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2015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2015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8 12: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感受墨尔本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和墨尔本人的文明与热心。
教学重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
2.展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感受澳大利亚人民有着良好的公民意识,都能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墨尔本;生读?
2.(出示媒体)师述:墨尔本是一座城市的名称,他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地方,那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17条轻轨犹如纽带连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
3.那轻轨的车厢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来,让我们走进车厢,看一看。?
媒体出示第1、2节,配合读。
1. 4.这就是上班高峰时墨尔本轻轨车厢里的一幕。今天我
们要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墨尔本的一列轻轨上(一起来读课题)?
(师板题)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文中的“人造屏障”指的是什么?
2.出示 “屏障”:这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 “píng”。一起读这个词:屏障。?
3.屏障就是像屏风一样遮挡物体的东西,比如山岭和岛屿就是天然屏障。 那“人造屏障”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
交流: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了一圈。有特殊的含义,所以要加双引号。?
2. 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一列轻轨列车上,(板书:地点 一列轻轨列车上 )时间是三月, (板书:时间? 三月)
事情的起因?(板书:起因 小外孙 、撒尿危机)事情的结果(谁帮助小外孙解决撒尿危机?)?
(板书: 结果: 解决 澳洲人 )
谁能看着老师的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
三、深入学习,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3、4节
1.那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呢?轻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交流。(天气很热,小外孙喝了很多饮料,列车上没有厕所。)?
3.那小外孙尿急到什么程度?请同学默读第4小节,用浪线画出描写小外孙尿急的句子。?
(1)媒体出示:?
(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话。?
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 ,这是为什么?先别急着回答,请同学再来读读文章1——4小节,找找答案。?
①? 因为车厢里安静极了,孩子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
②? 外公、妈妈告诫、提醒过他不要多喝饮料,以免上厕所,现在不幸言中,他怕外公、妈妈责怪。
谁能用上“并且”这个词,将小外孙悄悄地跟母亲说话的两个原因连起来说一说。?
(3)“我”与女儿虽然已经提醒和告诫过小外孙,然而不幸言中。小外孙真的尿急了。他可能是害怕妈妈的责怪,所以……可能是孩子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所以……(师对着这个孩子)车上没有厕所呀!女儿忍不住责怪孩子,但为了安抚孩子,女儿看看表,(做看表的动作)使出了缓兵之计。“缓兵之计”的“缓”是延缓的意思,“计”是“方法”的意思,“缓兵之计”就是延缓敌人进攻的方法。女儿妈妈的缓兵之计是用好言宽慰,来拖延孩子的小便时间。?
(4)听了妈妈的话,孩子又是什么反应?第二句话谁来读??
在提示语中加上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的词,就能充分表现出人物的说话时的心情。请男同学再来读读这段话。?
(5)前面我们朗读了小外孙感到尿急的句子,请大家根据媒体上的提示,按一定的顺序将“撒尿危机”形成的过程连起来简要地说一说。(媒体出示:喝了饮料,没有厕所,众目睽睽,缓兵之计)?
小结:抓住文章的关键,按一定的顺序,运用自己组织语言,将“撒尿危机”的形成原因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了。这就是“简要复述”。?
4.车厢里原先安静极了!乘客们……。可是,乘客们忽然听到……,小外孙的这声嚷嚷,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掷了一块石头,原本静悄悄的车厢,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乘客们以为出了什么事,纷纷过来问长问短。?
(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车上的一位乘客,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或者正在闭目养神,或者正在窃窃私语,听到这声嚷嚷,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来想像。?
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乘客们对小外孙真切关心,情况问得真仔细,这就是问长问短。?
(二)研读第5小节?
1.撒尿危机引发了车厢内的骚动,这骚动又变为了“牵动”。(媒体出示第5小节) 第5小节围绕第一句话,讲述了两个事例,具体写出“撒尿危机”是如何牵动车厢内乘客的心的。下面我读第一句话。女同学读第一个事例,男同学读第二个事例,一起来读读这一节。?
2.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两个事例,完成填空。?
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一位金发女郎(递给我们一个崭新的饼干听);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发动了乘客,围成 “人造屏障”。)。?
3. 看,这个填空就是抓住第5节的结构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来帮助我们简要复述课文的内容。简要复述与我们以前学的详细复述不同,一般在时间有限,别人也只需要大致了解事情的经过时可以运用简要复述,当然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
4.在长者的发动下,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
5.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乘客的一个细节动作就是背靠背地站成一圈,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尊严。?
6.一场列车上的“撒尿危机”就这样戏剧性地解决了。乘客没有埋怨与责备,有的却是真诚地帮助与关爱。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用“不仅……而且……”这组关联词来说一说。(板书:不仅……而且……) 。
???
课后小结
四、复习巩固。
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墨尔本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城市。”不仅仅是因为它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更因为它充满了人情味,时时让人感到温馨。在商店里、在车站、在路上,随处可见的是微笑。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
课后习题
五、布置作业。
1.给划线字注音
扶老携幼( ) 窃窃私语( ) 众目睽睽( )
络腮胡子( ) 一脸稚气( ) 不谙英语( )
告诫( ) 憋尿( ) 骚动( ) 肆虐( )( )
2.积累
(1)座无虚席:?????? 、?????? 、???????
(2)缓兵之计:?????? 、?????? 、???????
(3)众目睽睽:?????? 、?????? 、???????
(4)俗语:?????? 、?????? 、???????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50字左右)
4.拓展
(1)中国的首都北京,澳大利亚的首都( )
(2)中国有熊猫,澳大利亚有( )
(3)世博园中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像米斗,澳大利亚的标志建筑( )像(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