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上(14)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 )(2)青鸟殷勤为探看( )
2.请简要分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作用。(2分)
3.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个角度对颔联进行品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欧阳修是 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为“ ”之一。(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2)负者歌于涂( )
(3)伛偻提携( ) (4)山肴野蔌( )
6.请写出并解释出自本课的成语。(至少写一个)(2分)
7.“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描写的是滁州人随太守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8.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孙权重用吕范
吴王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①,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②。吴王守③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④,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⑤,使无谴问,王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注释】①关白:禀告,报告。②见望:被怨恨。见,被。③守:担任。④料覆:审核。⑤傅著簿书:变着法儿登记账目,意思是制造假账。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私从有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不敢专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C.王临时悦之/俟其欣悦
D.孙策使范典财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以 范 忠 诚 厚 见 信 任 以 谷 能 欺 更 簿 书 不 用 也。
11.吴王(孙权)为什么重用吕范而不用周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注】鹞yào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2.结合本文内容,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文中的画线句,按要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
14.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①十年前的中国动车还未出现,而今高速铁路网络运营里程已有2万多公里,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之和。中国计划到2025年高铁网络运营里程再增加1.5万公里。这些高铁网,能把沿线城市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经济发展。
②在中国三大人口中心——北京、上海和广州,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高铁轨道。此前,火车车次还未像如今这样频繁,车速很低,非常拥挤,给日常通勤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在,这三座超级城市正在借助高铁打造通勤走廊,让高铁变得像公交车一样便捷。这无疑有助于扩大中心城市劳动力和消费者的群体。
③毫无疑问,卫星城镇的房价要比大城市便宜很多。比如,昆山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七成,但是它们之间的动车行驶时间仅为19分钟,票价也才25元,那些试图逃离上海高房价压力的人们,自然会到这里创业、工作和生活,所以高铁也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④中国正在建立一种“高铁经济”。世界银行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高速铁路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很可能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
(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注】①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16.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7.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 。(4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说明内容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B.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些高铁网”是指1.5万公里运营里程的高铁网络,
C.高铁不仅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其卫星城镇的发展,
D.最后一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明高铁“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是一种推测,且对这一推测的实现充满信心。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吴用道:“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桨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19.选文出自《水浒传》第十六回,请写出第十六回的回目。(1分)
20.选文中吴用说“我有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是什么?白胜和吴用在此计策实施的过程中各做了些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21.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什么?(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上(14)参考答案
1.(1)照镜(2)热情而周到
2.情景交融,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了当时凄楚离别的气氛,衬托了诗人的痛苦心情。3.示例:①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示例:②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运用比喻和双关展示了恋人之间生死相许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现多用来赞颂对工作或事业忠诚执着,无私奉献的人。
4. 北宋 唐宋八大家
5.(1)茂盛(2)背东西(3)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4)菜蔬
6.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企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7.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
8.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9.D
10.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11.吕范坚持原则,不擅自答应孙权的私求,而周谷早年曲意侍奉孙权,不惜做假账来欺骗孙策。从两人的做事风格可见其人品的高下,故孙权不用见风使舵的周谷,而重用坚持原则的吕范。
【参考译文】吴王任用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信和绶带还没有下达,(吕范)就去世了。最初,孙策让吕范掌管财经,当时吴王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向孙策)禀告,不敢专断许可,当时因此被孙权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当时对他感到十分满意。但等到孙权统管国事后,他认为吕范忠诚,(对吕范)深为信任,而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于是)不予录用。
12.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间老艺人。
?13.(1):“蚕食”形象地写出了现代化进程中挖掘机一步步摧毁村庄院落的过程,传达出鹞爷对农村美好家园渐渐消逝的痛心与无奈。
??? (2):写出鹞爷此刻复杂的内心:对儿孙的想念,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对儿孙不在身边的失落,对风筝技艺后继无人的痛心。
??? 14.这一情节照应了“飘逝的风筝”这一题目;表现鹞爷复杂的内心,丰富人物形象;促人思考“根”是什么,深化小说主题。
??? 15.回答“飘逝的是风筝”:鹞爷给男孩放的风筝不小心飞走了;回答“飘逝的不仅仅是风筝”,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 示例一: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不愿学习如扎风筝一般费事的传统技艺,他们纷纷进城。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传统技艺面临消失。
??? 示例二: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治力.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小说旨在促使人们对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乡村文明的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行思考,呼吁全社会都要关注优秀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美丽家园的守护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
16.中国高铁促进经济发展(或中国正建立“高铁经济”)(意思相近即可 原文标题:建成世界最长高铁网,中国开启铁路经济时代 )
17.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高铁能促进卫星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
18. B【解析】B选项“这些高铁网”?是指原有的2万多公里加上增加的1.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其它选项内容涉及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内容的概括、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9.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20.这条计策是“智取生辰纲”,吴用带领着晁盖等人打扮成卖枣客,在黄泥冈上与杨志相遇。白胜打扮成卖酒商,吴用以天热口渴买酒喝为由,诱使杨志等人喝下被下了蒙汗药的酒。待杨志等人晕去后,吴用等把生辰纲夺走。
21.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 吴用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药便混在酒中,假意兜半瓢吃;白胜故意夺过瓢,将酒倒入酒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