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下(22)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所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 、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1分)
2.你认为本词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好?为什么?(2分)
3.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4.《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1分)
5. 请写出文中点明核舟主题和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2分)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2分)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2分)
8.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求市未得( )(2)固求市之 ( )
10.将上述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11.王羲之爱鹅、写鹅是他的人生寄寓。古今中外,有人生寄寓的名人还很多,请仿照下列示例,另举一个例。(2分) 示例:梅是林和靖的人生寄托。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
罗治台
周围都是阳光女孩。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恰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蹭到鹂的面前很客气地问:大姐,您也是陪女儿来应试的吧。问话的妇女旁边站着一位甜甜的小女生。鹂见对方一脸的善意,便友好地摇了摇头说,不,我也是参赛的。那女人便好奇地“哦”了一声,之后便被她的小女生拉走了。
此时,轮到鹂上场了,鹂的心倒平静了许多,正如超女广告所说的,想唱就唱。鹂对着镜子稍稍整了整装,就从容地走到了前台。鹂没有多余的言语,上台便向三位评委行了鞠躬礼,然后说,我可以开始了吗?评委们点了点头。于是鹂定了定神,随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唱了起来。因为是清唱,而且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所以鹂选择了一首难度不是很大的民歌。可是在这短暂的一分钟的时间里,鹂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人生。那时她刚十九岁,百灵鸟似的,歌不离口。本来嘛,鹂在师范学院攻的就是声乐。那时,鹂的偶像就是才旦卓玛、王玉珍等顶级民歌手。
鹂的清唱还是让主评老师眼睛一亮,主评老师对鹂又重新审视了一遍,便客气地问道,大姐您是干什么工作的。鹂回答说,我没工作。主评便“哦”了一声接着问,您以前学过声乐吗?学过,二十多年前在师范学院。因为后来的一次意外,被汽车撞了,成了植物人。是妈妈用音乐把我唤醒的,我不省人事之时妈妈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用录音机反复播放国内著名歌唱家的歌,有才旦卓玛的,还有王玉珍、郭兰英的。妈妈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她们的歌。终于在二十年之后的一天,我伴着音乐的旋律醒过来了。再后来我就在音乐声中慢慢地恢复了一些记忆,身体也一天天康复起来,所以今天我就来了,想圆一圆我以前的梦。
鹂一口气说了很多,却把故事的原因给省略了。她是在某中学实习时,为了保护横过马路被一辆失控的汽车冲撞的小朋友而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成名的机会。
这段话深深地震撼着也是评委的美女歌唱家莺。几分钟前,莺对这位面相有点儿呆滞的中年妇女也来应试“超级女声”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想嘲讽几句。如今倒使她生出了几分敬重,她破例地走到钢琴旁,亲切地对鹂说:您会唱《雪山哈达》吗?鹂点了点头。于是,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而鹂的歌喉也在钢琴的伴奏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莺首先献出了掌声,观众席也爆发出掌声。
这时,主评老师很老练地对鹂说,大姐您先退下,我们三位评委商议一下再给您答复好不好?鹂便很听话地退了下去。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二比一,鹂进入前五 十名。
复试的结果又出来了:鹂又进入到前二十名。
鹂却未能进入前十名,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鹂也很知足,尽管被阻挡在前十名之外,她还是流下了幸福和感动的泪。她朝着现场评委深深地鞠了躬。然后双眼四处搜寻着,她是在寻找评委老师莺,她不明白今天评委席上为什么没有莺老师呢?
鹂怎能知道呢?
莺老师在她进入前二十名之后,就自愿退出有丰厚报酬的评委席了,因为作为评委的她非常清楚当今粉丝们要的是什么,更清楚电视台和赞助商们要的是什么,而这一切鹂都没有----因为她的一次长睡,一切都已错过了。
莺老师是怕伤害一位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啊 !
12.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鹂”和“莺”,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她们的形象特征。(4分)
1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鹂”的评价。(4分)
14.小说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莺老师自愿退出评委席,这件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鹂”的落选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做人的角度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就少不了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代,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消息的方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衷。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来,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战争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极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
16.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2分)
17.第⑤段和第⑦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4分)
(1)悄悄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汉书》记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请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9.上文选自文学名著《 》,文中的“他”是 (1分)
20.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什么?(2分)
21.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的道理,请写出能体现这一道理的其他一部作品及作者。(2分)
作品名称: 作者: 。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八下(22)参考答案
1.疏桐???孤鸿??????2.言之有理即可。如:“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幽独凄清的心境。
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苏轼???
5.(1)盖大苏泛赤壁云。(2)嘻,技亦灵怪矣哉
6.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7.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8.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9.(1) 集市 ;(2) 买
10.王羲之高高兴兴地抄写完《道德经》,就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觉得很是快乐。他任性率真的情况就是这样。?11.示例一:菊花是陶渊明的人生寄寓。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示例二:莲是周敦颐的人生寄寓。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参考译文】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今绍兴)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擅长鸣叫,王羲之要求买下来却没有得到,就带着亲友驾车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又有山阴(今绍兴)一个道士,喜欢养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一定把整群鹅都送给你。"王羲之高兴地写完,用笼子装了鹅带回家,感到非常高兴。他任性率真的情况就是这样。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这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12.鹂:热爱音乐,为人谦恭。莺;对音乐执著,而且富有正义感。13.文中“鹂”的形象非常丰满,舍己救人之后沉睡,直到被音乐唤醒,去参加音乐大赛,对音乐的挚爱可见一斑;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她并不把舍己救人的举动作为立足社会的资本,有意隐去,从不张扬。?14.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年届不惑的“鹂”与周围的阳光女孩的格格不入;②为下文写一位中年妇女前来搭讪作了铺垫;③也为下文写“鹂”最终被淘汰埋下伏笔;④同时引发读者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
15.社会现实①深厚的唱功不如青春靓丽的外表受欢迎;②坚守理想信念的精神不如流行的文化受欢迎;③经典的老歌不如时尚的歌曲受欢迎。做人启示:①人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良知(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②人应豁达地面对自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
16.(大约)西周时期,烽火台出现;汉代,烽火台建设规模更大,使用规则进一步完备;清朝末年,延续使用多个朝代的烽火通信方式消失。
17.(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烽火人格化,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2)说明烽火一天可以传递千余里的说法是有据可查的,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18.①文中讲述“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烽火台在古代战争中的报警作用。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文中引用吴均的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地说明在古代烽火是与战争密切相连的。这样写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19名人传 贝多芬
20.①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社会的排斥和双耳失聪,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不巧的《欢乐颂》,成为杰出的音乐家。②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
21.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