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6-27 07: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建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 2、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深度不同
B.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不同 C.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不同 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包括
①否定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③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军包围巴黎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3月18日革命
D、巴黎人民要求成立选举产生的自治政府
5、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但是
①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不朽③公社的原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④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6、巴黎公社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7、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出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 
A、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B、认为俄国当时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
D、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中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以下最能反映这段话本意的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B、战争是俄国爆发革命的必要条件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D、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根源是一战
10、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其主要不同之处是 
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 
D、经历了由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
11、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③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④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中共二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不包括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主义  D、反对军阀
13、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国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开始
14、根据1922年以来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的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工作重心及斗争方式主要是 
A、城市、工人运动 B、城市、武装斗争
C、农村、武装斗争 D、城市、国共合作
15、围绕两种命运,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主要有 
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认和平建国方针③国民党坚持专制独裁,制造了闻一多血案 ④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破坏政协协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17、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以失败告终。这里说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指  
A、反帝反军阀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8、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其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19、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扭转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屡败局面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
B.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的召开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21、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
①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③使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④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政权对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手段是
A、宣布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选举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D、通过第一部宪法
23、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双十协定》的签定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24、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5、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和变化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26、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B、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红军长征的胜利
27、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国共合作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共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B、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C、蒋介石积极努力的结果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8、近代史上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关键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9、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扶蒋反共
30、重庆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的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保证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C、建设民主和平的中国 D、人民军队的地位和解放区政权问题
31、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是
A.私有制、竞争 B.社会的不公
C.贫富分化 D.剥削制度
32、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33、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34、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这个“现阶段”指 A、国共合作时期???????????????B、进行武装斗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5、“八七会议”以后,武装斗争的目标是 A始终夺取城市????B最初夺取城市,后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配合农村进行土地革命???D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屠杀 36、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突出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将斗争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人民军队??????????D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37、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
A.借日本之手削弱共产党 B.为其反动政策制造根据
C.为对日本妥协进行辩护 D.为“围剿”红军作掩护
38、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重庆谈判????B西安事变??????C皖南事变????????D北平和谈 39、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国民的反动统治的腐朽
C. 战略战术正确      D. 有一支人民军队并开展武装斗争
40、抗日民族统一战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
C. 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   D. 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引自《公社第一次宣言》(1870年3月30日)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公社”指的是哪个政权?它是什么性质的?
②材料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它被消灭了吗?
③“公社”的建立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占有何种地位?
4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革命当今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以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二:“故知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之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然而当时之实际,乃适不如所期,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对“革命第一次失败”原因的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哪一个更为明确地触及问题的实质?为什么?
(2)材料一中,作者把俄、中两国革命胜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方法”不同,这是否正确?为什么?
(3)你认为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比较,俄国革命使用了哪些不用的“方法”?
(4)基于上述认识,孙中山在后来的革命活动中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三.问答题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建立的有关史实,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了寻找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探索?
第五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CBD 6-10:BBCCB 11-15:CBCAD 16-20:CACAC
21-25:BBDBB 26-30:CDCCD 31-35:ACCDB 36-40:BDAAC
二、非选择题
41(1)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2)梯也尔反动政府(或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被消灭,而是逃往凡尔赛了。
(3)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2、(1)材料二更明确地触及问题的实质。因为材料二的观点是:与反革命阶级相妥协、与帝国主义相调和是革命失败的根源。
(2)不正确。因为两国革命胜败的原因主要是领导阶级及其革命纲领的不同。
(3)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依靠工农武装;彻底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4)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4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寻找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的主要探索有:(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2)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与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3)面对着国民党的背叛革命,毅然进行武装起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4)在长征途中,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6)面对民族危机,发表《八一宣言》领导了抗日救亡运动,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抗战结束后,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和1946年的政协会议。(8)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后,中共用人民解放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