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7)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7 16: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7)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1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 )(2)干戈寥落四周星( )
2.在默写时,把“汗青”往往写成“汉青”,请你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写?(2分)


3.请从修辞角度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诗句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孟子是我国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故不为苟得也( )
(3)贤者能勿丧耳( )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6.在孟子看来有的人会成为“贤者”,为人敬仰,而有的人会被人摒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分)


7.当今社会,人们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与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8.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2分) 上联: ; 下联: 。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②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③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⑤,九合⑥诸侯,一匡⑦天下,管仲之谋也。
[注]①游:交游,来往。②欺:此意为占便宜。③已而:不久。④进:保举,推荐。⑤霸:称霸。⑥合:会盟。⑦匡:匡正,纠正。
9.“鲍叔遂进管仲”中的“遂”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1分)
10.管仲“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这是为什么呢?(2分)
11.怎样理解鲍叔牙的为人?(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过去的生活
王安忆
①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瘪塘。
②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个老人则是生动的,她们生活在高科技的现在,却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
③那时候,生活其实是相当细致的,什么都是从长计议。在夏末秋初,豇豆老了,即将落市,价格也跟着下来了。于是,勤劳的主妇便购来一篮篮的豇豆,捡好,洗净。然后,用针穿一条长线,将豇豆一条一条穿起来,晾起来,晒干,冬天就好烧肉吃了。用过的线呢,清水里淘一淘,理顺,收好,来年晒豇豆时好再用。缝被子的线,也是横的竖的量准再剪断,缝到头正好。拆洗被子时,一针一针抽出来,理顺,洗净,晒干,再缝上。农人插秧拉秧行的线,就更要收好了,是一年之计,可传几代人的。
④过去,伞没有现在那么鲜艳好看,也没那么多的花样:两折、三折,又有自动的机关,“哗啦”一声张开来。那时的伞,多是黑的布伞,或者蜡黄的油布伞,大而且坚固,雨打下来,那声音也是结实的,啪、啪、啪。有一种油纸伞,比较有色彩,却也比较脆弱,不小心就会戳一个洞。但是油纸伞的木伞骨子排得很细密,并且那时候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不像现在的人,东西不当东西。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结实。铁伞骨子,也绝不会生锈。伞面倘若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
⑤那时候,工匠也多,还有补碗的呢!有碎了的碗,只要不是碎成渣,他就有本事对上茬口,再打上一排钉,一点不漏的。今天的人听起来就要以为是神话了。小孩子玩的皮球破了,也能找皮匠补的。藤椅,藤榻,甚至淘箩坏了,是找篾匠补。有多少好手艺人啊!现在全都没了。结果是,废品堆积成山。
⑥现在的生活其实是要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地吞吐着。而那时候的生活,是细嚼慢咽。
⑦那时候,吃是有限制的。家境好的人家,大排骨也是每顿一人一块。一条鱼,要吃一家子。那时,吃一只鸡是大事情,简直带有隆重的气氛。现在鸡是多了,从传送带上啄食人工饲料,没练过腿脚,肉是松散的,味同嚼蜡。那时候,一块豆腐,都是用卤水点的。绿豆芽吃起来很费工,一根一根摘去根须。现在的绿豆芽却没有根须,而且肥胖,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就是不像绿豆芽。现在的东西多是多了,好像都会繁殖,东西生东西,无限地多下去。可是,其实,好东西还是那么些,要想多,只能稀释了。 (选自《视野》,有删节)?
12.第②段“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
?????????????????????????????????????????????????????????????????????????????
1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过去的生活”的特点。(4分)
?
?????????????????????????????????????????????????????????????????????????????
14.作者写的是过去的生活,为什么有要写现在的生活?(4分)
??????????????????????????????????????????????????????????????????????????????
15.作者表达了她对过去的生活的留恋,也批评了现代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你对她的看法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看法。(4分)
??????????????????????????????????????????????????????????????????????????????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 衡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16.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3分)
???
17.简要分析文章第4自然段的论证过程。(3分)
????
18.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又毒,而且强词夺理目空一切,偏偏得到所有人的纵容。她的美貌,她红润的面颊,金色的卷发,使得她人见人爱,一俊便可遮百丑。至于约翰,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了,虽然他什么坏事都干:捻断鸽子的头颈,弄死小孔雀,放狗去咬羊,采摘温室中的葡萄,掐断暖房上等花木的嫩芽。有时还叫他母亲“老姑娘”,又因为她皮肤黝黑像他自己而破口大骂。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毁她的丝绸服装,而他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而我不敢有丝毫闪失,干什么都全力以赴,人家还是骂我淘气鬼,讨厌坯,骂我阴丝丝,贼溜溜,从早上骂到下午,从下午骂到晚上。
19.《简?爱》是英国作家 (人名)的作品,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1分)
20.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21.这段文字运用什么描写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7)参考答案
1.(1)儒家经典(2)战争
2.因为“汗青”指的是史册,这是因为竹简需要用火烤竹片,把水分烤出来,称为“汗青”。“汗”指竹子用火烤像出汗,“青”是竹子的颜色,因此不能写作其它。
3.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事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伏。
4.儒 战国
5.(1) 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2)不合理的取得,此处指“苟且偷生(3)丢失(4)如果,假使
6.“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固守道义,不为利动,勇于践行“舍生取义”。而有些人会被摒弃,是因为丢失了人的天性和天良,或“贪生怕死”,丧失原则。
7.不矛盾。孟子主张的“舍生取义”是指在“生”和“义”发生冲突时做此选择,并非不热爱生命。
8.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依口味取舍;???生同大义非能共存,据良心抉择。
9.于是
10.因为鲍叔理解管仲家庭贫苦,有才能,做那些事都是没办法。
11.能识别人才,待人宽厚;一切以国事为重。
[译文]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小时候,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是有才干的人。管仲家庭贫困,时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鲁国杀死,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做了桓公的宰相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多次会合各国的诸侯,做出了一番匡正天下的事业,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12.交代两位老人生活的背景(高科技的现代社会),引出下文对过去生活的叙述。
13.简单淳朴、省吃俭用、爱惜财物、物质虽匮乏但健康环保(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如只答“具体而仔细”得2分)。
14.采用和现在生活相对比的手法,突出作者对过去简单淳朴生活的怀恋,同时也表明作者对现在粗糙生活的不满。
15.留恋过去的生活中那些节俭,惜财的美德,值得肯定。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要充分肯定,对不足的地方应该指出并加以改进。(言之有理即可)
16.(1)语文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2)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3)要使语言准确、生动,需要平时记背的词句来供选择。(4)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17.作者以一句俗语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首先列举小时候作文时写鸟的动作的事例正面论证观点,其次以自己写作 时遇到的情况反面论证观点。
18.语文学习中,在多背的同时要加强对所记忆的内容的理解;在强调背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
19.夏洛蒂?勃朗特(或:夏洛蒂)
20.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追求平等、善于思考、敢于反抗的性格特点。
21.这段文字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抒发主人公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