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中国著名风景区的图片和资料?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并能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反复诵读,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此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调赞美了祖国。语言凝练优美,结构紧凑,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高年段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反复朗诵,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和伟岸高洁的品质。
四、学情分析
语文课应该具有强烈的感彩,应该将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感统化为读者的情感,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这一环节时,主要通过抒情、写话营造语文氛围,凸显语文综合素养,并辅以阅读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联,加深或拓宽文本。一方面告诉学生语文的资源无处不在,处处皆语文;另一方面通过阅读的补充再次感受祖国的强大、繁荣、富强,力图在学生心中生成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 教学方法:
边读边悟,以读促悟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真观看。
2、观看了刚才的多媒体课件,同学们都有什么感触呀?
3、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读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师的激情导入为学习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调。让学生深情地,高昂地? 读题,潜移默化地感受诗中的爱国情感。)
二、配乐范读
1、每当打开课本,看到这激扬的文字,老师都想大声朗诵,想听吗?
2、教师配乐(我爱你,中国)朗诵。
(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情景。)
三、学生齐读
四、学习第一小节
1、多媒体出示第一段,教师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这小节,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交流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以及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演示文中的画面,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4、试背第一小节。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让学生读诗后想象诗中画面,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交流后再看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
五、学习第二小节
1、引导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读了这一小结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全班交流。
3、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 4、你还了解哪些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全班交流。
六、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
2、多媒体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祖国丰富的物产。
3、说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哪些物产?
七、学习四——六小节
1、自由读诗。
2、想象画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演示诗中的画面。
八、学习第六——七小节
1、齐读。
2、读了这两小节,谈谈你的体会。
九、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饱含激情的笔墨,对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等多方面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语言铿锵有力,感情真挚热烈,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七、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幅员辽阔
赞美热爱???????????????????? 壮丽的山河?
丰富的物产
多样的名族
伟大的成
光辉的历史
八、教学反思
??? 教学过程以读为主,先读再想,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让学生仿写,在调动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最后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爱你啊,中国》学生的爱国之情在优美的歌曲声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