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5 17:03:08

文档简介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滨州中考)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细胞壁
C.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D.有成形的细胞核
2. 香菇和木耳都属于真菌,以下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细胞内没有细胞壁 B.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胞没有细胞壁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3. (亳州中考)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4. (长春中考)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这是因为( )
A.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防止水进入伤口 B.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止痛
C.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止血 D.长有“绿毛”的糨糊含有杀菌物质
5. 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 )
A.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 生长繁殖
B.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肉
C.鱼肉内加入了盐以外的防腐剂[来源:学科网]
D.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分,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 殖
6. (自贡中考)我国许多传统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B.利用多种霉菌制酱
C.利用酵母菌制作酸菜 D.利用醋酸菌制醋
7. (泰安中考)夏天,受潮的粮食和皮鞋常常发霉,这些霉菌是由哪种结构发育而来( )
A.孢子 B.菌丝 C.芽孢 D.子实体
8. 下图是某种可食用的蘑菇,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⑤是由[②]___ _________ 中散落开来的____________ ,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
(2) 图中①是____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 。④是蘑菇的地下部分,叫作营养菌丝,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二、提升练习
9. (2017·东营)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0. (2017·苏州)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需要霉菌
B.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需要酵母菌
C.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1.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2. 如图1.6-1所示为五种生物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五种生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另外,________(填序号,下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________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________有鞭毛。
13. 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左图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__,右图的微生物为 ___________.左图能产生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 ___________(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___________,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主要是依靠图中结构 ___________(填写序号)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它的营养方式是 ___________.
14. 当酵母菌加到生面团中时,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实验小组的同学记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并把这些数据转化成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
由此图可以看出温度变化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是: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当温度处于30℃~45℃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 )
A. 减少;基本不变;增加 B. 增加;基本不变;下降
C. 减少;先升后降;减少 D. 增加;先升后降;增加
15. 探究实验题: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糨糊长出的“绿毛”是青霉的菌丝,青霉生长过程中可分泌青霉素,青霉素可以杀菌。
5.【答案】D
【解析】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量 的水分。夏天,新鲜的水果、肉类、 蔬菜很容易腐烂,这是因为食品中含有细菌生长需要的水分。如把它们加工成果脯、咸鱼、菜干等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干制食品里的水分很少,糖 制和盐制食品中虽有一些水分,但是这些水分不仅不能被细菌利用,相反细菌体内的水分还会被浓糖水、浓盐水夺去。
6.【答案】C
/
【解析】A、制豆酱、腐乳等要用到霉菌,制作腐乳也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A正确.
B、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蒸馒头、做面包时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馒头、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
C、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C错误.
D、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11.【答案】A
【解析】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B错误;
C、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正确.
12.【答案】细胞膜 细胞质 ④ ①⑤ ③④
【解析】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以及藻类这五种生物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植物细胞与酵母菌细胞中都有液泡;细菌细胞虽然有细胞壁但没有细胞核;衣藻和细菌都有鞭毛。
13.【答案】(1)、青霉;曲霉;青霉素
(2)、多;叶绿体;②;异养
【解析】(1)左图的微生物是青霉,右图的微生物为曲霉.左图能产生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是青霉素
(2)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 多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主要是依靠图中结构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14.【答案】B
【解析】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渐增多.
在30~45℃之间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基本不变,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渐减少.
15.【答案】(1)将试管(或: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 或:细菌 或:真菌)杀死。
(2)B
(3)空气中(或:外界)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 或:细菌 或:真菌)进入肉汤,在室温下生长繁殖
(4)温度
(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或:微生物 或:细菌 或:真菌)的生长繁殖。
【解析】(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
(2)通过甲和乙装置的对照,乙装置通过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
(3)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浙教科学七年级下册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2课时 学设计
课题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2课时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真菌细胞的结构
2.学生能够运用有关细胞结构的知识,对所观察到的不同细胞进行比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分类
3.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及了解常见的真菌的繁殖方式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进行简单对比试验的方法、步骤。
2.了解真菌、真核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生命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2.体验生命结构的奇妙多样及其与功能的适应性
重点
真菌的繁殖方式
难点
真菌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温暖的季节,人们储存的粮食、衣物等如果不及时晾晒会发霉,馒头、面包放置时间过长也会长出丝状物。
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由真菌引起的】
蘑菇大家都见过,那么它是怎样繁殖的呢?
了解生活中的真菌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二、真菌
1.真菌细胞的结构
真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视频:真菌的结构
2.真菌的分类
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真菌种类繁多,已经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如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酵母菌,引起食物霉变的霉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等。
3.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种类较多,分布很广,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1)酵母菌的结构形态:
酵母菌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比细菌的个体要大得多。
(2)酵母菌重要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如图:是酵母菌的结构
视频: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读图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
(3)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造酒、醋等。它是人类较早应用的真菌。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在8000 多年前就开始酿酒了,是世界上较早酿酒的国家之一。
拓展
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在二氧化碳。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有的酒精,则在蒸或烤的过程中挥发掉了。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故在酿酒生产中离不开酵母菌。
为什么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松软多孔的?
【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也含少量的葡萄糖,蒸馒头、制面包时需要加入水和面,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葡萄糖,就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所以馒头、面包等发面仪器问题松软多孔的】
活动
①制备面团:取活性干酵母半匙倒入50毫升温水(30℃左右)中,充分溶化后,分批加到100克面粉中,边加边用手搅动,充分揉捏面粉形成面团A。另取50毫升温水(30℃左右)中,充分溶化后,分批加到100克面粉中,边加边用手搅动,充分揉捏面粉形成面团B,作为对照。
②面团发酵:将面团A和面团B分别置于2个相同的碗中,盖上保鲜膜,置于温暖环境中发酵50分钟左右。拿2个面团,观察它们的变化分别:面团A变大、变软,面团B无明显变化。各撕下一小片,观察面团内部的变化有面团A内部出现许多小孔,面团B内部无类似现象。
③面团发生的变化与酵母菌的关系是面团发生的变化与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有关。你还想利用此面团来研究与酵母菌相关的问题是温度及酵母菌发酵的影响等。
4.霉菌
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食物、水果、衣物等很多物品上会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那就是霉菌。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和曲霉等。
视频:观察青霉和曲霉
(1)霉菌的结构
霉菌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组成霉菌的菌丝一般有两种。有些菌丝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菌丝,直立菌丝顶端有孢子囊,孢子囊里面有孢子;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叫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视频:真菌的生活
都是多细胞真菌,结构都是由细胞→ 菌丝→菌体,都能产生孢子。
(2)霉菌的繁殖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特别多,体形特别小,每个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长成新的个体。
(2)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①霉菌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一些霉菌常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制酱、发酵食品等,还可用于有机酸、抗生素等药物的生产。
视频: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②霉菌的危害:有些真菌会会使食品腐败变质。有些霉菌是病原菌,会危害人、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5.食用菌
有一些真菌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人们称它们为食用菌。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食用菌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注意:有些野生的大型真菌毒性很大,不可随意采摘食用。
视频:食用真菌
蘑菇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营养菌丝。蘑菇的地上部分好像一把张开的伞,伞盖部分叫菌盖,伞柄部分叫菌柄,整个地上部分叫子实体(子实体也是菌丝)。在菌盖的背面生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薄片,叫菌褶,菌褶的表面生有许多孢子。孢子成熟后就散落下来,随风飘散,一旦落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孢子就萌发长出菌丝,然后从菌丝向上长出子实体。
除上述的食用菌外,你还知道哪些食用菌?
灵芝、银耳、牛肝菌等
拓展:
有许多野生大型真菌有剧毒,如红托鹅膏蕈、毒蝇伞等,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食用野生的大型真菌之前,不一定要鉴别是否有毒。
活动
视频:制作孢子印
将蘑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璃杯,拿起蘑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与菌褶面积相似的一群孢子(孢子印)。
6.微生物及作用
细菌和真菌属于人们常称的微生物。它们不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密不可分。
动画: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食物的保存
视频: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其主要方法有:
/
学习真菌的结构
知道真菌的分类
知道酵母菌的结构形态
知道酵母菌重要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知道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
活动:面团的发酵
知道霉菌的结构
知道霉菌的繁殖
知道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食物真菌
了解蘑菇的结构
了解几种有毒蘑菇
活动:制作孢子印
知道微生物及作用
概述真菌的结构
介绍真菌的分类
介绍酵母菌的结构形态
介绍酵母菌重要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图文介绍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图文介绍拓展内容:为什么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食品
指导活动:面团的发酵
图文介绍霉菌的结构
图文介绍霉菌的繁殖
图文介绍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图文介绍食物真菌
图文介绍蘑菇的结构
图文介绍几种有毒蘑菇
指导活动:制作孢子印
图文介绍微生物及作用
课堂练习
1.夏天,受潮的粮食和皮鞋常常发霉,这些霉菌是由哪种结构发育而来( A )
A.孢子 B.菌丝 C.芽孢 D.子实体
2.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B )
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3.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C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B.低温保存食品
C.生病时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5.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真菌是一种抗生素,对细菌和病毒都起作用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
C.制作泡菜的过程用到了乳酸菌,制作面包、馒头用到了酵母菌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酵母菌常进行出芽生殖,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造酒、醋等。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特别多,体形特别小,每个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长成新的个体。
食用菌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