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根弹簧拉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B.打弹弓利用了橡皮筋的弹力
C.射箭运动员用力将箭射出是利用了人对箭的作用力
D.人在水泥地面上行走时,人的脚会发生形变,水泥地面不会发生形变
2.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吊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0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是等于4.0N
B.一定大于4.0N
C.一定小于4.0N
D.不一定小于4.0N
3.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各用力15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75N B.150N? C.ON D.300N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
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一定能产生弹力
5.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②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③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④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的分度值;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7.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由于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因此小兔子能够产生弹力
B.风把树枝拦腰折断,折断的树枝可以产生弹力
C.人站在地面上,虽然没有看到地面凹陷,但地面产生了向上的弹力
D.磁铁把一钢片吸得弯曲,但磁铁未与钢片接触,所以钢片不产生弹力
8.课外活动时,两个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赛臂力大小,所使用的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组成的,结果他们用全力都将手臂拉直了。则(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个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拉直后持续时间长的同学臂力一定大
9.有一只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方是( )
A.4.2N B.4N C.3.8N D.0.2N
10.某弹簧测力计受力50N时,弹簧伸长2cm。若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1cm,则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力大小是( )
A.50N B.25N C.100N D.ON
11.测一个大小为8N的力时,在下面所提供的弹簧测力计中,可选用的最恰当的规格是( )
A.量程为10N,最小刻度值为0.2N
B.量程为5N,最小刻度值为0.1N
C.量程为15N,最小刻度值为0.5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12.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和挂钩都不能与外壳摩擦
D.所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
二.解答题
13.(山东烟台中考)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图1所示)。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
图1 图2 图3
14.(陕西中考)如图2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它的指针所指示数是 N。
15.如图3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500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两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A= N,FB=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5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则此时A、B测力计的示数= N,= N。
16.赵红准备自制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原长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得出弹簧的伸长量△L(△L=L-L0),记录在下表中。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弹簧的伸长量△L与拉力F的关系为 。
(2)赵红继续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从这个表中看出:拉力达到 N时,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
17.下面是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1)他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4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 N。
(2)他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应注意:①指针先调到与 刻度线对齐;②拉力方向和弹簧测力计外壳要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指示的位置 ;④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 的力。
图4
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才是弹性形变,A错误;打弹弓和射箭是利用拉长的橡皮筋和拉弯了的弓的弹力将物体射出,故B正确,C错误;D中水泥地面受到人的压力,也会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对人有支持力。
2.C 解析:从弹簧测力计的结构来看,弹簧上端固定在外壳上,下端和挂钩相连,拉动挂钩,指针随弹簧一起向下移动;若将物体误挂在吊环上(吊环固定在外壳上),手提起挂钩,那么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物重和测力计自身重之和。
3.B 解析: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往往会忽略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也受到了拉力。
4.C 解析: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可能发生弹性形变,A错误;拉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拉力属于弹力,B错误;压缩的弹簧因形变而产生弹力,C正确;物体发生非弹性形变时不产生弹力,D错误。
5.C 解析:凡是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产生弹力,不只是弹簧、橡皮筋,故A错误;如果物体发生的是非弹性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如橡皮泥的形变,故B错误;弹力的大小除了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材料、结构有关,故D错误。
6.C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应按照先观察,再调整,后测量的顺序。故答案选C。
7.C 解析: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形状并不能恢复,所以它的形变不是弹性形变,当然不能够产生弹力;风把树枝吹弯,但超出了树枝的弹性限度,使其拦腰折断,因此树枝不会产生弹力;人站在地面上,人对地面有压力,虽然地面形变很小,但地面对人会产生弹力;钢片发生了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
8.B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伸长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手臂长的同学拉直拉力器后伸得最长,受到的拉力越大,故选B。
9.C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应与零刻度线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应调节零点;本题未调零,指针已指在0.2N,最后的拉力应该用指针所指拉力的最后读数减去0.2N,故最后读数为4N-0.2N=3.8N。
10.B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伸长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受50N拉力,弹簧伸长2cm,则每伸长1cm,受到拉力50N/2cm=25N/cm。故选答案B。
11.A 解析: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最小刻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读数越准确。故选答案A。
12.A 解析: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①指针应与零刻度线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应调节零点;②测力时,要使弹簧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即所受拉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要平行;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指示的位置垂直;④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故选答案A。
二、解答题
13. 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双手挤压玻璃瓶时,手给玻璃瓶力的作用,玻璃瓶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要发生改变,体积会变小,因此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这种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4. 0-5(或5) 1.6
解析:测量工具的量程是其测量范围,从题图中可看出,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此时示数为1.6N。
15. 500 500 500 500
解析:分析测力计B可知,甲同学对它向右的拉力为500N,则挂钩对甲同学向左的拉力为500N,即FB=500N。测力计A受到的向右的拉力为500N,所以FA=500N。由另一图可见,甲同学对测力计A向左的拉力与墙对测力计A向左的拉力一样,墙对测力计起固定位置的作用。同理可知=500N,。
16.(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11 10
解析:(1)分析第一个表的数据中的拉力F和伸长量△L的关系,不难得出;这表明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分析第二个表中的数据,从中可以发现,并且与上表中的相应比值相同,这说明在10N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而,说明达到11N时弹簧的伸长量就不和拉力成正比了,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10N。
17.解析:答案:(1)0-5N 0.2N 1.2 (2)①零 ;②平行 ;③垂直 ;④量程
(1)根据题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分度值是0.2N,指针指示的读数为1.2N。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①指针应与零刻度线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应调节零点;②测力时,要使弹簧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即所受拉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要平行;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指示的位置垂直;④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