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17)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1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01 12: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17)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加点“犹”的意思是( )(1分)
2.第一句诗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分)
3.请从描写手法角度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千古名句进行评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山不在高( ) (2)有仙则名( )
(3)有龙则灵( ) (4)斯是陋室( )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方法?用“上”“入”有什么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2分)
6.《陋室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具体表现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2分)
7.古人云“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以及文中所说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人性化感悟?请联系文章内容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分)
8.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2分) 上联: 下联: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9.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1分)
又 尝 同 席 读 书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观。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华捉而掷去之 ( ) ②歆废书而观 ( )
③又尝同席 ( ) ④宁读如故 ( )
11.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感忆恩师
蒋建平
  ①那一年,我6岁,刚进小学的学前班;她50岁,准备退休。
  ②7岁以前,我一直呆在乡下的奶奶家。每天太阳快落下去的时候,奶奶便牵着我去割猪草,背着小背篓,一路上哼着没名儿的调调,在高低错落的田埂上蹦蹦跳跳,看见蒲公英鼓足腮帮子大力地吹落,扯下狗尾巴草求奶奶编小狗的模样。那时候以为村子就是整个世界,割猪草就是最大的快乐。这样的经历直接导致了我在上小学的第一天不得不被妈妈拿着火钳在后面赶着去学校,她在后面边走边骂,我在前面哭喊着“我要回家跟奶奶割猪草”。
  ③她是我的学前班老师,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安排班主任在门口接低年级的学生,我被她拉着走向教室。可能是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哭闹,我倒是很乖地跟着她。我一边跟着走,一边不时抬头去看她,她总是笑着,剪个女士包头,黑发中夹杂着很多白发,阳光下白发显得很是耀眼,笑容也显得更加灿烂些,只是右边眼睛上长着一个瘤子,比较大了,多少遮住了眼睛,倒也不令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害怕。“还看我呢,去上课吧,割猪草的小朋友。”她俯下身来看着我,依旧笑着。
  ④上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我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老师总要求我们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写当天的作业,写完给老师批阅过关了才能回家。长时间的“神游”加上7岁前并不像其他大部分同学那样接受了父母的早期教育,我似乎显得比其他同学要“晚发育”很多,每次放学我都是“雷打不动”地最后一个回家。很多时候因为写不出作业,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背着书包回家,我就会开始哭,越哭越大声。老师们大多在我一哭起来时就没了办法,只能催着我收书包回家,以免打扰其他同学写作业。但这对于她来说,又是一个例外,从第一次留下来写语文作业开始就是个例外。
  ⑤那天,我照旧不会写作业,拼音字母歪歪扭扭地写得乱七八糟,擦了又擦,作业本纸都被擦破了。教室里的同学渐渐少了起来,我望了望讲台上的她,像前几次写其他作业那样,“哇哇”哭了起来。我抬头看了看她,她还是翻着手中的作业本,我顿了顿,鼓足气,哭得更加起劲起来。泪眼中她向我走了过来,我感觉自己的哭起了作用,心中开始窃喜。“不要哭了,你这招对我没有作用,前几次你写作业的事情其他老师都跟我说了。我不会因为怕你哭就让你回家,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想早点回家,你可以叫我教你。”我用手背抹了抹眼泪,小声抽泣着说“好”,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愿意。她在旁边的座位坐了下来,拿过我的作业本,她叫我仔细看着,一边写一边跟我说着该如何起笔如何转弯如何结束。就这样她在每一行的第一个田字格里端端正正地写下五个元音字母,写完后推过来:“照着老师写的,你在老师写的拼音字母后面跟着写满一行,写完咱们就一起回家。”我接过她手中的笔,看着她在前面写的示范,又回忆她写时跟我说的过程,小心翼翼地写下了一个a,刚写下,就听见她说“好,很好”。我回头看看她,她正笑着看着我,一双眼睛仿佛闪着光,眼皮上的瘤随着她眨眼睛上下微微动着,倒是觉得很好玩。她总在我写下一个字母后表扬我,我就写得越来越快,下笔时候也不犹豫了,五行字母全部写完后,她几乎是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我听见了她的鼓掌声,虽然小声,却听得清楚:“你写得比老师还好,真棒!”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她,只是看着她笑,她捏了捏我的脸,用手背擦了擦未干的眼泪:“明天写作业不要哭啦,你看你明明就会做嘛,现在我们回家。”她用手背擦我脸时,我觉得有点疼,好像能感觉到她手背上的细纹,却觉得暖暖的。长大后,才知道,那些细纹,因为总是接触粉笔的缘故,才会被刻画得那么深,那么糙。
  ⑥后来,有大概半个学期的时间她都陪着我写作业,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学校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一个火桶,早上起来在食堂借些火种燃起炭,晚上又用灰盖住保留火种。她总把自己带的火桶让给我坐,自己坐在冰冷的板凳上,看我写完。
  ⑦大概一年级的时候,她离开了学校,我之后再也没见过她,只是偶尔听老师们聊天,说她跟着女儿到了北京去带外孙。她可能不知道,后来的语文老师都很喜欢我,每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都是前几名,她可能也不知道,在其他同学还在为写作文看《作文大王》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已经叫我试着看《少年文艺》了,也开始鼓励我在县里的报纸上写些小作文。可是我知道,是因为她,因为喜欢她,我才喜欢上了语文这门课,也开始编织起自己的文学梦来。 (选自《北京日报》)
12.文中,学前班老师的一种神情被反复提及,这个神情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3.第四段写“我”因写不出作业而大声哭,对此,大多数老师的做法和语文老师有何不同?这运用了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4分)
14.作者在幼年有幸遇到一位恩师,虽然相处短暂,但足以感念一生。那么,这位恩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15.每个人在求学路上,都会有恩师一路相伴。在你的记忆中最让你难忘的恩师是谁?请具体写一件事来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激之情。(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神奇的彩色棉
①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这是变魔术吗?不,21世纪,一个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②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帘、床单等等。
  ③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成花衣裳。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之前。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然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色的。
  ④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又开始对彩色棉进行研究。90年代初,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⑤彩色棉花不仅色彩自然柔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染料。这样,就使得产品及周围不会受到污染。美国年销售额为100亿美元的牛仔裤用料斜纹粗棉布,再也不用染色了。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彩色棉因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而用彩色棉制作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
  ⑥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后来居上,使淡蓝、橘黄等8种颜色的遗传基因达到稳定状态。1998年彩色棉种植面积一跃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供不应求。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国彩色棉年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17.与普通棉相比,彩色棉具有哪些特点?(3分)
  
18.彩色棉服装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其原因是什么?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其依据是什么?(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 “?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姐 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 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 一根,两根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19.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1分)
20. 请简要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21.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江姐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七下(17)参考答案
1.仍然,还
2.朦胧、冷寂、凄迷。渲染了冷清、伤感的气氛,为下文写亡国之恨作铺垫。
3.这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台上轻唱的“商女”,来反衬台下依然沉迷酒色、不思进取的达官贵人的可怜和可悲,从侧面着笔,更见讽刺的辛辣,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4.(1)在于,动词(2)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3)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4)此,这。
5.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出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写出了环境的恬静、雅致。
6.作者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室中生活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陋室的清幽淡雅、博学儒雅、脱俗高雅的特点,极力表现陋室不陋。
7.交朋友要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升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
8.居有仙山惟德馨; 憩傍龙水独雅致。陋室不陋因德馨; 鸿儒难鸿缘闲情。
9.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10.①捉:捡 ②废:放下 ③曾经 ④原来、以前
11.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译文】管宁、华歆同在园中锄菜,见地上有小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石头瓦片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同坐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四周有障蔽的高车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读书不停如故,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您不是我的朋友。”
12.笑。文章反复写老师的“笑”,突出了老师慈爱和蔼的特点,她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这样写突出了中心,强烈地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
13.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大多数老师对于“我”的大哭是无可奈何的,而语文老师却耐心地帮助、指导“我”写拼音,陪“我”写作业,这突出了语文老师慈爱和蔼、认真负责,对学生充满爱心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14.恩师温柔慈爱,总是笑意盈盈,对“我”关爱有加,冬天时让“我”坐在火桶上,自己坐冷板凳;她有十足的耐心和责任心,用半个学期的时间陪“我”写作业,并表扬和鼓励“我”,使“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答案不惟一,符合题意即可。 16.彩色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17.①种植过程中不需农药;②纺织过程中不需化学染料;③色彩自然柔和,永不褪色。
18.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在未来5年内,我国彩色棉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
11.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
12.江姐受刑。
13.围绕“坚韧,刚强”作答,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