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B (A击柝(tuò )刀俎(zǔ)C窈窕(yǎo)瞋(chēn)目D仆射( yè )封识(zhì))
2.A(B戍卒、人才辈出C噩梦、郑重其事D床蓐、风声鹤唳)
3.D(A项,有口皆碑:比喻受到众人的一致赞扬。用它修饰“奇怪建筑”,欲贬反褒。B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应该用“不以为意”。C项,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D项,莫衷一是: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4.C (A成分残缺,“呈现”缺少宾语,在“淳朴自然”后加“的风格”; B语意不明,“答案是肯定的”并没有明确是哪一种;D句式杂糅,把“为代价”去掉或把“用”改为“以”。)
5. A(B项“柳宗元的口号”之前的逗号,改为分号;C项在“等”后面加上破折号;D项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并用。)
6.A(B间:乘机C书:写字D御:驾车)
7.C(使动/意动/名为状/名为动)
8.D(D被动句/判断句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 C定语后置)
9.B(出入:偏义复词)
10.D《蜀道难》为古体诗。
二、(一)11. C(危: 正直)
12. C(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13.B(尺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信札、书信。)
14.D( “他上奏劝谏灵帝严惩郎中张文”这一表述有误,根据原文,“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
15.(1)(这些人)喜欢向皇帝述说地方风俗和市井里巷的琐碎小事,皇帝觉得这非常愉快,以破格提拔的方式优待他们。(“陈”“悦”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在朝为官的士人,竟然没有因为忠诚信实被赏赐,(反而)常常招致毁谤讥刺的责罚,于是使得群臣(僚属)都闭口不言,没有谁考虑发表正义的言论。
(“曾”“见”“图”各1分,句意通顺1分)
(二)16. BD (B项“由近及远”应为“由远及近”;D项“抒发了诗人前途未卜、心绪茫然之感”这一赏析不当。颈联是说,诗人虽留滞异地有才难展,但艰危之际胆气益增,临危无惧,志向弥坚。(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
17.答案
①尾联运用典故(1分),表明如果有鲲鹏图南的远大志向,加以振翅高飞的勇气和行动,未必不可以匡时济世,改变国破家衰的局势;(1分)
②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仍然心系家国的忠君爱国之情;(2分)
③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而不气馁,仍对家国前景心怀憧憬;(2分)
④隐含着诗人在国家动荡、身世漂泊之时的自我宽慰之情。(2分)
(满分6分,共4点,答对任意3点给6分)
18.答案
(1)责臣逋慢
(2)又有清流激湍
(3)晓镜但愁云鬓改
(4)禾生陇亩无东西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满分10分,每空1分,写错字或漏字不给分)
19.答案 CD 解析:C项红卫兵批斗“走资派”当时有失控的趋势,许多老同志、老革命都未能幸免,吴兴国已经盯上九爷了,对联只是导火线而已;D,项“丧尽天良”语意过重,暗示九爷的结局也很牵强。(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
20.答案
①运用通感(比喻)手法 (1分) ,把听到九奶的歌声后的感受比作“脚仿佛踩在云端”,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九爷听歌之后那种全身放松、飘飘欲仙的状态。(1分)
②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九爷喜欢九奶,引出下文他们的相亲相爱。(1分)
(满分4分,每点2分)
21.答案
①九爷是一个饱经磨难、英勇无畏、屡立战功的老革命;
②九爷是一个敢于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爱情)的革命青年;
③九爷是一位憨态可掬的对儿子充满了爱意和期望的父亲;
④九爷是一位极重名节、爱憎分明、宁折不弯、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真英雄。
(满分6分,每点2分,答满3点给6分)
22.答案
①内容上:一滴一滴的泪珠凸显夫妻情深以及九奶和儿子对九爷的无限哀思。
②情节(结构)上:照应前文,九爷取名寄托了对儿子的期许,儿子没有辜负九爷的期许。
③人物形象上:妻儿的哀思和儿子的军功章侧面塑造了九爷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④主题上:深化主题,九爷不仅是长征路上的英雄,也是妻儿眼中的英雄,又教育和感召后辈成为了英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屈辱结局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满分8分,每点2分)
23.答案:D ( 依据对联知识仄起平收排除A、C;B项与D项相比,D项的“拓新天”和上联“开盛宴”是正对,且D项更能体现湖南特点、气魄以及新时代的精神。)(2分)
24.答案:A (横线前的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几种意音文字”,本着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可排除C项;D项的主语与前一句的末尾重复,不够简明;B项内容与后一句矛盾。)(2分)
25.(3分)示例:感叹号像一支催人奋进的鼓槌,等待我们去擂响时代最强音。(修辞、句式、内容各1分)
26.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六世祖蔡勋,爱好黄老之术,汉平帝时任他为郿县县令。王莽初年,被任命为厌戎郡连率(即陇西郡太守)。蔡勋面对着印绶仰天长叹说:“我在汉朝为官,死了也是汉朝的人。以往曾子不接受季孙氏的赏赐,何况是侍奉两个朝廷呢?”于是就携带着家属,逃进深山,和鲍宣、卓茂等人一样不在新朝为官。父亲蔡棱,也有清白的操行,谥号为贞定公。蔡邕天性非常孝顺,母亲曾经被疾病缠身达三年,假如不是因为夏冬节令变换,他连衣襟和腰带也不曾松解,七十多天没有躺下睡过觉。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搭建庐舍住下,动静行为都严格遵循礼法。他与叔父及堂弟生活在一起 ,三代之间没有剖分家产,同乡的人都称赞他的仁义。他年轻时就广泛地学习,尊奉太傅胡广为师。喜好辞章、数术和天文,擅长弹奏音乐。起先,皇帝(灵帝)好学 ,自己著述《皇羲篇》五十章,并由此延请众儒生中善于创作文章和辞赋的人。本来颇有些出于研究经学而招集的意思,后来凡能够擅长书信文辞和善写鸟虫篆的人,都加以引见召用,于是所招纳的有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招揽很多品行不端、趋附权势之类的人,一并集中在鸿都门下等待诏命,(这些人)喜欢向皇帝述说地方风俗和市井里巷的琐碎小事,皇帝觉得这非常愉快,以破格提拔的方式优待他们。同时市井里的小人,也就是替桓帝宣陵守护的人,又有数十人,都升为郎中、太子舍人。当时频频发生电击雷劈、烈风猛刮,折断树干、拔起树根等异常天象,又连连爆发地震、冰雹、蝗虫等自然灾害。此外,鲜卑人进犯边境,劳役赋税增加到百姓身上。六年(177年)七月,皇帝颁发制令承认过失,并告诫群臣要各自陈述应当施行的政治措施。
蔡邕于是呈上密封的奏章说:
……
为臣听说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能经常听到直言高论,君主对内了解自己的政令施行状况,对外体察民情。因此先帝虽然具有圣明的资质,而仍然广泛听取政治上的得失。并且顺应灾害等异常现象的警告,提拔那些隐居未仕的高人,重视贤良、方正、敦朴、有道等科的选拔,因此以正直的言论谏诤于君主的士人,在朝廷上不断地涌现。陛下亲自主政以来,连年发生灾害等异常现象,而没有听到为此而特别推选贤才的意旨。求得贤才的途径和标准,不只有一种,有的因德行高尚而闻名,有的因直言敢谏而扬名。近来,在朝为官的士人,竟然没有因为忠诚信实被赏赐,(反而)常常招致毁谤讥刺的责罚,于是使得群臣(僚属)都闭口不言,没有谁考虑发表正义的言论。郎中张文,不久前独自发表狂激的言论,幸蒙圣上接受采纳,并责成三公府署依言施行。臣子们都豁然开朗起来,而广大民众也都放怀喜悦。为臣愚拙地认为应该提升张文担任重要之职,以此来鼓励那些忠诚正直的士人,并在天下大力宣传,广开为政的途径。
……
奏章呈上后,皇上于是亲自到北郊迎祭四时之气,又举行辟雍的礼仪,而且下诏书将担任太子舍人的宣陵孝子全都改任为县丞县尉。
宁德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击柝(chè) 鲰(zōu)生 桂棹(zhào) 刀俎(zhǔ)
B.舳(zhú)舻 颓圮(pǐ)仇雠(chóu) 修葺(qì)
C.雏(chú)菊 窈(yáo)窕 偃(yǎn)仰 瞋(chēng)目
D.和煦(xù) 仆射(shè) 封识(shì) 愀(qiǎo)然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优渥 栏楯 戮力 目不暇接
B.垣墙 溃烂 戊卒 人才倍出
C.盘桓 厄梦 社稷 郑重其是
D.床缛 玉玦 屐齿 风声鹤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那些与文化格格不入、有口皆碑的“奇怪建筑”,以后很难获准建造。
B. 教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通行证,但总有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不足为训,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放纵自我。
C. 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其出生地却始终存在争议,可谓风生水起,难有定论。
D. 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最美?是因为其自身独有的神秘美感,还是因为她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既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又具有各自的特色。
B. 是坚守艺术良心,保证艺术水准,还是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获得高额票房收入?艺术工作者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C. 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上,全球网络界的领军人物悉数登场,他们的精彩演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D. 雾霾是中国之痛,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换取高速发展的GDP,
走的恰恰是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电动汽车能否真正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只有电动车一条出路吗?目前这些问题仍是众说纷纭。
B. 在文学上,“韩柳”都被称为“古文运动”的旗手。韩愈的口号是“文以载道”,意在恪守道统,柳宗元的口号是“文以明道”,意在阐扬新见解。
C.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合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 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一项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历亭障堡戍(经过)后刺史荣举臣秀才(优异的人才)
B.既署一月(暂时担任)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又以其间伐晋也(中间)
C.凭几学书(书籍)列坐其次(近旁)
融驰骑略阵(巡视)卮酒安足辞(推辞)
D.兵甲无阙(通“缺”)偃御武子以吊焉(抵御)
过蒙拔擢(提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
7.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②见棠姜而美之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请自刃于庙
⑤故知一死生为虚诞⑥则刘病日笃⑦奈何欲以乱败郭氏⑧裂裳衣疮
A.①⑤/②⑧/③④/⑥⑦ B.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C.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8. 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欲谁归罪?籍何以至此?
B.问计于谢安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马倒,为晋兵所杀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在天地之间寄托蜉蝣一样的生命,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去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C.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译文:太尉说:“我还没有吃晚饭,请姑且(为我)准备点粗劣的饭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何况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与“尽”相会合。
10.下列文化知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向坐”即坐西朝东。古人室内坐席以东向为尊,应让宾客坐,其次南向、北向、西向。《鸿门宴》中项王这样安排,有故意简慢以示威势之意。
B.孝廉,指在孝敬父母和保持操守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汉代开始命令州郡考察当地人物,每年察举孝廉、秀才。魏晋以后沿用,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C.美人,旧时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古人作品中常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斗牛,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D.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它对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李白的《蜀道难》就是属于近体诗。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9分)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六世祖勋,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 授以厌戎连率。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 亦有清白行,谥曰贞定公。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初,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鸿都①门下,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②者,复数十人,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时频有雷霆疾风,伤树拔木,地震、陨雹、蝗虫之害。又鲜卑犯境,役赋及民。六年七月,制书引咎,诰群臣各陈政要所当施行。邕上封事曰:……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是故先帝虽有圣明之姿,而犹广求得失。又因灾异,援引幽隐,重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选,危言极谏,不绝于朝。陛下亲政以来,频年灾异,而未闻特举博选之旨。夫求贤之道,未必一塗,或以德显,或以言扬。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郎中张文,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又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改为丞尉焉。
(节选自《后汉书?蔡邕列传》)
[注]①鸿都: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②宣陵孝子:指抛家舍室为宣陵守孝之人,宣陵为桓帝陵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邕性笃孝 笃:很,非常
B.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引:延请
C.危言极谏,不绝于朝危:危险
D.臣子旷然旷然:开朗的样子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B. 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C. 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D. 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制定和颁行。该职位几经废止复置,至东汉长期设立,历代沿置,但多为虚衔。
B.尺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规格多长一尺左右。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多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后借指官府文书。
C.三司,历史名词,不同朝代的三司不一样。汉代的三司指三公,即司空、司马、司徒,三公为国家政务首脑,依制开府辟官处理具体政务。
D. 辟雍,古时周天子所设的大学。校址圆形,四周有水,形如璧环,故称。东汉以后,皆以此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多为祭祀之用。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邕传承家风,力守正道。六世祖和父亲都有君子之风、清白之行,他秉承祖上风范,恪守孝悌,不重钱财,同乡人都称赞他仁义。
B.蔡邕生性至孝,遵守礼制。母亲卧病三年,他七十天没有躺下睡觉。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建庐舍守孝,一举一动,都遵循礼法。
C.蔡邕博学多闻,才华横溢。他年轻时就广泛学习,师从东汉时期的太傅胡广,喜欢辞章、数术和天文,还擅长弹奏美妙的音乐。
D.蔡邕为国筹谋,上书言事。灵帝主政,趋附权势之流得到召用,国家连年发生灾异,他上奏劝谏灵帝严惩郎中张文,以激励忠贞之士。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3分)
(2)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11分)
泊岳阳城下①
【唐】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②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③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时所作。②仅:几乎,将近。
③图南:语出《庄子·逍遥游》,“﹝鹏﹞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南”谓﹝鹏﹞南飞,南征;后遂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诗人泊舟岳阳城下所见的江河千里、山城百层的阔大景象,气势宏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颔联上承首联,对仗工整,由近而远,由大及小,描写了清江泊舟、冷风寒灯之景,衬托出孤独悲怆之情。
C.诗人重视炼字,颔联中的“翻”“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岸风翻动暮色中的波浪,雪花飘洒于寒灯上的景象。
D.颈联抒发了诗人前途未卜、心绪茫然之感,表明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给诗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阴影。
E.此诗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意境壮阔,富于节奏,承转自然,情景呼应,浑然无间,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17.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诏书切峻,。
(2),映带左右。
(3),夜吟应觉月光寒。
(4)纵有健妇把锄犁,。
(5)《琵琶行》中写诗人情感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荡,发出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缕缕细丝般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感受。
(7)《蜀道难》中诗人以“,”既夸饰了山峰之高,又衬托了绝壁之险,渲染出惊险的气氛。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九爷
清泉
九爷是个老革命。
九爷参加过长征,当年他才十五岁。九爷喜欢说长征的故事。他说,长征啊,路那个长啊!他边说边咂舌,边说边摇头。
九爷说,长征中没吃的,就吃野菜、草根、皮带,那个饿啊,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说到动情处,他那一小撮花白的胡须上下抖动着,昏花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儿……
九奶原来是师部的文艺兵,九爷和九奶结合也是组织安排。九爷当时是狼牙山五壮士团的团长,九奶和一群文艺兵来狼牙山五壮士团搞慰问演出,因为当时九爷这个团打了个漂亮的胜仗,九爷立了一等功。
九爷一眼就看上了九奶,他说,他喜欢九奶那婀娜的舞姿,更喜欢九奶圆润的唱腔。听九奶唱歌,脚仿佛踩在云端,整个身体软绵绵的,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九爷说,虽然是组织的安排,其实是九爷向组织提出要九奶做老婆的。
其实,九爷的事迹九奶早有耳闻,九爷这次又打了胜仗,还立一等功,九奶更加仰慕九爷。
二人就这样一拍即合……
九爷四十岁才有了个胖乎乎的崽儿,九爷把他起名陈英雄。九爷说,崽儿刚出生时,他就想给他取个好的名字,他想啊想……想啊想……就是想不出个好名字来。
九奶见九爷急得满头大汗,像无头的苍蝇在屋里团团乱转,就骂道:你个龟儿子!呆头呆脑的,你想想,当年在战场上以一当十,戎马一生,立了那么多战功,今天却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你呀,你呀……
九爷恍然大悟,猛拍脑袋,说,出来啦!出来啦!
九爷拉着九奶的手兴奋地说,多谢你的提醒,就叫小兔崽“英雄”,你看,天安门广场那块巨大的石碑上还刻有这名字呢!毛主席在上面亲自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呢!就叫小兔崽“成英雄”(陈英雄)好了!
两口子哈哈大笑了一回……
九爷摸摸儿子的小脸说,小兔崽,你给老子听着!要想当英雄,必须要有好枪法,还要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勇气,杀得敌人片甲不留。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陈英雄乌黑的大眼睛鼓溜溜的看着九爷,嘴角哗哗地流着口水……
老家伙,你就不要吓崽儿了,他能听懂你说话吗?你以为打仗的日子好过吗?我倒不希望我的崽儿当什么英雄,我要他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九奶说道。
文化大革命席卷华夏大地,红卫兵兴风作浪,到处迫害老同志、老革命。
九爷在自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打倒一大片,尧舜禹汤皆右倾;保护一小撮,桀纣幽厉最革命;横批是:颠倒黑白。
这可惹恼了以吴兴国为首的红卫兵,吴兴国带着一帮人马闯进九爷家,把大门上的对联撕得粉碎。
吴兴国破口大骂道:该死的老头,早就觉得你是假革命真反动,现在果然露出狐狸尾巴了!
呯!九爷有力的大手已扬到吴兴国的脸上。一个耳光打得吴兴国眼冒金星,头也天旋地转起来。
龟孙子!老子是假革命,谁是真革命!老子扛枪干革命时,你娘还没生你呢!九爷指着吴兴国的鼻子破口大骂道。
吴兴国被打懵了,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
该死的老头,反革命!同志们把他拿下!拿下!吴兴国回过神来大声吼道!
一群红卫兵像恶狼般扑向九爷,由于势单力薄,加上体力大不如前。九爷被恶棍们按倒在地用绳索捆绑起来,他们还在九爷脖颈上挂一纸牌,纸牌上写着:反革命分子!然后像牵老牛似的牵着九爷在大街上游行、批斗。
九爷像一头急红眼的公牛,挣扎、反抗,但都无济于事。
吴兴国破口大骂:秋后的蚂蚱,还能往哪里跳?以后要好好接受无产阶级专政,好好改造!说着带着人马扬长而去……
被折腾了一天的九爷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家中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九爷老泪纵横,他缓缓地走到地下室,穿上当年立一等功的战袍,挂上一枚枚鲜艳的勋章,蹒跚地朝山林走去……只听到轰隆一声枪响,九爷就这样走了……
九奶在九爷的坟前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和佩戴着一枚枚军功章的陈英雄说着九爷的故事。她现在已九十五岁,她和儿子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滚落到九爷的坟前……
(选自《中华微型小说》电子刊2011年第一期,有删改)
19.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多角度地塑造了九爷形象,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B.“你个龟儿子!呆头呆脑的……你呀,你呀……”表现出九奶面对九爷的窘状又气又笑又充满了甜蜜的爱意。
C.九爷在自家门口贴的那副横批为“颠倒黑白”的对联是引发红卫兵批斗的根源,要是没张贴那副对联,就会相安无事。
D.“一群红卫兵像恶狼般扑向九爷”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红卫兵们丧尽天良,也暗示了九爷最终自杀的结局。
E.文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革命惨遭磨难,“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既是九爷家被洗劫后的场景,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20.请赏析“听九奶唱歌,脚仿佛踩在云端,整个身体软绵绵的,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句话。(4分)
21.文中的九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22.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
四.语言运用题(7分)
23.下面是世博会湖南展馆门楼楹联的上联,最恰当的下联是(?? ) (2分)
上联:携楚地烟霞,铺陈历史画图,璀璨人文开盛宴;
A.依湖湘南岳,蕴孕物华天宝,美丽风光堪入画
B.观特色世博,荟萃俊杰英才,千秋事业正逢春
C.扬湘江之波,启开华夏文明,表里山河俱澄澈
D.敞湖湘怀抱,舒展鱼米洞庭,和谐城市拓新天
24.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2分)
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
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25. 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仿写一个句子。(3分)
五、写作(60分)
26. 请以“这也是语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文体明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