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有人把他归入“大历十才子”中。
他的七绝,后人评价很高。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李白)、龙标(王昌龄)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他的诗,很多都被乐人采以入乐。 他的《征人歌》《早行》等诗,还被绘制为画屏。
作者简介
课文导入
在中唐诗人中,李益的边塞诗是很有特色的。他最著名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流传极广,还被教坊乐人度曲演唱。
诗是这样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4.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李益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后,仕途并不畅达。后来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人幕府,在西北边地生活了好多年,所以他的边塞诗是有生活体验之作。他的边塞诗,慷慨悲凉,又带有些许伤感情绪,真切感人。
背景简介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课文朗读
回乐峰前沙似雪。
这是强调荒凉的沙漠上的月亮的反光之强烈。
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诗句鉴赏
受降城外月如霜。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诗句鉴赏
不知何处吹芦管。
芦管,就是胡笳。这是异族的音乐异族的乐器。这是用听觉来增加视觉的冲击力,提醒战士身在异乡。
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诗句鉴赏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诗句鉴赏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合作探究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合作探究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挂长城。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PK
比较探究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月光光》余光中
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
月如砒,月如霜,
落在谁的伤口上?
为什么月光照在身上有落在伤口上的感觉?
联系余光中二十多年不得回乡的经历,不难明白,这里,这位台湾诗人心灵深处的隐痛。
PK
比较探究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课堂小结
1.背诵这首诗;
2.理解探究课后第一题。
课后练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比较·探究《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意蕴,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制作相关课件;布置预习任务。
一、文本解读,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有人把他归入“大历十才子”中。
他的七绝,后人评价很高。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李白)、龙标(王昌龄)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他的诗,很多都被乐人采以入乐。他的《征人歌》《早行》等诗,还被绘制为画屏。
2.导入新课
在中唐诗人中,李益的边塞诗是很有特色的。他最著名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流传极广,还被教坊乐人度曲演唱。诗是这样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背景简介
李益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后,仕途并不畅达。后来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人幕府,在西北边地生活了好多年,所以他的边塞诗是有生活体验之作。他在录自己的从军诗赠左补阙卢景亮的《自序》中说:“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他的边塞诗,慷慨悲凉,又带有些许伤感情绪,真切感人。
二、目标解说: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三、朗读诗歌:
播放孙道临《夜上受降城闻笛》
四、诗歌解读:
解读《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古代词话在欣赏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时往往要提到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这是由谢庄的《月赋》中的句子“隔千里兮共明月”中化出来的,但到了苏东坡时代,从月亮想到家乡,已经成为传统母题的共用想象途径。这个联想途径,早在唐朝就广为运用了。
课本里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由于这已经成为一个套路,在比较有追求的诗人来说,光是以月亮的共赏来引发思乡的愁绪,就嫌有点单薄。故李益这里,增加了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
首先是地方的特点:这不是在中原,不是在东部,而是在西部,沙漠地带。故第一句就写沙漠上月光的特点:
回乐峰前沙似雪。
这是强调荒凉的沙漠上的月亮的反光之强烈。第二句:
受降城外月如霜。
这就是说,不管是沙还是月光,都是统一的霜雪的色调,那就是一望无垠的银白色。这样就构成了一片空阔的境界,除了白色一无所有的空旷画面。在这样的画面上,一望无际,毫无阻隔,看到月亮,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不是很自然的吗?但是诗人可能觉得这太套路了,于是就在这样的空旷的天地之间增加了一个元素:
不知何处吹芦管。
芦管,就是胡笳。这是异族的音乐异族的乐器。这是用听觉来增加视觉的冲击力,提醒战士身在异乡。再加上这么空旷和天地,月光普照大地,空间广阔,直视无碍,故征人望乡,不是随意一望,而是望了“一夜”。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里也写了失眠,但是,一个字也没有直接写到,而用了一个更为含蓄的字眼“望乡”。这当然是一夜失眠的原因,也是一夜失眠的结果。
比这一首写得更精致的是王昌龄的《从军行》第二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挂长城。
开头两句是琵琶乐曲的不断变换,变来变去总归是“关山离别” ,“边愁”,人心的,战士对家乡思念被听觉意象不断变换逗起心里“撩乱”的动态,但是到了最后一句“高高秋月照挂长城”,变成了视觉的图画。月亮的形象高高挂在长城之上。月亮是思乡意味,和长城为征人的驻扎之所,月光无远不在。诗歌的意脉表现为从听得心烦,突然变成看得发呆。
值得一提的是,月亮不管是圆月还是新月,在古典诗歌中引发的想象都是美好的。但是,这并不是诗歌想象有全部。在现代派诗歌中,这种想象变得复杂起来。
余光中在《月光光》这首诗中,把“月光”比作“冰过的砒霜”。这和传统意义上,月光是与思念亲人的亲情和温情联想机制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是忧愁,也是美好的,甜蜜的。而余光中则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月光不是温馨甜蜜的感觉,而是有毒的感觉,它是一种陌生化,但它是合理的,与自动化的汉语联想机制是有联系的。“月是冰过的砒霜”,在表层是陌生化,而在深层则是自动化。这个自动化与余光中特别的感情经历有关。如果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就不是艺术了,任何一个没有艺术修养的人,就可以乱写了,例如,“月光光,月光是泥巴”行不行?不行。这倒是陌生化了,但没有深层的自动化的汉语联想机制的支持。余光中的则不然:
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
月如砒,月如霜,
落在谁的伤口上?
关键是这个“伤口”。为什么月光照在身上有落在伤口上的感觉?“伤口”这个词语本来是生理方面的,但这里显然不是,而是心理方面的。逗引诗人思乡的月光居然变成了落在伤口上的砒霜,这肯定是思乡而不得回乡的结果。联系余光中二十多年不得回乡的经历,不难明白,这里,这位台湾诗人心灵深处的隐痛。
他看到月光就害怕,已经成为一种病了;他看到月光又非常喜欢,已经达到爱恋的程度了。“月光”的语义衍生、颠覆,陌生化了还不算,还要在颠覆的基础上再颠覆,在陌生化的基础上再陌生化,使之互相矛盾:既有“恐月症”,又是“恋月狂”。
这个“恋月狂”中,隐藏着很复杂的学问。
它之所以成立,不但因为诗人的经历而合理,而且因为文化上的中西合璧而精彩。飞白先生在分析科尔律治的诗中的月亮是疯狂的(lunatic)。“其词根是拉丁文的月亮(luna),把二者结合起来,lunatic就是月狂。”为什么月要狂呢?因为月亮女神的名字叫做“luna”,她看到一个美少年就吻了他一下,为了不让这个少年变老,就让他长睡不醒。每逢她经过就给他一个吻。你看这个女神是不是有点疯狂?这个故事写在济兹的长诗《恩底弥斯》中。[1]注:
[1] 飞白《比月亮――诗海游踪之旅》,《名作欣赏》,2010年第10期
五、诗歌赏析: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1]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2]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理解探究课后第一题。
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比较·探究《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同步练习
(
基础知识达标
)
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诗作者 ,唐朝诗人,被冠于“大历十才子”之首。
2.唐代描写边疆战争生活的诗歌称之 ,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 、 、 。著名的诗篇有 、
等。
3.理解词义
①受降城:
②回乐峰:
③芦管:
4.本诗从体裁来看,是一首 ,它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5.从描写的角度来看,前两句写的是 ,第三句写的是 ,末句写的是 (各填一字)。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6.诗歌前两句运用了 和 修辞手法,表达了大漠的 和月色的 。
7.诗歌前两句写景的角度不同,上句是 ,下句是 ,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 。
8.诗歌前两句写景,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 奠定情感基调。
9.“一夜征人尽望乡”以人物的 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 。
10.从本诗写景烘托渲染的手法上来看,诗人是运用了以“ ”方法,极力渲染悲哀的气氛。
(
课后能力提升
)
11.唐诗有很多边塞景物和写思乡的诗,前者如 ,后者如
。
12.描写边疆战争生活的古诗的主题一般有哪些?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这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
(2) 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李益
边塞诗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凉州词》 《从军行》
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 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七言绝句
色 声 感(情) 烘托、铺垫
比喻 对偶 荒寒 凄冷
仰视 俯视 苦寒
戍边将士思乡
情态行为 乡愁
以哀景写哀情
课后能力提升
问题理解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13.(1)“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氛围。
(2)前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后诗抒写的是迁客的归怨情感。前诗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做铺垫。后诗借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来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