仅可以用双脚吃饭、穿衣,做到生活自理,还学会了用脚弹琴、写字、操作电脑……她用双脚做到了常人用手所能做到的一切。 女孩开始在人们面前自豪地展示自己非同寻常的“脚功”,那些起初还充满异样的眼神里,渐渐充满了惊讶和钦佩。在她14岁那年,女孩彻底扔掉了那副装饰性的假肢,一脸阳光地穿着无袖上衣,走进校园、商场、街区,仿佛自己根本就不缺少什么,除了常人那样的一双臂膀。 女孩在继续创造奇迹,她学习刻苦,从小学到中学,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钦佩她的坚毅和自强。当她拿到心理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时,他们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父亲自豪地鼓励她:“孩子,你还可以做得更棒!” “是的,我还可以做得更棒!”女孩自信地笑着。 为了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腿部的灵活性与韧性,女孩不仅坚持跑步,还成为碧波荡漾的泳池里自由穿梭的美人鱼,一家跆拳道馆里小有名气的高手……一位医生曾指着给她拍的X光片,惊奇地喟叹:经过锻炼,她的双脚已变得异常敏捷,脚趾关节像手指关节一样灵活自如。 女孩的梦想还在不停地放飞着,她又走进了汽车驾驶学校。在教练员惊讶的关注中,她很快便掌握了驾车的各项技术,通过了近乎苛刻的各项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照,开始用双脚娴熟地驾车御风而行…… 接下来,女孩要去圆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梦想了——她要亲自驾驶飞机,拥抱苍穹。 曾经培养出许多飞行员的著名教练特拉威克一看到这个亲自驾车来报名的女孩,就知道她一定能飞上蓝天,就像一只矫健的雄鹰那样,不仅仅因为她那娴熟的驾车技术,还因为她目光中流露出的从容、淡定与果敢。 果然,女孩在学习驾驶飞机的时候,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身体健全的飞行员,她一只脚操纵着控制板,另一只脚操纵着驾驶杆,滑行、拉起、升空……她冷静沉着,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准确到位,表现比不少学员都出色。教练特拉威克后来回忆说:“事实证明,她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她驾驶飞机时非常冷静、镇定。一旦你和她在一起待上20分钟,你甚至就会忘掉她没有双臂的事实。她向人们展示,人们可以克服所有的限制,她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25岁的女孩如愿地拿到了轻型运动飞机的驾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开创了飞行史上的先例。 如今,她已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她靠双脚生活和奋斗的感人故事,给世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鼓舞,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的梦想有多高,你就可以飞多高。”
12.怎样理解“在她14岁那年,女孩彻底扔掉了那副装饰性的假肢,一脸阳光地穿着无袖上衣,走进校园、商场、街区”的行为?(4分)
1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女孩不仅坚持跑步,还成为碧波荡漾的游泳池里自由穿梭的美人鱼,一家跆拳道馆里小有名气的高手”一句的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评析。(4分)
14.结合本文,谈谈文章结尾处“你的梦想有多高,你就可以飞多高”一句的作用。(4分)
1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无臂少女无翅高飞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6.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3分)
17.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18.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3分)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①这是一个高大深彩,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②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穷困,言辞也愈凄苦。不就,忽然从铜像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乙】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19.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1分)
20.选段一中的“他”是??????????。起初鲁迅认为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
选段二中的“他”是?????????????。文中的“他”在鲁迅眼中是个怎样的人?(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6)参考答案
1.东汉、诗人
2.(1)银河,天河。(2)理想。
3. 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4.书房? 记述奇异的事
5.(1).仅,只?(2).连接,紧跟(3).处境困迫,为难?(4).挖洞????6.(1).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8.示例:结尾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主题。既是对狼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残,狡诈阴险,但在智慧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9.① 跑 ②希望
10. A
11.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2.这一行为体现了她已经走出了没有双臂带来的阴影,开始无比自信地面对生活。
13.围绕“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孩游泳时熟练、敏捷的姿态”回答即可。
14.结尾是对小姑娘成功信念的总结,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
15.结合生活实际,围绕“努力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积极进取,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品味到历经苦难后的甘甜和芬芳”回答即可。16.从学习内容及考试、分班、体罚及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注重德育等方面进行介绍。
17.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示例1:第④段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示例2:第⑤段引用《论衡?自纪篇》《泰泉乡礼?乡校》中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18.它印证了本文第⑤段的内容。第⑤段讲古代私塾盛行体罚,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说到戒尺和罚跪,说明也有体罚。
19.朝花夕拾 鲁迅
20.范爱农?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21.藤野先生 他是不讲究穿戴,重视知识、学术,为人正直,治学严谨,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