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13)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1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5 11: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13)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 )(2)燕然未勒归无计( )
2.文中哪两句词与“衡阳雁去无留意”相照应,并写将士们因为没有击败敌人、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家?(2分)
, 。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孟子名轲,字子舆,是 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地位仅次于孔子,称为“ ”。 (1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一箪食( ) (2)蹴尔而与之( )
(3)乞人不屑( )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种关乎生死之事,为什么饥饿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 (2分)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句中的“是心”指什么“心”?在作者看来,“贤者”指什么样的人? (2分)


8.孟子指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批判贪官污吏。他的这指责在今天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3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③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④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注】①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乡人聚会游乐、议政的地方。②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③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国相,春秋时政治家。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分)
①然明谓子产曰( ) ②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
10.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子产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1.“子产不毁乡校”这个故事,带给后世治国者很多启示。请你说说后世治国者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迪。(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那些疼我的人
丁丽梅
三月天,蜜蜂从土墙的洞里钻出来,嗡嗡闹着。柳树绿了。桃花开了。菜花更是开得惊心动魄,铺一望无际的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乡下,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有什么可吃的呢?没有的。   我去爬屋后的小木桥。小木桥搭在小河上方,桥下终年河水潺潺。湍急的水流,在幼小的我的眼里,很可怕,我害怕从桥缝里掉下去。那样的害怕,最终会被一种向往所抵消。爬过木桥,就可以到达几里外的外婆家,外婆会给我一只煮鸡蛋,或是一捧炒蚕豆。这是极香的诱惑。   我很幸运,每次都能安全地爬过木桥去。矮矮的外婆见到我,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她手里正补着衣,或是纳着鞋底,她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去灶边生火。一瓢清水倒进锅里,腾起一股热浪来,我知道,我可以有煮鸡蛋吃了。一脸威严的外公埋怨她:“那是换盐的鸡蛋啊,家里快没盐了。”外婆挡着,说:“小点声,别吓着孩子。”他们在屋里嘈嘈切切地吵。我不管那些的,有外婆护着,有香香的煮鸡蛋可吃,便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现在想来,那时我真是不懂事,不知吃掉外婆家多少的盐,害得外婆一到饭时,便受到外公的责备。   记忆里,也总是体弱,常生病。一病就是半个月。这时有两个女人围着我转,一个是祖母,一个是母亲。光线微弱的茅草房里,祖母的影,隐在半明半暗中,身上有种奇异的温暖。我躺在床上看她,她端一只水碗,放在门后,手里握几根筷子,蹲下身去,嘴里念叨着什么,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你们不要摸我家的梅呀,让她快快好起来,我给你们烧纸钱。”筷子终于在水碗里站立起来,祖母便长吁一口气,她的祷告灵验了。迷信的祖母,用她自认为可以为我消灾免难的站水碗的方法,一次次为我祷告。祷告完了,她的手,会抚过我的脸,沙子吹过的感觉。岁月锻造得她手的肌肤,很糙。却暖极。她问我:“乖乖,你的病就快好了,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那时摊一块摊饼,是最难得的美味,我每次都会提这个要求。祖母每次都会满足我,家里没摊摊饼的白面,她就去问邻居借。摊饼上好闻的葱花味,香了整幢房。以至于我觉得,生病不是苦,倒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我有过大难不死的几次。母亲说:“有一次出天花,全村八十三个孩子都出天花了,你是最严重的一个。高烧昏迷,不知人事,医生说,没治了,让准备后事。我抱着你,七天七夜没合眼。你呀……”母亲没有继续这个你呀,她笑着说起另外的事,关心着我现在是不是还常常熬夜。“不要熬夜呀,人吃不消的。你要好好的呀。”母亲这样说。我却在她那一句未完的“你呀”后面浮想联翩,想我是这么一个难缠难养的孩子,母亲的心,不知碎过多少回。大雪的天,我又突然生病,母亲顶着风雪去找医生,医生来,说,不行,得赶紧送街上的医院去。街离村子,有几十里路,父亲又不在家,风大雪大的,母亲却决定一人,用拖车拖我去医院。母亲就真的上路了,把我用被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好。一路上,母亲跌过不知多少跟头,我却安然无恙。到达医院,医生看着雪人一样的母亲,感动了,立即给我检查,是急性肺炎。晚一会,就难治了。我的病好了,母亲的额上,却留着指长的一块疤,像一条卧着的小蚕。我抚母亲的那块疤,问母亲后不后悔生了我。母亲嗔怪地打掉我的手,说一句:“你呀。”   父亲也会跟我说:“你呀。”是说我成长中种种的让人不省心。求学时,转过不少学校,听说哪里教学条件好,就闹着要去哪里。父亲为此跟着后面跑断腿。风高月黑,还骑着辆破自行车,到处奔波,托人帮我找关系。到达青春时节,爱情成了一件磨人的事,疼痛的心,无处可依。月夜独坐外头,父亲跟出来,坐我身边,跟我讲我小时候的趣事,他在一边呵呵笑,说:“你小时候,真是一个可爱的丫头,这样的丫头,怎么会没人疼呢?相信,会找到一个疼你的人的。”心竟在那一刻平静。我也笑,觉得即使天塌下来,也还有高个子的父亲帮我顶着,我怕什么呢?我没有什么怕的了。   婚姻中,遇到那人,不是貌似潘安,才似柳永,却会在我生病的时候,守我身边,给我削梨子。会在我磕疼的时候,给我揉淤血的膝盖,一边责怪:“怎么这么不小心?”会买我爱吃的鸡蛋卷回来,还有我喜欢的花花草草。摆一阳台,还是不满足,我说我还要。他答应一声:“好。”有时会明知故问:“你宝贝我吗?”他顺口答:“我不宝贝你,还能宝贝谁呢?”时光刹那停住,天荒地老。    现在,我在织一件毛衣。要冬了,儿子的毛衣嫌短了。我挑橘黄的颜色,选一种小熊猫的图案,这样织出来,一定漂亮非常。想儿子穿上,会极帅气的。儿子在一边看着,问:“妈妈,是给我织的吗?”我答:“不给你织,给谁织呢?”“那么,妈妈,你是宝贝我的吗?”我答:“我不宝贝你,还能宝贝谁呢?”思绪就在那一刻拐了弯,我生命中那些疼我的人,一一浮现出来。我痴痴地想,上帝送他们来,就是为了来疼我的。就像我疼我的儿子一样。世间的美好,原是这样的爱写成的。   如今,我的外婆和祖母,都已先后去世了。很安慰的是,她们走时,我在她们身边。她们看着我,最后疼爱的光亮,像淡淡的紫薇花瓣落下,落在我的脸上,留在这个世上。
12.阅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些疼“我”的人为“我”做了哪些事。(4分)
13.本文题目是“那些疼我的人”,选文第⑥段为什么写“我”给儿子织毛衣以及与儿子的一番对话?谈谈你的看法。(4分)
14.文中母亲两次对我说“你呀”,母亲要对我说什么呢?根据语境,发挥想象写下来,并分析包含着怎样的感情?(4分)
15.文中写祖母为我治病的方法,实际上并不科学,连作者也认为是一种迷信,有人说,这哪是疼“我”,分明是害“我”,你认为呢?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简要概括。(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 “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气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现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据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亿兆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就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但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美丽的“晕”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6.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3分)
  
17.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什么?(3分)
  
18.本文依次从(①段)解释概念、(②段) 、(③—④段) 、(⑤—⑥段) 等几个方面来说明“晕”。(3分)
五、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虽然我猜想不出用什么方法,也设计不出稍微有点成功希望的方案来,但总有一天我会恢复自由……我希望回到可以平等交谈的人们中间,在街上或田野走着,而不用担心会像小狗或青蛙那样被人踩死。但出乎我的意料,我不久就获救了,获救的方式也不同寻常。
19.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1分)
20.联系相关情节,写出“我”获救的方式“不同寻常”在什么地方。(2分)


21.你从上述选段中,能感受到“我”渴望的是什么?(2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分册阅读专题复习·九下(13)参考答案
1.(1)形容声音飘忽不定。(2)刻石勒功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壮志未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4.儒 亚圣
5.(1)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2)踢(3)洁,引申为值得(4)指优厚的俸禄。
6.因为施予者态度不好,接受了“一箪食,一豆羹”就丧失了人的尊严和人格,就会陷身于不义,人们天生的羞恶之心阻止自己这样做。
7.羞恶之心,即“义”,也就是舍生取义。贤者指那些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义”,勇于舍生取义的人。
8.提醒人们应该时时警惕和反省自己,不妥贪图名利而失去人格、尊严,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9.①对……说 ②把……当做药
10.一方面,他主张保留“乡校”,他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民众的意见,调整治国的政策和行为,是一个开明的,善于听取民众意见,有远见、治国有方的政治家;另一方面,他能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尊重百姓的意愿,也是一个仁厚慈爱,爱民重民的人。
11.作为统治者,要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从百姓的利益出发,适时调整治国的政策和行为,疏导民怨,实现社会的和谐。避免因维护表层的秩序与威福,而压制群众的意愿,民怨越积越深,于民于国不利,于己也未有长远之利。
【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12.童年饥饿时,外婆给“我”煮鸡蛋吃,幼年生病时,母亲抱着“我”七天七夜没合眼,顶风冒雪,一个人用拖车拖着突然生病的我去医院,丈夫生活上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13.本文主要写亲人对“我”的疼爱,而第⑥段表明“我”懂得了疼爱他人,并将这种真情继承下来,传承下去,这样写更深化了主题。
14.①你呀,太让我担心了,老是生病,什么时候才能健康的长大。担心、怜惜。??
②你呀,是妈的心头肉,为了你,妈妈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疼爱、牵挂。(意对即可)
15.祖母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她爱我疼我的心是真切的,这样写恰恰能带给我们一份真实的感动。
16.第①段是从鲜亮的程度(没有彩虹鲜亮)和色彩的排列(晕是内紫外红)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的。
17.依次:举例子、作比较、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
18.依次:追溯历史(历史悠久)、解释成因(说明成因)、说明作用(抓住核心词即可)
19.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20.他和国王外出旅行时,装他的箱子被老鹰叼到半空中,然后又掉到海里,幸好遇见一只英国海轮搭救了他。
21.“我”渴望自由、平等、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