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7)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江春入旧年( )(2)乡书何处达( )
2.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不少于20字)(2分)
3.如何理解“海日生残夜”中的“生”的妙处?(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 (人名)组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 (2)相委而去( )
6.《咏雪》一文中,太傅并没有对胡儿和道韫的咏雪之作加以评价,但却暗示更赞赏谢道韫。文中哪些文字隐含此意?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7.《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指出了友人哪两方面的错误?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8.谢道韫和陈元方是《世说新语》中的典型物,这两则短文分别反映了两人怎样的特点?你认为这两个孩子如此优秀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舜躬亲友
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父瞽(gǔ)顽,母嚚(yín),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舜尽孝道,以供养瞽瞍?(sǒu)。瞽瞍与象,为浚井涂廪之谋,欲以杀舜,舜孝益笃。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之陶者,器不苦窳(yǔ);渔于雷泽,雷泽之渔者分均。及立为天子,天下化之,蛮夷率服。
9.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1分)
出 田 则 号 泣 年 五 十 犹 婴 儿 慕 可 谓 至 孝 矣。?
10.用现代汉语写出“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句子的意思。(2分)
11.从文中可以看出舜是怎样的人?你认为舜的孝顺最难得的是什么?(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1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评析。(4分)
13.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4分)
1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4分)
15.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诚实守信的事情?请写出其中的一件,谈谈你的感受。(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张贵勇
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固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金周不再“黄金”。
假期补课真的有用吗?孩子休息几天就是罪过?孩子一刻不得闲地学习,才不负光阴?其实,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就反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此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此种望子成龙之心情也能理解,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许多家长常告诫孩子,学习要从硬记转向理解,从死学转向会学,殊不知家长自己也要从操控转向激励,从依循经验走向尊重规律。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是合格家长的标志,才能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与智慧。相对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时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其实,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一位家长的话似乎代表了不少父母的心声——“许多同事的孩子不但会背唐诗宋词,还能唱歌跳舞,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让我既羡慕又担心,生怕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后面”。这种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就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结果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父母劳心费力、焦虑不堪,孩子没有闲暇,没有幸福感,变得厌学乃至厌世。而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大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到某门学科的学习,家长们都要认清规律,懂点“科学”。以外语学习为例,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只要是外国人就是外教;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外教课;中国老师不如外教,教不好英语……种种认识均陷入了误区。懂“科学”的家长们不会过于看重牌子、招生宣传简章,而是审查外教资格证。
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长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家庭教育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们多游戏,多感受世界。学习外语时,给孩子找一个靠谱的外教,抑或陪伴孩子从听读英文绘本开始;到了假期,不妨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眼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该过度宣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学习经,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识上来,让孩子有玩耍、发呆的闲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倘若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航,兼顾孩子的年龄、性别等普遍规律和个性、爱好等特殊规律,那么家庭教育也该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选自《中国教育报》,略有删改)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4分)
18.现实中,超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中、高考竞争,已发展到从早教识字背诗,再到双语幼儿园、“小升初”选拔学生。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9.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1分)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不但放福橘,教“我”说恭喜,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B.《无常》中,戏中的无常去勾魂,因放被母亲悲哭的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自己遭罚
C.《父亲的病》中,陈莲河所开药方总有一种奇特的药引,如原配蟋蟀、平地木十株等。
D.《琐记》中,父亲故去后,沈四太太唆使“我”偷用母亲的钱,偷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20.《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1.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7)参考答案
1.(1)到(2)信
2.潮水涨满 ,两岸之间水面空阔,顺风远航,一面白帆高高扬起。
3.“生”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太阳从大海上孕育而出的情状,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4.刘义庆
5.(1)相比(2)舍弃
6.围绕“太傅大笑,非常高兴;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回答即可。
7.“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每点1分,共2分)
8.围绕“谢道韫:聪明、有才华;陈元方聪明机智、懂礼识仪,义正言辞。两个人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回答即可。
9.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
10.舜亲自从事耕田、播种、制陶、捕鱼等工作,孝敬父母,爱护兄弟。
1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有仁德。面对后母、弟弟的排斥、刁难,他没有抱怨,反而反思自己,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好,从而更加孝顺。
【参考译文】从前,舜亲自从事耕田、播种、制陶、捕鱼等工作,孝敬父母,爱护兄弟。他的父亲瞽瞍顽固,母亲愚昧,还有他的弟弟象,狂妄自大,他们都很愚昧,无法教化。舜一心一意地行孝道来供养瞽瞍。瞽瞍和象合谋,想趁舜淘井、修缮谷仓这样的机会来杀死他,却未能得逞,但是舜对父母却更加孝顺了。舜因自己未能使父母满意,到了田里便哭泣,五十岁时,还像小孩子一样依恋父母,真可以说是做到孝的极致了。所以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农民能够谦让地对待田界争端;在黄河岸边制陶,岸边的陶匠制作的陶器没有质量不好的;在雷泽捕鱼,雷泽的渔夫把捕得的鱼平均分配。等到舜当了天子,天下的人都受到他的感化,边远地区的部落都顺服于他。
1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父亲脸上的失望比作阴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当时的表情与内心感受。
13.父亲的信守承诺和杨店主的真诚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此句有点题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14.父亲是个信守承诺、执着坚毅的人。十五年前,他在桂林因钱包丢失,未能付给杨店主一碗米粉钱,承诺以后一定要付给他。事隔多年,“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他专程来到桂林,千方百计找到杨店主,归还了米粉钱,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
15.符合题意,感情真挚,语句通顺即可。
16. 家庭教育要有科学导航。(或: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17.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示例: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一位家长的话,证明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和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从而使论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运用比喻论证,将家长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比作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证明其危害性,从而使论据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18.略(言之成理即可)
19.D(不是“沈四太太”,而是“衍太太”)
20.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2分) 21.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求学,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弃医学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