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下(14)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1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2分)
3.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2分)
?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1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然后能自强也( ) (2)其此之谓乎( )
(3)然后能自反也( ) (4) 《兑命》曰( )
6.短文先引用了两个事例进行论述,而后又对教与学进行深人的分析,那么文中的哪几句话能够体现出实践的作用呢? (2分)
7.本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主要围绕教与学的关系展开论述,那么最后是怎样得出“教学相长”这一结论的呢? (2分)
8.有时当其他同学向我们请教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敷衍了事,既担心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担心教会了别人,学习上就又多了一个对手。学习本文后,相信你会有新的思考,请把你新的感悟写下来。(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9.用“/”给文中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赏 钱 增 至 八 十 万 禁 愈 严 而 传 愈 多 往 往 以 多 相 夸。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前后类如此?( )(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11.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虫子们知道好多事
王宏哲
好多时候,我的耳朵里总会响起一声声虫鸣。我在地里除一些荒草,我往一些秧苗的根部埋入一些肥料;我在堆满柴草和土粪的村道里和谁说一些闲话,甚至我在被窝里不知羞耻的想象一些美事------这些时候,保准就会有一些藏在角落里的虫子,不失时机的叫上一阵子。有的时候,叫得细声慢语,像是在说一些有趣的事情,有的时候则叫得粗声粗气,像是生气了,愤怒了,显得激动万分。
虫子们是不是看到了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实在忍无可忍了,在发表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 有一次,我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开出了一大片闲置的荒地。日头落山的时候,我把铁锨插在新翻出来的松土里,心满意足的盘算着我该在这一块地里种下些白菜或着是大豆。我在那一块湿润的新土上坐着,一股股地气顺着我的脊梁骨升上来,与我心里的打算会合一处,很快的就葱绿成一派丰收的景象。我在这一片景象里陶醉了很久,后来竟慢慢的睡着了。叫醒我的就是那些虫子。它们以足够的耐心聚拢在我的四周,个别急性子的,还冒险爬上了我的胳膊,我的胸膛和脑袋,唧唧唧唧叫个不停。我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顺便赶跑了那些爬在我身上脸上的虫子。但它们似乎并不放弃,你一言我一语的叫成一片。我在那一片吵吵嚷嚷中失去了应有的耐心,再说我又怎么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呢。以后,我下种子的时候它们在叫,我一遍一遍的浇水施肥的时候,它们依然在我的身边叫。直到在本该收获的那一天我的那块地里却一无收获的时候,它们的叫声才低了下去——虫子门可能对我失望了,它们早就看到了的结果,而我却置若罔闻,虫子们没有一丁点儿办法,它们只能听之任之了。
再一次,我在村道里闲逛。有不少时间我找不到可以做的事情,就用闲逛把这些时间打发掉。我漫无目的走了一截子,在马三家门口我被那棵伸出墙外的枣树给吸引住了。反正四下无人,我一伸手摘下一把枣子装进了衣袋。走到村口的时候,迎面碰到了正往村里走的马三。他和我打了一声招呼就拽住我说起了一些没完没了的闲话。我忽然感到背上痒得难受,任怎么挠也无济于事,一着急就脱了衣服乱抖一气。那些被我藏在衣袋里枣子好像终于找到了机会,唏哩哗啦的跳落一地,纷纷向自己的主人诉说着我的劣迹。好在马三没太计较,而我却落了一个大红脸。事后我才发现是马三家枣树上的一只虫子搞的鬼。我只知道四周没有人,却忽视了枣树上的那只虫子。它在我伸手摘枣子的时候顺势潜伏到了我的身上,等待时机成熟了就揭露了我的所有秘密。我为这事尴尬好久,后怕了好久。幸亏我沾染的只是一把枣子,如果是一只鸡,一只羊,或者是马三老婆的一对肥乳,两瓣屁股,天知道他还会不会如此心怀大度。
好多事情也许神不知鬼不觉,但没准就被一只虫子看见了。人往往无视一只虫子的存在,但虫子在角落里注视着人呢。???? 另一次,我在地里除一些荒草。那些虫子们认出了我,它们跟在我的身前身后,像我在村子里的一些熟人一样,无拘无束的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我在村子里活得没啥名堂,好多虫子原来也并不比我强得了多少。懵懵懂懂的来到这个村庄,找一处角落安个家,蹦跶着度过每一个白天和黑夜,高兴时叫几声,不高兴的时候也只能叫上几声。运气好的话,逢着一处不愁吃不愁喝的好地方,胸无大志的蹦跶完不算太长的一生;运气不好的话,得为一口饱饭四处奔波,还得处处躲着那些鸡呀鸟呀青蛙呀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盘中之物;就算是那些不以虫子为食的牲畜和人们也会时刻给它们带来危险——牲畜们随便迈出的一蹄有可能让它们粉身碎骨,而人借助所谓的农药对它们的屠杀,则完全有可能让它们面临族群的覆灭。虫子的一生看似平平淡淡,其实也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经历。一只虫子如果能够平平安安的活到老死,一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人往往也总是哀叹活着的不易,那是因为人不知道虫子的活法吧。
那一次,我和虫子们进行了一番比较深入的详谈。如果不是十分的过分,我决定此后一定和那些虫子们和平共处。其实,又有什么过分不过分呢,人来到这个村庄里,虫子也来到了这个村庄里,人过人的日子,虫子过虫子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只是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就认为虫子多余了,认为是虫子在某个节骨眼上捣了乱,使了坏,使自己原本的好收成最终变为了一场空。可谁又会想到那些虫子们的艰难,在人们还没有来到村庄之前,虫子们就是那里的主人了,爱怎么蹦跶怎么蹦跶,爱怎么叫唤就怎么叫唤,不用担心被一只手给捻死,不用担心被一股药雾给喷死,无忧无虑的过自己的光阴,同时在光阴里慢慢到老到死。人的到来无疑是虫子们苦难的开始,人以自己的需要为理由,粗暴的毁掉了它们的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使它们从此不得不东躲西藏,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日子。虫子们又能怎样,委屈的时候叫上几声,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顶多也就是冒险让人痒上一下,痛上一下。
虫子们还能怎样?在人和虫子共同生活的村庄里,人自以为是村庄的主人,虫子就只好把自己的的一些经验,以及一些想法和意见藏在心里,偶尔情不自禁的叫上一嗓子,人爱听了听,人不爱听了也不影响虫子继续四处蹦跶着度过一生。
那段日子,我和一些虫子混得不错,在与这些虫子的你来我往中,我觉得搞懂了一些虫子的事情。
后来,我在村庄里生活了多年,我在村庄里接触到的虫子并不比我在村庄里接触到的人少多少。遗憾的是,多少年后,任凭我绞尽脑汁,却无法记起它们的姓什么叫什么,家住那一个墙角或是哪一簇草丛。而那些我在村庄里结识的人,我尽管记着他们的名字,记着他们住在村庄的东头或着西头,却已很难想起他们现在的样子。时间把我引向了异乡,时间把很多人和事变得飘渺不定,也把村庄变得遥远而又模糊不清。仿佛时间才是真正的主宰,在人的眼里虫子是虫子,谁知道在时间的眼里,人又是不是另一种形态的虫子。
??12.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这两段中,作者记叙了自己和虫子之间发生了哪两件事?(4分)
13.提起虫子,总会给人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或渺,或丑陋,或肮脏,但在本文中,作者却多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群充满灵性、正直勇敢、可亲可敬的虫子。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4分)
14.文中说,“虫子的一生看似平平淡淡,其实也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经历”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有如此感悟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文章结尾处,“在人的眼里虫子是虫子,谁知道在时间的眼里,人又是不是另一种形态的虫子”。请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要给人类以怎样的告诫?(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给地球降温,别想了
漆 文
根据2015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到2020年,我们要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气温高2℃以内。如今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科学家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给地球降温并不难,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有什么妙招。
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并不少。温室效应的诱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给地球降温,首先要考虑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体化起来。那么该如何固碳呢?
固碳方法其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也就是碳酸盐矿物。但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矿化需要千万年的时间,所以需要先将二氧化碳溶解制成碳酸氢钠溶液,再将其注入地下400米到800米深处的玄武岩层中。为什么选择玄武岩呢?因为它常见、分布范围广,并且碳酸氢钠呈酸性,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铁,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与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另外,在地底深处压强大,二氧化碳不会轻易溢出,就像喝碳酸饮料时,如果你不将盖子打开,封存在罐中的二氧化碳是不会溢出的。
固碳方法其二,植物来帮忙。绿色植物是碳最好的载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碳固定下来。植物固碳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需要大量的树木,如果要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将整个澳大利亚都种满树,或者将海洋表面的10%都种上海藻。
除了固碳,给地球降温还有其他方法。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我们是否能够减少这些能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呢?有人提议将街道涂成白色以减少热量的吸收,有人提议在太空中装面大镜子,将光反射回去。科学家又有了新的灵感来源——火山。
如果仔细观察全球气温变化记录,将每年的气温变化数据制成折线图,它所呈现的并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有升有降,有些地方起伏的幅度还不小。在许多气温急剧下降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不但会喷出火山灰、岩浆,还会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像一层罩子,使阳光难以穿透,还会将部分入射光反射回去,从而产生冷却效应。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向大气中喷洒了将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由于大量气溶胶的注入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下降了约0.5℃。更为突出的例子是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后,1816年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如果我们模拟火山喷发,向大气中喷洒大量二氧化硫,不就能够给地球降降温了吗?
但火山爆发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816年,美国东海岸、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袭。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火山爆发很突然,大量气溶胶突然进入大气,造成气候突变。如果人为地加入气溶胶,我们可以慢慢来,让飞机全年分散地向地球平流层持续加入少量硫,不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这样便不会对某个地区造成剧烈的影响。并且,地球上硫磺储量丰富,足够我们使用了。
科学家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如此多,看来全球变暖一点儿也不可怕,我们可以轻松解决。真的是这样吗?这些给地球降温的方法真的能够投入使用?答案是否定的。
将二氧化碳矿化,耗资巨大,无法大规模使用,并且谁也不能保证地质变化会不会让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植物固碳,暂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够种足够量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而在它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谁又能确定二氧化碳不会持续增加,超出它们的承受范围呢?
用硫给大气增加气溶胶的后果更难以预测。气溶胶颗粒也许会抵消一些温室效应,但同时它也会对气候产生其他影响。例如,它不会减缓海水酸化反而可能加剧,因为二氧化硫同样是酸性气体。另外,气溶胶会使热带过度冷却,两极也会降温,造成无法预测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溶胶对降雨的影响比二氧化碳要大,如果投放能够完全抵消温室效应的气溶胶,会使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剧。
其实,地球工程会对地球有怎样具体的影响,我们只是根据模拟实验和经验推测,并不能完全确定,也不知道如果运用了这些方法,造成的后果是否会失控。
假设这些方法确实有用,也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那么问题解决了吗?并非如此。一旦人们知道了科学家会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就会放肆排放二氧化碳,不再担心后果了,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地球工程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诱人却危险。美国地球工程科学家瓦格纳说:“如果今天需要投票决定是否启动地球工程,我会投反对票,我希望地球工程永远也不启动。”如果是你,你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呢? (选自《大科技》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6.本文从说明对象上看是一篇什么说明文,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2分)
17.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科学家为何会想到喷洒二氧化硫给地球降温的方法?(4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
19.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1分)
20.保尔认为这个女子现在有什么缺点?(2分)
21.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下(14)参考答案
1.“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2.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3.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深切关怀。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1)勉励(2)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道理(3)反省(4)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本段先引用佳肴、至道等事例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而数与学本身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有所改进,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8.通过学习本文,明白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回答同学,问题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我们会理解得更深刻,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自我。所以对于同学的提问,要认真思考,学会去教。教别人其实也是在提高自己。
9.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10.(1)像;(2)这?11.要点:开阔的胸怀。欧阳修为感叹苏东坡后生可畏已经赶超过做为前辈的自己,人们已经将目光与焦点从老一辈词人聚焦到了新一代后辈的身上。?
【参考译文】东坡写的诗文,一写完就被人们传诵。每一篇到了,欧阳修就因为这每一篇诗文终日高兴。前后都像这样。一天,他和他的儿子欧阳棐讨论诗文,欧阳修感叹道:“你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世上的人再也不谈论我了。”崇宁、大观年间,苏轼被贬海南时所做的诗非常盛行,后来的读书人不再有说欧阳修(的诗)了,这时朝廷虽然曾经禁止(苏东坡的诗文),赏钱增加到八十万,(但是)禁的越严传诵的越多,往往凭借着自己有苏东坡的诗多而对别人夸耀自己,士大夫不能诵读苏东坡的诗文便觉得没面子。而且有的人会说(这些)士大夫不风雅。
12.(1)在“我”种地、浇水、施肥的时候,虫子们用叫声陪伴“我”。(2)“我”偷摘了马三家枣树上的枣子,枣树上的虫子却使“我”因挠瘁而在马三面前将偷枣的秘密泄露。
13“它在我仲手摘枣子的时候顺势潜伏到了我的身上,等待时机成熟了就揭了我的所有秘密”此句的意思是,“我”在偷摘枣子的时候被虫子到了,但作者却以拟人化的手法,从虫子的角度叙事,不仅表现出了一个勇敢、忠诚的虫子形象,同时,对比虫子,也暴露了自己渺小阴暗的心理
14.(1)虫子一生都在努力寻找一个安全的角落安家,并为生存而奔波着。(2)虫子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鸡、鸟等物的盘中餐。(3)因为自身太渺小,很容易在牛、羊等蹄下粉身碎骨。(4)会因为人类的农药屠杀而遭灭顶之灾,导致大批死亡。(5)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恶意破坏虫子生活的家园。(6)子总在东躲西藏,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15.作者要告诚人类,强大与弱小是相对的,我们其实也是宇宙洪荒间极为弱小的生命体。因而,我们不应该因一已之私而去伤害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而应该放下妄自尊大的心理,与它们平等相处,和谐共存,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处境,从同为弱者角度看,我们与虫子是平等的。
16.事理、逻辑顺序。
17.第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分明地介绍了固碳的两种方法,让读者有清晰的认识。
18.示例:①在气温急剧下降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火山喷发。②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像一层罩子,使阳光难以穿越,还会将部分入射光反射回去,从而产生冷却效应。④地球上硫磺储量丰富,足够我们使用。
19.冬尼娅。
20.个人主义,爱出风头,爱慕虚荣,贪图安逸生活。
21.筑路。伤寒和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