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奥运设计海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为奥运设计海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1-29 10: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为奥运设计海报》
一、教材分析
《我为奥运设计海报》是小学信息技术自编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制作的综合应用,学生在学习了插入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方法后,需要对这些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的整体应用,为了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并根据该课程与美术学科的海报设计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WORD综合运用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有机的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奥运主题)。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WORD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则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小组学习交流讨论以及教师适当点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二、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渗透的问题。本课有机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术学科知识,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word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总体教学要求和时代的特点,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了解插入简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后的处理以及页面的版式设置,初步了解海报的组成元素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勇于尝试,激发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片的环绕方式、海报的要素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
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操作需要的图片及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有一种画面,历史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声音,激荡起无数人的奋进;有一种色彩,流淌出热烈、庄严、神圣。老师,常常起起它们,今天,老师带来这样一些镜头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播放视频文件《我们赢了》)
师:是的,“我们赢了”,2001年7月13日那一刻,北京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欢笑着、拥抱着,祝福北京,祝福祖国,祝福奥运!距离2001,已时过六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已深入人心。?你瞧:一座座奥运村、一栋栋奥运比赛馆拔地而起,一支支奥运健儿正加紧备战,我们四(1)班同学们,我们能为2008奥运做些什么呢??[教学思路:创设情境,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任务。]
二、范例欣赏,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2008——我能为你做什么?带着激动的心情呀,老师带来了两张海报。同学们,你们边看边想,海报中用到了你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呢?师:是的,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还有格式里的边框和底纹等一些知识。我们也看到了海报是由报头、宣传词、宣传画、制作人姓名等组成。[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抓住时机出示一张电脑制作好的奥运海报让学生回顾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和技巧这个环节是通过是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分析,找出一副海报是由WORD里的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然后讲解海报的构成基本元素,这样一来既能复习旧知识,又让学生对制作完成这样一幅海报充满信心。进一步增加自信心。]
?三、尝试操作,发现问题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不仅回顾了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加上艺术边框的知识,还了解了海报的元素,咱们一定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出示学习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奥运海报》。
1、引导学生自学师:大家打开WORD先尝试操作5分钟,用“我求助”“我帮你”“我发现”的方式汇报你的尝试情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任务,老师准备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有一些奥运的图片。开始动手吧!
2、启发学生发现、归纳师:时间过得真快,电脑小能手门,汇报的时间到了。师:老师在制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插入的图片和艺术字很难移动,你们谁能帮帮我呢?
师:是的,图片移动必须先设置图片环绕方式。(示范操作)(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我演绎、归纳、发现,突出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
1、自主摸索
2、同学之间的帮助
3、教师的指点
?????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从而让学生对不熟悉的操作部分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综合制作海报铺平道路。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四、自由创作,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创作、探究师:大家总结这么多好办法,也清楚了制作方法,真是无巧不成书了,前几天我们学校收到了一封奥运会组委会寄来的邀请函。(出示邀请函)下面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看谁的作品能被奥运会组委会选上。
?2、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还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欣赏别人的制作,学习别人优点,也可以提提建议,帮帮别人。(操作过程中边指导边讲解)
3、提交作品师:现在大家已经基本完成了,下面再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每组评出两个优秀作品并共同修改好存放到教师机的“参赛海报”中,看哪组能送上最好的集体智慧成果给我们大家欣赏。(教学思路:实现学习主体学习过程的互动)
[学生在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种创作欲望。这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创作一幅奥运海报,充分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创作出一幅“简单的海报作品”
总体上来说,自由创作,合作探究这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和信息技术二大学科的。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演示评价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其次就是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五、多向互动,
评析作品?1、展示、评析作品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一些组的作品,发现他们做得可真漂亮!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参赛选手的作品吧。
2、互评互改。师:你能说说你的海报吗?你喜欢谁的海报呢?为什么喜欢,还有什么建议吗?(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教师引导同学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作品让全班评。评价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结果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活动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结果多样化。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
六、?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任务完成得都很出色,老师相信,未来的金牌海报设计师肯定会在你们当中产生。(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
七、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搜集与2008奥运有关的资料,制作一期“奔向2008”的奥运小报。?板书设计海报由报头、宣传词、宣传画、制作人姓名等组成。海报的制作到了我们学习过的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图片、设置页面边框等方法。要素齐全主题突出?突出个性?设计美观构思:有创意图形:简洁、美观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精炼、准确、朗朗上口。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通过创设一个制作奥运海报的情境,设置一个个任务,引导在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设计时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出示北京申奥的视频,一为增加教学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然后出示各种奥运场馆图片更激励学生,北京正在为举办奥运会各项工作紧张的忙碌着,我们能为奥运宣传做点什么呢?导出课题《我为奥运做海报》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有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实际问题,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1、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3、创造学习,即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贴近生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