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答案选择题 1. ? 在中国古代史上,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
A.4000多年前 B.3000多年前
C.2000多年前 D.1000多年前
? 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 3.《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对这段文字的深刻理解是
A.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值,人口增长
B. 临淄人喜欢音乐、赌博和旅游
C. 临淄人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
D. 战国时期,有钱人整天享乐,一般百姓为生计而奔波
? 4.据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公元前11世纪晚期,居住在鲁国国都曲阜的居民傍晚闲谈时,喜欢议论政事
B. 春秋时,冉耕家境贫困,但人穷志不短,他拜孔子为师,每天刻苦学习
C. 公元前349年,咸阳人关贵好吃懒做,流落街头,结果被官府罚作官奴
D.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王小二作为秦朝大将蒙恬的粮草官,除了每天要准备好士兵吃的粮食外,还要准备好战马吃的苜蓿
? 6.? 一次把开沟、下种、覆盖全部完成的生产工具最早发明于
A.汉 B.唐 C.宋 D.明
? 7.?我们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此处的“古”最早应是什么时期
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南宋
? 8.?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A. 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 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
C. 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 主张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 9. 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社会稳定
D.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 10.对隋唐科举制中“举”的正确解释应为
A.考试 B.推荐 C.选拔 D.提拔? 11.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在
A.东晋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2.市舶使(司)是我国历史上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它最早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南宋
? 13.“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与邻近各族换取来的铁,主要用于制造
A.钱币 B.兵器 C.生产工具 D.生活用具? 14.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曾“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以下关于这一措施成功实施原因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A.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
B.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军队
C.赵匡胤在经济上赐给将领们钱财,允许他们广置田宅
D.将领们渴望享乐,纷纷要求自解兵权? 15.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B. 政治改革要具备经济基础
C. 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16.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17.辛弃疾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该词反映了
A. 辛弃疾青年时期曾梦想投笔从戎
B. 辛弃疾青年时期曾参加抗金斗争
C. 辛弃疾痛恨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做法
D.辛弃疾迷恋军事斗争,厌恶和平环境
? 18.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不包括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9.元朝与隋朝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是
A.将大运河截弯取直 B.开始了空前的海运
C.与欧洲最早实现了直接交往 D.指南针用于航海? 20.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下列事件中,后果与安史之乱类似的是
A.七国之乱 B.靖康之变
C.土木之变 D.三藩之乱? 21.蒙古“千户制”和女真“八旗制度”的相似点是
A.军政合一 B.百姓平时耕猎,战时出征
C.防止将领专权 D.统一全国后废止
? 22.? 元朝时,下列地区没有设立行省机构的是
A.云南 B.甘肃 C.河北 D.东北? 23.史书记载:“明朝松江地区,开有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主,从店中给酬取值。”以下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松江男妇均从事商品生产
B. 暑袜店主是包买商
C.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松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24.儒家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B.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
C.它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D.传统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25.? 我国古代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迁移,其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突出的是
A.? 北方少数民族由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
B.? 北方人民南迁
C.? 内地人民向边疆迁移
D.? 华人迁居到南洋
? 26.? 从清朝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78年中,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由几千万猛增到4亿多。以下关于这一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中,正确的是(1)社会长期稳定,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 (2)农业发展,粮食亩产量稳步提高(3)各民族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区扩展到边远地区(4)统治者鼓励人口增长,如康熙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A.1234 B.124
C.123 D.14? 27.“两块长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旁边的牌子上写道:这两块长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你认为这两块墙砖至少比美国历史长多少年?
A.1000多年 B.700多年
C.500多年 D.400年左右? 28.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绵不断、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如果以原始社会的史实来证明这一观点,可以选择的文化遗址是(每一时期选择一个典型遗址)(1)元谋人(2)北京人(3)山顶洞人(4)半坡氏族(5)河姆渡氏族(6)大汶口文化
A.123456 B.2345
C.2346 D.1256
?29.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立台湾府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C.巩固东南海防 D.维护国家主权完整?30.明清古典小说中,浓缩了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缩影的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西游记》 D.《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