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 ,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宋之问受其父影响,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
作者简介
《渡汉江》是宋之问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小诗,它之所以动人,自有其独到的地方。宋之问一生曾经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岭南是在神龙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便逃归洛阳,匿居友人张仲之家里。这首小诗就是他逃归途中所作。
背景简介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歌朗读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整体感知
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
岭外:即岭南。
音书断:指与家乡断绝了音讯。
怯:畏缩、胆怯。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整体感知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合作探究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合作探究
“怯”字的表达效果?
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终于接近家乡了,本该万分激动,一个“怯”字,完美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态、情态与形态。他怯生生的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担心自己会听到不幸的或可怕的消息。同时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更使他心情复杂,不敢见乡人。
合作探究
两句中的“外”、“绝”、“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合作探究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课堂小结
异曲同工“真”“奇”“妙”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 杜 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比较鉴赏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
比较鉴赏
一、感情之“真”
透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更真切,富于情致,惟其如此,才能感人。
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断”字,真实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
比较鉴赏
和宋诗一样,杜诗的前两句同样着力表现由战乱造成的和家人音讯断绝之久,透露出岁月难捱、乡情难捺的痛苦。后两句将诗人心中郁积的牵挂、忧思、悬想,用顿挫曲折的手法,抒写得真切动人。
一、感情之“真”
比较鉴赏
二、反接之“奇”
宋诗和杜诗虽然感情的性质很不相同,但表达方式却惊人的相似。前两句都极力描述音书断绝、时间久远给诗人带来的精神痛苦,按照常情,宋诗的后两句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特别指出的是杜诗,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
该说此时“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而两诗后两句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但仔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是在前两句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
比较鉴赏
宋诗和杜诗的巧妙之处还在于渲染。乍看两诗的前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也不像后两名句那样用语奇崛,所以,一般引不起读者的注意。其实,它们在全诗中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交待,才使后两句的出色抒情字字有根,避免了感情的突兀。
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宋诗和杜诗便是极好的证明!
三、渲染之“妙”
比较鉴赏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难点突破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课后练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乡愁送别诗三首-渡汉江》
教学设计
《渡汉江》是初唐诗人宋之问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是宋之问(一说是李频),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读,体会诗歌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通过比较,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制作相关课件;布置预习任务。
一、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 ,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宋令文,唐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 ”。宋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公元675年(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及第,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
二、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三、指导朗读: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四、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五、比较探究:
异曲同工“真”“奇”“妙”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 杜 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
(一)感情之“真”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宋诗和杜诗之所以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某种共鸣,首先归因于诗人的真情实感。正如宋顾乐称《渡汉江》“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申涵先说《述怀》“非身经丧乱,不知此语之真”。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断”字,真实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
透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更真切,富于情致,惟其如此,才能感人。和宋诗一样,杜诗的前两句同样着力表现由战乱造成的和家人音讯断绝之久,透露出岁月难捱、乡情难捺的痛苦。后两句将诗人心中郁积的牵挂、忧思、悬想,用顿挫曲折的手法,抒写得真切动人。
(二)反接之“奇”
宋诗和杜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运用了“反接”的表现手法,所谓“反接”,看似与常情相反,实际上是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正常心理。
宋诗和杜诗虽然感情的性质很不相同,但表达方式却惊人的相似。前两句都极力描述音书断绝、时间久远给诗人带来的精神痛苦,按照常情,宋诗的后两句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特别指出的是杜诗,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
该说此时“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而两诗后两句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但仔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是在前两句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这种感情可以说古今一也。著名作家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结合老舍先生这段文字,就可以理喻只有像诗人所写,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
(三)渲染之“妙”
感情之“真”,真挚动人;反接之“奇”,令人称绝。但如果没有了必要的渲染,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宋诗和杜诗的巧妙之处还在于渲染。乍看两诗的前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也不像后两名句那样用语奇崛,所以,一般引不起读者的注意。其实,它们在全诗中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交待,才使后两句的出色抒情字字有根,避免了感情的突兀。
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宋诗和杜诗便是极好的证明!
六、课堂小结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明确: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乡愁送别诗三首·渡汉江》
同步练习
(
基础知识达标
)
基础知识及运用
1.《渡汉江》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本诗是他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径汉江(指襄阳附件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2.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 、 、 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
3.“岭外”一般是指 地区,由此看来宋之问诗的一二句是写 ,三四句是写 。
4.《逢入京使》中,诗人是离故乡渐行渐远,而《渡汉江》中诗人是离故乡 ,心情不是兴奋,而是 。
5.宋之问是 (初唐、中唐、唐末)诗人。
6.“近乡情更怯”的“近”从文言的角度来看是 (词类活用),“怯”字的意思是 ,表现了诗人 的心理。
7.唐诗中表现乡愁的诗句很多,比如: 。
8.宋之问也写过送别诗和言志诗,前者如 (《题张老松树》);后者如 (《送杜审言》)。
(
课后能力提升
)
9.《渡汉江》中?第一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0.《渡汉江》中“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1.《渡汉江》?把诗歌的后两句改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是否更恰当,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宋之问
空间的隔离 联络的断绝 时间的久远
五岭以南 贬居岭南情况 回归近乡时的心情
渐行渐近 担忧(紧张)
初唐
形容词动用 担忧 激动与紧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课后能力提升
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心切。
诗人因为自己被贬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不恰当。因为一方面诗人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而受到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用“怯”和“不敢”,更显真切、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