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小手绢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漂亮的小手绢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1-29 10: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漂亮的小手绢》说课稿
一、剖析教材,领悟意图
《漂亮的小手绢》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小学艺术教材,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能干的双手》课题一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本课主要是启发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材物品和水性颜料等媒材作为艺术创造的原材料,通过折、染等技法的运用,制作出花色纹样丰富的小手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折染工艺的美感和特性,感受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拉近了生活与美术设计的距离,使学生倍感到实用美术就在你我的身边。另外,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自己双手的价值,能认识到自己拥有“能干的双手”,为下一课题《有趣的瓜果》的学习以及在学习中进一步体验双手的能干作铺垫。
二、分析学情,明确方向
针对本校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肤浅,知识面窄,注意力不集中,这一弊病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掌握的知识,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的构想,创设一个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环境,乐于参与设计制作活动,是这节课需要把握的教学方向。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 “引进来,走出去”教学组织形式。
三、理念指引,目标细化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染纸作品,初步了解图案和色彩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学习运用染纸的方法制作漂亮的小手绢,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初步了解生活和艺术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激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而重点与难点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图案美丽的纸手帕。
教学难点: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染纸范作,折法范作,水性颜料,毛笔,剪刀,调色盘,面巾纸(即示范用纸)若干张,图片,水。
2、学生用具:水性颜料,毛笔,剪刀,调色盘,面巾纸,水。
课前准备: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进行小组组合并分成六个小组。
四、教法定位,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调整和构建师生关系、活动方式的范例,本着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根据教学方式的优化原则和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实施照顾差异的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1、引导观察法? 2、启发法?? 3、直观演示法
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 2、合作交流法
具体教法和学法的运用我将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渗透。
五、过程预设,情景交融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动手创作的快乐,在这一节课中,我主要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美术教学上,具体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歌曲引课题? 环保先教育
一堂课起始的好坏,是整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课开始,我选择创设音乐情景,利用课件播放歌曲《洗手绢》,让学生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认识小手绢的特点。以教师的提问:从《洗手绢》这首歌中,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绢?手绢和纸巾有什么区别吗?你们认为哪种更环保呢?你使用或见过的手绢都有哪些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让学生从中了解手绢是生活中的一种卫生保洁用具,并且手绢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花边。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略手绢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课要“做什么”。然后导入课题——《漂亮的小手绢》。
如何进行手绢的设计和制作呢?采用什么方法呢?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里,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漂亮小手绢,看我变变变”这一教学环节。
(二)漂亮小手绢? 看我变变变
首先组织学生欣赏三组折染系列作品图片,启发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一是基本折染系列作品,二是创意花边系列作品,三是剪纸印染系列作品。通过欣赏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作品你们见过吗?你觉得漂亮吗?你认为它漂亮在哪里?它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图案花纹有什么不一样?色彩上又有什么变化呢?它是怎样搭配的呢?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折染工艺的好奇和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意念,引导学生学会从图案造型和色彩搭配两个方面去欣赏折染工艺的技巧、感受折染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来评述自己对折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接下来,根据学生对所欣赏作品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教师示范折法,演示染法,通过折法、染法的示范,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我先引导学生读课本的演示图例,让学生从中读懂并知道基本折法和染法步骤,然后从基本的折染方法入手,让学生懂得折染的方法有: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以及染角法和染边法,并强调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三个要点:一是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到位,二是染的时候一定要染透,三是展开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读懂领会折染方法,在示范操作前,我在每个小组邀请一位接受能力较强的优等生,上台跟着我一起做,其他的同学在座位上通过展示台的投影细心观察,这样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就可以在小组当中采取优等生帮助学困生,采取“手拉手”的形式,使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提高。
(三)动手玩创意? 折染真有趣
该环节是本课的难点,难点在于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当中能否通过多样的折法和染法来突出表现自己的个性。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图片的观察分析,折染方法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基本得到解放,到这一步,难点看起来似乎不那么“难”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谓是“说的容易做的难”,“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怕失败,不敢动手,在这一点上,作为老师,就要积极的引导,在这里,我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比如:同学们,在你们面前的工具好比是妈妈烧菜做饭的材料一样,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会煮饭,这次煮得太咸了,说明盐巴下多了,太淡了呢?就是盐巴下得不够到位!你们说是不是呢?通过语言的鼓励,引导学生跨出这关键的第一步——大胆尝试!至于最终完成的作品,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通过自主创作这一过程,学生得到的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经验。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学生作业之前发动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所带生活中的材料想象,通过折染练习,进行有趣的图案造型设计制作。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学习带来的愉悦。不同作业要求如下:????
★???? 能染出基本的图案和色彩
★???? ★图案丰富、色彩合理
★???? ★ ★图案丰富,色彩搭配合理大胆,并加以花边装饰
(四)快乐齐分享? 比比谁漂亮
待学生的作品完成,我们就来到了该课的第四个环节——快乐齐分享,比比谁漂亮。在这一个环节,我通过“精品屋”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每个小组推荐2-3幅参加展示,让学生欣赏感受,然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这些小手绢设计的怎样?哪块手绢最漂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评述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能简单的谈谈创作感受。创设开放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了“与人沟通,融洽感情,同心协力、共享成果”的新理念。通过自评、互评这个环节,让学生懂得:“其实我不会比别人差,我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我也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因为我想飞得更高!”
紧接着,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有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五)课尽乐无穷? 拓展趣亦浓
到这里,整堂课也已接近尾声,我通过展示自己做的作品,作
为课堂的一个延伸,在这边,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了吗?老师的这些作品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呢?通过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在利用面巾纸创作表现漂亮的小手绢的时候,同样可以大胆的用其他材质的纸张并结合对印的方法来创新表现。这也是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课尽乐无穷? 拓展趣亦浓
以上就是我对《漂亮的小手绢》这一课一个完整的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