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节考点[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历史第一节考点[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09-25 1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四章革命的新曙光和五四运动
王少席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基本考点
考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历史背景
①政治方面:(爱国与侵略,进步与反动之间的矛盾)列强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之路②经济方面(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的矛盾)西方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考点2、民主与科学、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2)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①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与科学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②思想革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贡献最大的是鲁迅,代表作是《狂人日记》③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考点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1)新发展的原因:俄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2)新发展的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3)代表人物: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考点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②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和文学事业的发展③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④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局限性:脱离群众;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的偏向。考点5、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从国际看:①日、美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2)从国内看: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提高了阶级基础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3)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考点6、五四运动对经过和结果
(1)经过:第一阶段:(1919.5、4~6.3)斗争中心在北京,以学生罢课为主要斗争形式。第二阶段:(1919年6月3日以后)斗争的形式转移到上海,以工人阶级为斗争主力,主要形式有工人罢工、商人的罢市、学生对罢课。
(2)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考点7、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地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以后革命斗争“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3)思想上: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世界意义: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民主革命阶段的变化: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8、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组织条件: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4)国际条件:列宁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成立给了很大的帮助
考点9、中共一大和中共诞生
(1)中共“一大”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①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③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共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①与以往政党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奋斗目标不同;性质不同;代表利益不同。②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考点10、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二大制定纲领的依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敌人、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
(3)大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其内容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4)中共二大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拓展考点
考点11、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和科学的认识
(1)含意: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只要指自科学。
(2)提倡科学和民主的原因:①西方国家近代化过程中,在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在经济上经历了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经济飞跃,民主和科学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②中国要富强必须引进之。③新文化的目标是反封建主义思想。封建主义有两大表现:专制思想,封建迷信和愚昧。必须以科学民主除之。
(3)宣传民主和科学的特点
①把宣传民主、科学和反对专制、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结合起来,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②把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结合起来。
(4)意义: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促进了自然科学和文学事业的发展。
考点12、新旧民主革命比较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不同点:①领导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带阶级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武器。③群众基础和彻底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地发动群众。④奋斗目标和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从君主立宪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最终失败,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
考点13、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主力是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大革命兴起,直至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的诞生。
考点14、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因和认识
(1)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但对当时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缺乏认识。没有制定出符合当时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2)中共“二大”在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敌人和革命动力的基础上,制定了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对一大党纲的发展和完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综合应用创新
考点15、用“三个代表”思想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它代表当时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的前进方向;中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中共代表了广大人民
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中共才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