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练一练☆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画“√”。蜡烛(zhú zú) 潜伏(qián qiǎn)
媳妇(xí xǐ) 咧开(liě liè)√√√√ 点拨:烛,翘舌音,声母是zh;潜,二声,隐藏的意思;媳,二声,意思是儿媳,儿子的妻子;咧,读三声,意思是嘴向旁边斜着张开。例:又(甜)又(脆)的——(苹果)
1. 又( )又( )的——(孩子)
2. 又( )又( )的——( )
例:越(来)越(红)的——(晚霞)
1. 越( )越( )的——(风声)
2. 越( )越( )的——( )☆照样子填空。白胖长黄瓜来粗近来好日子 点拨:首先观察第一组词语,这是“又( )又( )”格式的词语,这种格式的词语的结构特点是第二、四位置上的两个字都是形容词而且意思之间有关联。第二组词语是“越( )越( )”格式的,前一个空一般填“来”,后一个空是形容词。最后根据这些特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 ______根_______抓住土地。
2. 他_______推开__________椅子。
3. ________阳光洒向____________大地。☆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高粱的紧紧地轻轻地温暖的身后的冰雪覆盖的 点拨:我们可以这样来做:第1 句要写出谁的根怎样抓住土地。把这两个问题回答出来就是这两个空的答案。第2句,两个空需要填写的是怎样推开哪里的椅子。第3 句,两个空需要填写什么样的阳光洒向怎样的大地。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记一记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第一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第二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第三、四句转换角度,写出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在大风大浪中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 “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 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对比强烈,揭示了全诗主旨。赏析: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啄木鸟在行动”。需要我们做的是:到街道上去查找路名牌、牌匾、广告等上面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并认真做好记录;然后,向用字不规范的单位提出改正建议。一起来一、准备指导:二、活动过程:1. 几个同学自由结合组成小组,然后明确分工。以四人小组为例:一人负责记录,三个人负责查找错别字。
2. 确定查找错别字的路线。如到市区的商业区这样的牌匾、广告集中的地方查找。
3. 规划时间:利用星期六一天的时间,查找、记录。星期日,进行整理并形成自己小组的建议,反馈给用字不规范的单位。示例:“普”不对,应该是“谱”。“布”不对,应该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