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25)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1分)
2.尾联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孔子,名丘,字________,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学而时习之( ) (2)思而不学则殆( )
(3)不逾矩( ) (4)博学而笃志( )
6.“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精神?(2分)
8.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敝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9.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 贮故书在壁间( ) (2) 徒见其浩然无涯( )
10.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11.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⑴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⑵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⑶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⑷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⑸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⑹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⑺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⑻月亮出来了。我说。
⑼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⑽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⑾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⑿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⒀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⒁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⒂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⒃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⒄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⒅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选自《读者》有删改)
12.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理清选文思路。(4分)
13.请说说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4分)
14.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请你以星星的口吻对月亮说几句心里话(字数30左右)。(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6.第③段“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句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第④段画曲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9.结合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1分)
20.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上(25)参考答案
1.运用了衬托(反衬对比陪衬)的表现手法
2.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
3.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4.仲尼 儒家
5.(1)温习 (2)疑惑 (3)越过 (4)忠实,坚守
6.“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通过已拥有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指导未知。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进行类推,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7.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8.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9.(1)旧、旧的,原来的,过去的(2)边际
10.因为他到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
11.示例:(1)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却这样刻苦好学,今天我们生活优越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2)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的成就,所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译文】我年青时家住汉东郡。汉东偏僻落后,没有学问渊博的人,我家又穷,没有藏书。州城南部有一姓李的大户人家,他儿子尧辅相当好学,我少年时代经常在他家游玩。有次看见一只破竹筐装着旧书放在墙壁间,打开翻阅,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次序很乱。我便求李家送给我,拿回家中。读时,发现它的言论深刻,扎实、宏伟、宽广。但我还年轻,不能全部懂得它的含义,只觉得它浩大无边,非常可爱。
12.发现星星、数星星(或者:看星星、赏星星)、议星星、捞星星、藏星星(答案接近,酌情给分)
13.(1)在妹妹眼里,月亮比星星大的多;星星害怕月亮跟我们害怕大人是一样的。(2)月亮地位高,有威严。(3)夜空属于月亮的,就像这个世界是属于大人的一样。
14.不满父母那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同情孩子没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希望大人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答对两点即给满分,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15.示例:月亮妈妈,我多么希望你放下威严的架子,多给我们温暖的笑容,让我们自由快乐地玩耍。(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合情合理,语言通顺,就给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16.不能。“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17.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冬眠老鼠的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8.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猴子能冬眠,人类当然也可以。
19.(1分)同乡会争执,酒楼叙旧,学校共事(绍兴共事、辅助鲁迅监学)
20.(2分)欲扬先抑。(1分)作用:⑴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⑵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起了重要的作用。(1分)
21.(2分)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1分)突出范爱农冷竣、孤傲、怪僻的性格特征。(1分)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1分)突出范爱农孤做、倔强的性格特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