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万年牢》(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教案+课件】《万年牢》(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8 11:13:42

文档简介


《万年牢》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们树立了如何做人处事的榜样。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2、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教学难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一、课堂导入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检查词语:
天津 损伤 晾晒 竹签 火候 耽误 赚钱 熟练 削好 教导 讲究 受益 走街串巷 甩糖风 嫌弃 掺假 蘸出(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二)多音字组词,先注音再组词。
把 闷 削 薄 挑
(三)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1、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
父亲在家做糖葫芦认真细致,在别人的店里他依然那样实在。
2、“万年牢”这个题目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把你勾画出的相应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吧!
①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②“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万年牢。齐声朗读出这个句子,边读边想:
(1)为什么叫“万年牢“?
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2)这种“万年牢”的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①选料的讲究。②每一个环节的一丝不苟。  
(3)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你从哪几个词语中特别感受到父亲做糖葫芦选料很讲究呢?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上等、必须
齐读这一段,注意重点词语的朗读。
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来了,这万年牢的糖葫芦做出来不容易?
父亲做糖葫芦不但选料讲究,制作的过程也很讲究。那我们来看一看,整个过程都做些什么。老师把它概括为六个步骤。课件:1、闷-----2、洗擦-----3、准备------4、煮-----5、蘸------6、甩-------
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有“万年牢”的产品质量,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5)再读,读出父亲的自信和自豪。(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4、第二处的“万年牢”是指什么?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的人是如何“凭着良心做买卖的”?
(3)父亲是如何走正道的?画出文中与此有关的词语。 (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4)“万年牢”指什么?
认真实在地做出来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凭着良心做买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这是生意的万年牢。(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5)读出父亲的真诚和正直。
5、师:他不仅是一位好生意人,还是一位好父亲。我们一块来看看他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新凤霞的,也就是文中第三个含有“万年牢”的句子。(出示:“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1)体会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从产品、生意上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板书:做人――万年牢)
(2)读出父亲对我的谆谆教悔。
6、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万年牢,一边读,一边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启发学生懂得: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只有万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万年牢的产品。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补充板书:线条)
/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三、随文延伸,认识作者
有了万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亲是这样教育新凤霞的,新凤霞做得怎样呢?
新凤霞是我国评剧表演艺术家,她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之一。“文革”期间她被折磨致残,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但是她没有气馁以后转行创作,从文盲起步,竟留下400万字的文学作品。
四、联系生活,深入体验“万年牢”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实际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亲那样吗?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2、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五、升华主题,结束全文
同学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
让我们都来做“万年牢”!让我们以这样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吧!(出示句子)
生(齐读句子):
1、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毛泽东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六、作业布置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七、板书设计:
糖葫芦——万年牢
做生意——万年牢
做人——万年牢
/
略。
课件20张PPT。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4、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5、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6、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学习目标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谈话导入
齐读课题
万年牢认读字词
天津 损伤 晾晒 竹签 火候 耽误 赚钱 熟练 削好 教导 讲究 受益 走街串巷 甩糖风 嫌弃 掺假 蘸出多音字:把 闷 削 薄 挑认读字词
多音字组词,先写字音,再组词。bǎ
bàmēn
mèn把手
伞把xiāo
xuē闷热
烦闷削笔
剥削自学思考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自学探究
  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重点句子 “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糖葫芦——万年牢】知识点拨
提示: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为“万年牢”。 读第二段体会父亲选材的讲究;读第3、4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塘、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重点句子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A.什么叫正道?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凭着良心做买卖)
(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知识点拨
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重点句子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提示: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知识点拨
这三处“万年牢”中间有什么联系?  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知识点拨人品质量生意万年牢赢得印证确保自由讨论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知识点拨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由具体到抽象,含义上层层递进,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知识点拨
有了万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亲是这样教育新凤霞的,新凤霞做得怎样呢?
新凤霞是我国评剧表演艺术家,她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之一。“文革”期间她被折磨致残,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但是她没有气馁以后转行创作,从文盲起步,竟留下400万字的文学作品。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
让我们都来做“万年牢”!让我们以这样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吧!
1、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毛泽东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