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考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A项“(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没有话语权”于文无据,也与实际不符。B项“英语学不好……不能晋升职称”这些是汉字和汉语地位下降的具体原因,而非“根本原因”。D项曲解文意,据第四段中的“汉字书写由原来的毛笔与硬笔日益转变为键盘和拇指”“22%的人写字时依靠的是电脑”等可知,选项中的“毛笔与硬笔书写已被键盘和拇指替代”表述有误。)
2.D (论证结构分析有误,文章主体部分从四个层面来论述: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加剧,国人对汉字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媒介转型加速了人们对汉字的遗忘,流行文化对汉字的冲击。这四个层面是并列关系,而非“逐层深入”的关系。)
3.A (结合全文内容可知,选项表述为“只要……就……”,语气过于肯定。)
4.B(A“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错。C“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错。D“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错。)
5.(1)聪慧。很有生意头脑,让青树栽培种植山果和蔬菜,用来做生意。
(2)勤劳。“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3)大方、有主见。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定嫁给他。(每点2分)
6.①结构上:“转弯”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同时也推动情节发展,青树与老牛之间的交流便由“转弯”引出;②内容上:点明青树的生活习惯,突出青树对父亲的依赖,表现青树在父亲去世后无依无靠的心理状况,以及后文中青树生活和心理状况的转变;③主旨上:通过青树和红苗观念与生活的转变,启人思考。生活状态需要改变,思路观念需要转弯。
7. B (B项,“从2015年起我国内容付费用户的规模及增长率均成上升趋势”时间错,从图表一看图中的增长率是从2016年开始统计的。故选B。)
8. D ( A项,递进关系错误,更重要的是“人们观念的日益转变”。B项,“但将知识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会使人变得更加唯利是图,从而败坏社会风气”于文无据。C项,因果关系不当。故选D。)
9. (1)拓宽知识生产者的来源渠道,注重个性,追求深度,推出精品。(2)深入调查,满足不同用户的兴趣和需要,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3)完善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提升用户付费体验和复购意愿。(4)整体布局和规划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等环节。
10. B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晨朝”的对象是“其群臣”,排除C项、D项。“载薪”的工具是“小舟”,结合句意分析,“乘风纵火”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综合B项正确。句意: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11. A (A项,“一甲一人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不当。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三若干名,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12. C (C项,“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表述与原文不符,是令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
13. (1)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贼”译为叛军,“破”译为被攻破,“逆”译为迎面,“逆击之湖中”,状语后置句)
(2)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冇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
( “敏”译为聪明,“谪”译为贬谪,“穷荒”译为穷荒之地,“绎”译为整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气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孕期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命名叫云。五岁还不能说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土。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刘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入宫朝见皇帝,升任为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勤王。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战袭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在黄家渡两军遭遇。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看过的。忽然领悟,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于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在这儿了。”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14.D(不是“尽”字,而是“怜”字。)
15.①对比,将黑云和红霞进行对比,突出了火灾的气势凶猛。②用典,表现作者祈愿降雨止风,不使火势蔓延的焦急心态。③比喻,以红霞为喻,突出火势之大;将漂泊流离的百姓比作蓬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苦。④虚实结合,作者由眼前的火灾想到广阔的五岭、更多的百姓,揭示更深广的社会内涵,表现作者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6.(1)连峰去天不盈尺 (2) 枯松倒挂倚绝壁 (3)万里悲秋常作客
(4)百年多病独登台 (5)东船西舫悄无言 (6)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连、盈、倒、倚、常、作、舫、唯。)
17. B (A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C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提出了……方案”。D项,“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改为“揭示了……机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故选B。 )
18. C (本题从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港珠澳大桥,A项、B项、D项的主语都是“小岛”,C项的主语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项、B项、D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故选C。)
19. A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翩若惊鸿,形容女子体态之美,宛若蛟龙,形容蜿蜒之态,“宛若蛟龙”与后文“蜿蜒腾越”搭配一致,选用成语“宛若蛟龙”。第二处:风大浪急:指风浪很大。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文中指外海海面的情况,用“风大浪急”恰当。第三处: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文中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挑战,用“前所未有”恰当。第四处: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文中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真正的科技大桥,用“名副其实”更恰当。故选A。)
20.①“操办”改为“举办”。②“贵校”改为“我校”。③“名誉”改为“声誉”。④“忝列”改为“担当”。⑤“鼎力”改为“竭力”。 (每处1分)
2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当然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6分)
22.【写作指导】
青年标签的变化,表面看来仅仅是“话语变化、词条变化”,但是每一个词语产生和演变的背后,都是社会时代的缩影,展现了当时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下海”一词,展现的是青年人的勇气与魄力,“创客”一词,展现的是青年人的自主与创新,“世界范”展现的是青年人的视野和使命意识。
因此写作时可从时代对青年人的影响角度来立意,既可写自己对时代的独特感受,也可写青年人如何实现与时俱进的;也可以从青年人对时代的创造角度来立意,写出青年人在时代前进中如何勇立潮头,引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