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8 19: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描写蔷薇的句子和对话,认识到主动保护生活中的弱小者。感受母亲教育的智慧。
3.对苏霍姆林斯基有初步的了解,感受他眼中的教育和孩子。
重点难点:通过母亲和萨沙对话的朗读,感情,认识到要保护生活中的弱小者。
(一)初读课文,读好词语和句子,感受蔷薇花的弱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弱是个生字,弱小是个生词,一起来读两遍。
生齐读两遍
师:相信这篇课文同学们课前已经读过了,你们读了几遍啊?
生:3遍。
生:5遍。
师:同学们,好课文不厌百回读,特别是像这含义深刻的文章,老师一共读了十来遍了,就让我们拿起书,再好好读读这篇课文吧,读不好的地方别忘了多读上几遍。
生自由地读课文
师:(出示词语:野蔷薇 粉红粉红 芳香扑鼻 娇嫩纤弱 闷热 雷声大作 滂沱大雨 大雨如注)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一生读
师:读音很正确,老师还没讲,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他是横着读的,我们还可以怎么读?
生:可以竖着读。(读一遍)
师:竖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组是写蔷薇花的,第二组是写天气的。
师:你不但聪明,还有一双慧眼。同学们,我们在读词的时候,不但要读准词语的读音,还要读出他们的意思来,想想这些词的意思,该怎么读呢,自己练一练。
生自由练读词语
师:谁来读读看。
一生读
师:你是用心再读这些词语啊!我们再读描写蔷薇花词语的时候,不但要让我们看到它的样子,还带我们去闻闻他们的味道,谁还想读。
一生读,在读到芳香扑鼻的时候,明显带有感情。
师:你看,这些词语多有趣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这些词语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吧。
生齐读
师:蔷薇花见过吗?
生:没有。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朵,我们去看下,(出示花的图片)说说,看到了怎样的蔷薇花啊?
生:鲜艳的蔷薇花。
生:红红的蔷薇花。
生:美丽动人的蔷薇花。
师:你们看,多美丽的花儿啊!文中作者描绘的蔷薇花更迷人,想去读一读吗?
生:想。
生找到描写森林中蔷薇花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幅美丽的画。谁还想读。
又一生读,但芳香扑鼻读的有点快。
师:你闻啊,这花散发出多浓的香味啊,要慢慢闻闻,再读读,好好体会芳香扑鼻这个词。
再读,较有感情
师:你们看,森林里的蔷薇花多美啊,想去感受一下吗?让我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
师:见过滂沱大雨没有?
生:见过,就是雨下得很大。
师:通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雨点很大,从天上落下来,人要是一出去,全身就湿了。
师:你很会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词语,其实大雨如注也是说雨下得很大,说明雨大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啊?
生:大雨倾盆。
生:倾盆大雨。
师:反过来说意思也是一样的。
师:还有一个词,(板书:瓢泼大雨)一起来读读,这也是说明雨很大。那经过大雨打击后的野蔷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自由找一找描写雨后野蔷薇的句子。
师:谁来读读看。
一生读
师:你们觉得这时的蔷薇花怎么样?
生:我觉得它很弱小。
生:我觉得它很可怜。
生:这时的蔷薇花一定很需要保护。
师:是啊,此时的蔷薇花是多么弱小,是多么需要保护啊,能把这种情景读出来吗?
生自由练习,个别同学读。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置身这样的森林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呢?
生:如果我有雨伞,我就为它遮挡大雨。
生:如果我有雨衣,我会披在它的身上。
生:我会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盖在花儿的身上。
师:你们的回答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一颗颗爱心。那文中的萨沙又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看。
一生读
师:同学们,观其行,闻其声,感其心,你们能从萨沙的动作读懂他的内心吗?
生:萨沙觉得蔷薇花比自己还要弱小,所以就把雨衣给了它。
生:萨沙想向母亲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生:我觉得萨沙把雨衣给蔷薇花,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师:是啊,这一走,一掀,一盖,将一个懂得关爱的孩子,萨沙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让这个故事变得如此美好,知道谁写的这个故事吗?
生:苏霍姆林斯基。
师:知道他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他的资料。
(二)认识文中作者,研读文中母子对话,感受母亲教育的智慧,懂得去保护生活中的弱小者。
(师出示苏霍姆林斯基的资料)
师:说说,通过这段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
生: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也是一名老师。
生:我知道了他只活了52岁。
师:虽然只有短短的52年,但他对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等你长大了,去读读他的书就明白了。
生:我知道他写过了很多的著作。(按照资料逐一读出书的名字)
师:那通过这本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你猜猜看,这会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
生:一定是很爱孩子的老师。
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生:喜欢。
师:是的,他就是一位普通的老师,17岁就走上了讲台,其实一年级我们就读过他的文章了,还记得吗?
生:世界多美啊。
师:你喜欢读这篇课文吗?
生:我很喜欢,因为这篇文章太有趣了。
生:我也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小鸡很可爱。
生:我喜欢,作者能把自己当做小鸡来写,太有意思了。
师:让我们再去回味一下那美妙的瞬间吧!(出示《世界多美啊》节选)
师:是啊,小鸡眼中的世界就是作者眼中的世界,多有童趣,多有智慧的老师啊!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生:喜欢。
师:其实,这篇文章中,母亲说的话就是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想要说的话,那苏霍姆林斯基到底想要通过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对话,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写一写。
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写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对话,你读的懂吗?
生:我通过母亲说的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明白了当你看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时,要主动去保护他。
师:这是一种责任,对吗 能学着妈妈的样子来读一读吗?
生学着妈妈的样子读这段话。
生:我通过萨沙最后说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这句话明白了萨沙保护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心里很高兴。
师:那你能把萨沙的高兴读出来吗?
生:能。(有感情朗读)
师:你们觉得他仅仅是高兴吗?
生:我觉得他还很自豪,因为他向妈妈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师:能来读读吗?
生:能。(有感情朗读)
师:还有同学来交流吗?
生:我从萨沙说的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体会出萨沙有点不服气。
师:谈谈看呢。
生:妈妈说萨沙是最弱小的,而萨沙去不这么以为,他觉得自己并不弱小。
师:有道理,这就叫不甘示弱。能学着萨沙的样子读一读吗?
生:能。(有感情读萨沙说的这句话。很有不服气的味道)
生:老师,我不同意前面那位同学说的,前面母亲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而最后萨沙却把雨衣给了蔷薇花。母亲让萨沙保护人,而萨沙保护的却是蔷薇花。
师:哦,是个好问题,那萨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难道母亲真的说错了吗 同学们,遇到问题,别急,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生再读这段文字思考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有想法了吗?
生:我觉得母亲并没有说错,萨沙也没有做错,在萨沙的眼中,花草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和人一样。
生: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人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妈妈没有说错,萨沙也做的很好。
师:有道理,其实文章中的蔷薇花是有生命的,不信,找到描写雨后蔷薇花的句子读读看呢。
生读描写雨后蔷薇花的句子。
师:是啊,在这里,低垂,抵抗等这样一些词就写出了花的生命,在萨沙的眼中,花儿就像人一样,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可贵呀!那你想想看,母亲看到萨沙的做法,会怎么说呢?
生:萨沙,你长大了。
生:萨沙,你不再是弱小的了,你保护了比你弱小的蔷薇花。
师:是啊,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含义深刻,要把他读好可不容易,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自己去练练,等下和老师一起来对话好吗?
师:谁来和老师对话。
师生对话,及时感受文中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读好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这是发生在外国家庭中的一个小故事,读了真是耐人寻味啊!你有没有想过,假如,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国家,就发生在你的家庭里,又会怎样呢?
我们自己先想想,假如就在你的家庭,就在这样的森林里,遇到这样的雨,只有一件雨衣,你的妈妈又会怎么做呢?
生:我妈妈一定会说:儿子,快穿上,你会生病的。
生:我妈妈一定会说:快把雨衣穿上,不然感冒就麻烦了。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位母亲啊?
生:我比较喜欢文中的母亲,因为文中的母亲,因为文中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你的母亲会把雨衣给你,这不也是爱你吗。
生:我觉得,国外的母亲在该孩子雨衣的时候,不单单是让孩子接受这种爱,更重要的是把这种爱传递给别人。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爱的方式不一样,所传递的教育也不一样,我想这也正是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三)感受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激发学生认识作者的欲望。
师:同学们,文中母亲的做法传递着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心声。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一生教过无数的学生,他常常为批评一个孩子而感到长时间的愧疚,孩子们都喜欢上他的课,都说苏霍姆林斯基老师的课堂是没有墙壁的。(出示:我们的学校将来就在蓝天下,在绿草地上,在大梨树下,在葡萄园里,在牧羊场上,在小溪边,田野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师:喜欢这样的课堂吗?
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很自由。
生:这样的课堂让人呼吸新鲜的空气,人会觉得很舒畅。
师:文章中也有这样一个课堂,在哪里啊?
生:在森林里。
师:让我们来读读那段话吧。(出示: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生齐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大朋友,走进了他的课堂,聆听了他的教诲。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希望我们可以记住他的话。(读题)坚定地对自己说(再读题)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这样生活,让生活在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从你的身上,从你的内心深处得到一点美好的东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