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7)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31 21:2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7)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任选【甲】【乙】一首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甲】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句“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加点“花”的意思是( )(1分)
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3.请举例简要评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2分)
【乙】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独坐幽篁里( )(2)弹琴复长啸( )
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2分)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谈笑有鸿儒( ) (2)往来无白丁( )
(3)调素琴( ) (4)阅金经( )
6.作者在文中用“山、水”“仙、龙”分别比喻什么?(2分)
7.请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话的妙处。(2分)
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1分)
云 我 豁 平 昔 时 意
10.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11.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较量
北野武
上学时,母亲是如何逼我读书,而我又是如何不肯读书,一直是我最深的记忆,也一直是我们母子之间的较量。
邻居大婶看我那么爱打棒球却没有手套,于是在我生日时偷偷买给了我。但母亲不准我打棒球,甚至连拥有手套也会生气。
我家院子,种着一棵低矮的银杏树。于是我把手套包在塑料袋里,偷偷埋在树下。有一天,当我挖开泥土时,手套不见了,塑料袋里竟装着一堆参考书……为了阻止我打棒球,母亲又安排我去英语和书法补习班,结果都无功而返。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对母亲来说,是个小小的胜利。不过,我最终以退学这个最坏的结果,结束了母子俩在读书领域的较量。
我开始打工,自信可以赚到房租和零用钱,于是决定搬出来住。本想趁着母亲外出时搬家,不料却被她迎面撞见。
“小武,你干什么?”“我要搬出去。”我别过脸去,听见雷鸣般的怒吼:“想走就走,又不是小孩子。走了就别回来,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妈,你不是我儿子!”
尽管如此,她还是一直站在门外,茫然地看着货车消失在荒川对面。我心里也难过,可是我坚信,不这样做,我就无法自立。
啊!新生活!起初几天,我早上六点起床做广播体操,然后精神抖擞地度过一天。但很快地,我就陷入自甘堕落的日子。每天游手好闲。一回神,发现房租已拖欠了半年。我不好意思面对房东,只好偷偷摸摸爬窗出入。一个寒风呼啸的中午,我照例还躺在被窝里。房东来敲门:“哪里有你这样的蠢蛋?欠了这么多房租,你以为还住得下去吗?”
“不,我想你肯定会叫我滚。”我低头回答。“那你为什么还在这里?”“因为房东很仁慈。”“你真是幼稚又愚蠢。”房东叹了口气,“半年前你搬来的时候,你母亲坐出租车紧跟着过来了。”
我一惊,满脸通红。
“她说:‘这孩子傻傻的,肯定会欠房租,如果一个月没交,您就来找我拿。’我是收到了房租,但没有一毛钱是你自己掏的。”
房东走后,我瘫坐许久。些许感谢的心情,混杂着永远躲不开母亲的懊恼……
第二次交手,我又彻底输了。处在这个屡屡被母亲算计的世界,我总感到有些不满。
终于有一天,当我上电视演出,酬劳过百万时,不知怎么,我又想回那个久别的家了。打电话时,心脏猛跳。母亲问:“最近上电视,赚到钱啦?”语气非常温柔。不料,我才说“还可以啦”,她立刻缠着我说:“那要给我零用钱!”这当妈的怎么回事,真扫兴。既然如此,就让她见识一下。我准备了三十万现金,请她到寿司店。
“妈,这是给你的零用钱。”我想让她惊喜。得意地说,“三十万。”
“就这么一点?”不变的刻薄语气,“不过才三十万,就一副了不起的样子!”
我能怎么办?当然是不欢而散,发誓再也不回家了。从那以来,过两三个月,母亲必定打电话要钱。这样一直不停,直到她生命快结束的时候。
“我要走了。小武!”母亲突然握住我的首,眼眶湿润。我安慰她说我还会再来。
她突然回我:“不来也行,只要最后再来一次。”语气变得强硬。“葬礼在长野举行,你只要来烧香就好。”她又恢复成彻底好强的母亲。
葬礼之后,姐姐交给我一个有点脏的小袋子和一封信。打开袋子,竟然是用我的名字开的储蓄存折!翻开来看,排列着遥远记忆中的数字:×年×月× 日 300,000;×年×月× 日 200,000……
我给她的钱,一毛也没花,全都存着。最新的日期是一个月前,总共将近一千万日元。
母亲写道:“武儿,在几个儿女当中,我最担心你,你从小就不喜欢念书,又乱花钱,当你说要去东京打拼时,我总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我从不间断地要你寄钱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你给我的钱,一毛都没有花,你的钱还是你的钱,现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
这场最后的较量,小武自以为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
12.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母亲”与小武的矛盾本质上是一种什么矛盾?〔4分)
13.请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说“母亲”的性格特征。(4分)
14.请问“母亲”一直瞒着小武为他交房租可能有哪两方面的原因?(4分)
15.分别说说最后一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重溫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16.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3分)
17.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18. 第2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第9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9.以上文段节选自 (作者)的小说《 》。(1分)
20.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的分析。(2分)

21.请用一句话概述《骆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名著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情节,并简要说出感动的原因。(2分)   (1)情节:   (2)感动的原因: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7)参考答案
甲1.比喻国家
2.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符合诗意即可。2分)
3.①构思精巧。前两句写辞官离京的复杂心境,后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表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积极乐观。②比喻新奇,移情于物,寓意深刻。
乙1.(1)幽深的竹林(2)长常的口哨
2.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4.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
5.(1)大(2)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3)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4)古代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6. “山、水”比喻“陋室”,“仙、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7.“痕”“色”二字,变概念化的“苔”“草”为可感、可视的具体形象。“上阶”“入帘”运用拟人的修辞,化静为动,描绘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受。
8.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级无聊之事等。(围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来谈即可)(如果持否定态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云我/豁平昔时意.
10.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11.勤俭节约、不忘根本、以身作则(达到2点即给全分)
【参考译文】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12.母亲与小武的矛盾本质上是“教育方式与教育目的的矛盾”或“爱的方式与爱的目的的矛盾”、“严格要求与自由成长的矛盾”、“管与放的矛盾’、“望子成龙和能力不济的矛盾”等。(凡能贴近文章主旨,从教育观念的角度,列举一对矛盾的即可赋分) (此题旨在 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13略.(母亲是善良的,是宽容的,是细腻的,是充满爱心的。同时又是粗暴的,是严厉的,是不善沟通的,考生只要能抓住任何对应的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即可赋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事例或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14.“母亲”一直瞒着小武为他交房租,可能一是怕他因此懈怠而放弃工作;二是怕伤他的自尊。(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
15.胜算:这里指“小武”认为在这最后的较量中,不但将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而且将迅速摆脱母亲的束缚。翻盘:这里指母亲不仅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心,而且用行动纠正了“小武”的误解。(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揣摩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16.示例:是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的执着追求,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17.放在文中【B】处处更恰当。因为第段主要写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中心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与第段中心贴近。
18.(1)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2)作为全文总结;点题(呼应题目)。
19.老舍 骆驼祥子(2分)
20.示例: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地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3分)
21.情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感动的原因:祥子的遭遇是旧社会劳动人民普遍的遭遇,我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深表同情。(表述顺畅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