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7 11: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时间是什么?一.定向导学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记录时间的工具一.定向导学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8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作者简介一.定向导学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重点)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难点)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学习目标一.定向导学二.合作探究1.读准字音。
2.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题有什么作用?
3.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4.“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请把四个小标题归纳写到相应的段落。踪迹( ) 腐蚀( ) 浑浊( )
山麓( ) 粗糙( ) 龟裂( ) 帷幕( ) 刨刮( ) 沟壑( ) 楔形( ) 钟鼎文( ) 海枯石烂( )zōnɡjūncāoshíwéipáohèlùzhuóxiēdǐnɡkū二.合作探究词语解释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二.合作探究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二.合作探究2.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题有什么作用? 说时间有脚印是拟人,把时间比成脚印是比喻。
本文标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更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合作探究3.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①地壳的活动;
②气候的变化;
③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三.精讲点拨 4.“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请把四个小标题归纳写到相应的段落。(1~4)(5~22)(23~29)(30~31)三.精讲点拨认真读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1~4)三.精讲点拨第二部分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5~22)三.精讲点拨第四部分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23~29)(30-31)三.精讲点拨总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人类记录时间时间脚印岩石记录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岩石层记录时间的踪迹岩石记录的历史痕迹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总说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大自然记录时间四.总结提升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四.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