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16)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句“闻说鸡鸣见日升”中的加点“闻”的意思是( )(1分)
2.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请简要分析。(2分)
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 、 的社会现象。(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香远益清( ) (2)亭亭净植(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予谓菊( )
6.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7.结合文章举例说说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2分)
8.作者把莲花与菊花、牡丹花运用衬托手法,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废弈向学
何良俊
魏甄琛①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②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③,若读书,执烛即④不敢辞,今乃⑤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⑥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⑦许⑧,假书研习,闻见⑨日优⑩。
【注释】①魏甄琛:人名。②苍头:仆役,仆人。③仕宦:做官。④即:那就。⑤乃:副词。却,竟然。⑥向京:来京。⑦赤彪:人名。⑧许:处所,地方。⑨闻见: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⑩优:好,长进。
9.下面句中“日”作状语的是( )(1分)
A.颇以弈棋废日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闻见日优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2分)
A.或时睡顿,则杖之 B.其一犬坐于前
C.一鼓作气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1.从废弈向学这件事可以看出魏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包利民
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暖暖的夜,亮亮的星,还有围绕着爷爷的我们,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于是,那么多古老的故事,在我们心里生根。我们沉浸于其中,或惊讶,或迷茫,或惊恐,似乎每一种感受,都让我们眷恋,一如眷恋着那个温暖的身影。
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月,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那样的情景就镌在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甚至在白天时,疯玩儿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无数遍才练会。我们终于问起,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爸他的爷爷,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后来喜欢上了看书,有时会在书中与爷爷讲过的故事相遇。虽然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似乎少了那种氛围,少了那声音里的温度。当年,那些围着爷爷听故事的兄弟姐妹,最后都喜欢上了读书,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影响。
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爷爷的故事也有重复的,可是我们依然听得那么投入,如旧的星光月色,如故的人儿,我们倾听着的,其实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流逝时光深处的温暖。爷爷讲完,便会让我们也讲,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爷爷明灭不定的烟袋的闪烁中,他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二十四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呆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畔,被他的故事萦绕。
这许多年中,读过太多的书,包括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各种评书野史,每一相逢,无不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其实,爷爷才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温暖的书。他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给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从而才能让我在以后的无数岁月里,以书相伴,心里的梦想生生不息。
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眼睛竟是不能自持地湿润。??
12.不识字的爷爷讲的那些古老的故事,让“我们”沉浸其中,并在心里生根,你认为产生如此效果的原因有哪些?(4分)
13.在成长中,因境遇不同,收获也各有所异,影响也千差万别。在文中,作者从爷爷这部温暖的书中得到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
14.在文章结尾段,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捕捉到了让自己触景生情的场景。以此结尾,有何作用?(4分)
15.“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月,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这是留在作者心中的一幅遥远的画面。在成长中,动过你的场景也一定很多,请选出其中一个场景,用简要的语言将当时的画面描绘出来。(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冰雪精灵——雾凇
张敏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 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 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有改动)
16.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3分)
17.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3分)
18.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把红旗拿出来,马上做成五星红旗。”火热的目光,都转向江姐。
“江姐!”孙明霞急切地恳求着:“我把那面珍藏的红旗拿出来。”
“我这里有针,有线。”李青竹也欢乐地赞同着。
珍藏的红旗拿出来了,在大家眼前闪着夺目的光彩。这面红旗,是那位不知名的同志——“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来的。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被她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
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
“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一颗金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对,就这么绣。”
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19.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1分)
20.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2分)
21.根据选文,概括江姐的性格特点。(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16)参考答案
1.听
2.“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3.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趋炎附势,追求富贵。
5. (1)远播。清芬(2)耸立的样子(3)只能。玩弄,戏弄。(4)认为
6.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7.(1)反问:同予者何人 (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表明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既有对陶渊明的惋惜之情,也有对自己知音甚少的感慨,更有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世风的鄙视。
9.C日:一天比一天,修饰“优”。(A、B、D中的“日”意思和用法分别是:A.时间,名词;B.太阳,名词;D.天,量词。)
10.B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A、C、D均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是:用杖打、击鼓进军、走上前。)
11.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参考译文】甄琛应试秀才来到京都,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通宵达旦都不停止,让仆役给他执掌蜡烛照着下棋,仆役有时困倦到了极点,打起瞌睡,他便用杖责打他。仆役说:“郎君辞别父母来京都进取做官,如果因为读书,差我替你执掌蜡烛,我当然不敢推辞,但现在你却日夜不停下围棋,这难道是你来京都的原意吗?甄琛听了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悔改),到赤彪跟前去借书研习,从此学问一天比一天长进。
12.爷爷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爷爷所讲的故事趣味性强;当时科技不发达,孩子们好玩的东西不多。(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3.爷爷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给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让我喜欢读书,以书相伴,从此心里的梦想生生不息。
14.内容上:此段与文题有密切的关联,正是爷爷这部最温暖的书,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影响才会使作者触景生情,以此来表达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结构上:紧扣前文,首尾呼应,致使文章结构严谨。
15.符合题意即可。
16.①分类别、下定义。②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
17.①雾凇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②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③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变得幽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示例:①雾凇可以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②雾凇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更加优美、宁静;③雾凇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
20.江姐和其他女战士在狱中绣红旗。
21.示例:有胆识,忠于革命,忠于共产党,热爱祖国,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