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文档属性

名称 改革开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8-17 21: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二章 改革开放 塘中 王旭东改革开放的线索阶 段1、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2、全面展开 十二大
3、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一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发展 (一 )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1、会议强调1、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3、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开放(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一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发展2、改革原因:旧的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农村(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 扩大企业自主权……. 意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动力)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个农民签订的协议把土地承包到户。有人对此提出责难,邓小平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改革的星星之火,迅速以燎原之势燃遍全国。凤阳小岗村的承包协议农村丰收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农村改革走在改革浪潮最前面。短短几年,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图为农村粮食丰收。一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发展3、对外开放原因: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捷径(强国之路)过程: 意义:四个经济特区促进经济发展 倡办特区 1979 年,在邓小平亲自倡导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获得批准,中国从此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迈向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图为建设中的深圳特区。?
深圳市貌
深圳从一个昔日只有 2 万人的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商厦林立、经济发达的现代化都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特区题词 邓小平始终关注和支持经济特区的发展。 1984 年 1 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二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全面展开 1 中共十二大 (走自己的道路)2 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崛起3 城市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农村改革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成分。图为江苏无锡乡镇企业生产外销拖鞋。对外开放加快步伐(1) 1983年 开放海南岛(2)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3) 1985年 开放三个三角地带到 1988 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格局。经济开放区三 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视察上海
1992 年 1 月,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理。图为邓小平视察上海 。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后的成绩,尤其是传统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上海科技馆改革开放——强国之路科 技 迅 猛 发 展改革开放——强国之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国防力量强大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文化成就外交成就2003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国 家 重 点 工 程 建 设
改革开放中的三次思想大解放1第一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第二次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第三次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