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5)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任选【甲】【乙】一首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甲】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中的加点“落红”的意思是( )(1分)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简要评析。(2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乙】 过松源①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莫言下岭便无难( )(2)赚得行人空喜欢( )
2.试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二句。(2分)
?
???????????????????????????????????????????????????????????????????????????????????
3.?这首诗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本文作者是 ,字 ,清代学者、文学家。(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遂反溯流逆上矣( ) (2)据理臆断( )
(3)湮于沙上( )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
6.在作者的笔下,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个人物各自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7.为什么文章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断欤”作结?(2分)
8.阅读本文对于我们的思维、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谈一谈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在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方面有哪些提升? (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11.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回?家
丁立梅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黄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11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12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13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14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15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16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注】迤逦(yǐlǐ):曲折连绵。鼋(yuá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12.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4分)
?
13.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文中的“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语句进行评析。(4分)
?
14.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语句“‘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流露了“她”(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15.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你了解紫菜吗
紫菜泡不烂?是用黑色废旧塑料袋冒充的吗?近来,一则关于“废旧塑料袋制成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直接导致国内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紫菜生产、销售企业损失巨大。紫菜有无造假?为什么有些紫菜口感偏硬呢?
紫菜是生长在海洋里,汲取海水中的氮、磷、二氧化碳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而生长的具有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大型红藻类海洋食品。
紫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优质的紫菜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50%,是牛肉的2.5倍、猪肉的3.8倍。同时,紫菜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预防人体衰老。
最为神奇的是紫菜多糖,占紫菜重量的20%至40%,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紫菜中的无机元素也异常丰富,且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其他蔬菜食物纤维更柔软优质。膳食纤维具有调节结肠功能,而且,对减少肥胖病大有好处,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
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以坛紫菜为例,坛紫菜的藻体较条斑紫菜厚,一般加工成圆饼干紫菜,用于泡汤、烤食。
坛紫菜的整个养殖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每年的一月份至九月份,是丝状体培育阶段,在室内完成,就是长在贝壳里的坛紫菜苗种培育阶段。第二阶段,是叶状体培育,长在贝壳中的坛紫菜丝状体通过放散壳孢子,附着在维尼龙网绳上,张挂于海区天然培养。此阶段坛紫菜一般在每年白露前后下海,经十天左右可在网绳上看见细长的坛紫菜叶状体,再经一个月左右,叶状体生长至一定长度后即可采收,这就是头水坛紫菜,口感细嫩,营养丰富。
坛紫菜一般分多次采收,三水产量最大,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韧性越来越强。头水紫菜在每年的九月份至十月份上市,而到了来年的二月份,坛紫菜采收已接近尾声,由于末水(通常是六水)坛紫菜纤维素含量可达5%以上,胶质含量显著增加,故菜叶坚韧,口感偏硬。
不少业内专家也指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且紫菜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大家无须谈“紫”色变! (摘自《经济日报》,有删改)
16.选文第3段画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选文语句“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中的“目前”一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18.晚饭时,妈妈端上一碗紫菜蛋花汤,爸爸尝了一口,说:“这紫菜太硬了,是假的吧!”结合选文第段内容,请你以下面句子为开头,跟爸爸进行全面科学的解释。(3分)
爸爸,这紫菜不是假的。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的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以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的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19.“他”指的是 。(1分)
20.以上文字选自《 》,作者是著名作家 。(2分)
21.如果让你为此时的“他”点赞,你会怎么说?(不少于30字)(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5)参考答案
甲1.落花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爱国热情。
3.这首诗一方面抒发了远去天涯的忧愁,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爱国的热情和至死不变的决心。
乙1.(1)不要说。(2)白白的。
2.?示例1: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也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示例2:其中?“放”、“拦”两个字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行人从意外、惊诧,到恍然大悟的心理,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透露出来,诗人如实的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思考,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
3.?写作手法:景物描写、形象比喻。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意思对即可)
4.纪昀,字晓岚
5.(1) 逆流 (2) 主观地判断(3)埋没(4)讲学,教书。
6.寺僧: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讲学家:一知半解,好为人师,自视清高,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7.以议论性的文字引起人们的思考, 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并点明主题。提醒人们考虑事物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能因为知道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
8.天下的事物虽有共同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不能片面地理解,不可主观臆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全面深入地调査探究事物的特性,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9.(1)慢;(2)回头看,泛指看。
10.(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11.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参考译文】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
12.(1)高兴得手足无措;(2)试穿衣服时不好意思,装作不在意的话;(3)满足的笑中泪光闪现;(4)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5)喝多了酒。意思对即可。
13.“满村庄溜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狗以人的动作,写出了村庄的人少。“不时吠上一两声”运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村庄的安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只剩下老人的安静和寂寞。意思对即可。
14.对我的称赞,对我父母的羡慕,对和家人团聚的渴望,对自己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无限伤感。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习家池畔植物的茁壮茂盛和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15.不好。“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作者一方面表达要孝敬老人,关注留守老人;另一方面还抒发了对家乡的敬意,呼唤人们不要忘记家乡。若改为“父亲的生日”就表达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合情合理,可斟情得分。)
16.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紫菜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的特点。
17.“目前”是“现在”的意思,表时间,起限制作用。说明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紫菜的口感与纤维素的含量和胶质的含量有关。紫菜分多次采收,头水紫菜口感细嫩,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我们买到的可能是末水(六水)紫菜,所以口感偏硬,还有紫菜的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意思对即可)
19.祥子
20.骆驼祥子 老舍
21.示例:他用勤劳的双脚,奔跑出年轻人生命的轨迹;他用晶莹的汗水,折射一个小伙子健康积极的心灵;他用脸上阳光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客人。尽管拉车艰辛,但是他——年轻的祥子,却怀揣梦想,在烈日和暴雨下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