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蝙蝠和雷达》(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教案+课件】《蝙蝠和雷达》(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8 11:16:49

文档简介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
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一、课题导入,引发兴趣
1、导入:蝙蝠是种像鸟一样会飞的动物,它经常是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捕食吃。蝙蝠其实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食物主要是蚊子、飞蛾等。
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到飞机的位置。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也可以搜索敌机、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2、出示词语。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启发学生从 提出问题——试验证明——发明创造 来说)
三、学习“提出问题”的内容
1、蝙蝠在夜间飞行探路的本领到底有多高?
2、引导体会“无论……从来没……即使……也能……”
四、学习“试验证明”的内容
1、为了找出蝙蝠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几次试验?每次都是怎样试验的?结果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先默读第4—6自然段寻找答案,然后同桌之间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一下实验过程。
2、交流,看着课本来叙述一下实验过程?
3、出示表格,看看应该怎样填?
(学生自由练习填写)
4、哪位同学愿意尝试着说一下你是怎么填的这个表格?(一生填空)  好,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请学生自由阅读第七自然段。
5、谁愿为同学们解说一下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
五、学习“发明创造”
1、后来科学家们根据蝙蝠的这一特点发明了什么?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一说蝙蝠的各部分应用到雷达上都变成了什么?
蝙蝠的嘴 天线
(超声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
蝙蝠的耳朵 荧光屏
(蝙蝠) (雷达)
六、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2、你还知道哪些发明是受什么动物的启示而产生的?
略。
课件18张PPT。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3.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目标 蝙蝠是种像鸟一样会飞的动物,它经常是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捕食吃。蝙蝠其实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食物主要是蚊子、飞蛾等。
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到飞机的位置。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也可以搜索敌机、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谈话导入 字词学习 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模仿
启示 试验 配合 探路 研究 超声波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知识拓展 蝙蝠,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是花果和昆虫,白天身子倒挂着在山洞、岩壁等地方睡觉,夜间才出来觅食。 雷达,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和资源探测等。 课文概述 科学家们从 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 ,使 能够 。 蝙蝠夜间探路的方法上雷达飞机在漆黑的夜里安全飞行 蝙蝠是在夜间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语句点拨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眼睛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小组讨论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耳朵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嘴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小组讨论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语句训练 嘴耳朵超声波障

物知识点拨 嘴耳朵超

波障

物天线无
线
电波荧

屏知识点拨 (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 天线嘴无线电波 超声波荧光屏耳朵知识点拨 猪与防毒面具 科学家发现野猪特别喜欢用强有力的长嘴巴,拱动泥土寻觅地里植物的根茎及一些小动物。当它们嗅到强烈的刺激气味时,常用拱地来躲避。由于野猪用嘴拱地,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根据泥土能滤毒的原理,选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使空气畅通的木炭,设计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猪嘴形状的防毒面具 。知识拓展 蜻蜓与直升机 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知识拓展 袋鼠与越野汽车 随着仿生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模仿自然界的动物,以改良汽车的性能。在草原与沙漠地区,带轮汽车行走困难,但袋鼠却能行走如飞。袋鼠是靠强有力的后肢跳跃前进的,于是人们模仿袋鼠的运动方式,研制出越野汽车,在高低不平的田野和沙漠地区均可通行无阻,高速前进。 知识拓展 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你也一定能成为小小发明家!
尝试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吧!知识拓展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应用案例,课下查阅资料,一起交流。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