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知识盘点及练习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知识盘点及练习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9 22:12:37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单元知识盘点八
1. 易读错的字
夸奖kuā 歪头wāi 承认chéng 长袖xiù 负责fù zé
凭证píng 叫嚷rǎng 脊背jǐ 抓贼zéi 旋风 xuàn
放纵zòng 枣核hé 勤快qín 犁田lí 泄气xiè
折腾zhē 咳嗽sòu 呕吐ǒu 唠叨lāo 牲口shēng
2. 多音字
1. 重点词语
性子 夸奖 任务 漏斗 胖驴 大狼 偏偏 服务衬衫 负责 手艺 喂养 厉害 粘胶 莫非 抱怨打架 盗贼
2. 形近字组词
1. 近义词

负责——认真 叫嚷——叫喊 浑身——全身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牲口——牲畜
本领——本事 夸奖——夸赞
密密麻麻——挨挨挤挤
2. 反义词

夸奖——批评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星星点点)
第八单元
26* 方帽子店
一、我能把汉字书写漂亮。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不知不觉
无穷无尽
自言自语
又精神又自信
又高兴又兴奋
又拥挤又热闹
隐隐约约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三、我会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A. 的 B. 地 C. 得

1. 他们圆圆(  )脑袋藏在方帽子里。

2. 那些不舒服(  )方帽子,慢慢(  )成为古董。

3. 那些方帽子,夏天戴着让人热(  )满头汗。
A
A
B
C

四、课文理解。
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1. 写出文中词语的反义词。
常常——( )暖——( )紧——( )

2. 用“_____”画出文中具体描写人们戴方帽子不舒服的句子。

偶然


第八单元
27 漏
一、读拼音,写词语。

课时1
二、将词语补充完整。










三、照样子,写词语。

1. 声东击西(含有反义词)
( )( )

2. 又大又圆(又……又……)
( )( )

3. 金灿灿(ABB式词语)
( )( )
走南闯北
翻来覆去
又湿又滑
又冷又饿
黑乎乎
毛茸茸
四、我能在 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五、按要求写句子。

1. 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一会儿,老虎把墙抓了个窟窿,贼把屋顶挖了个窟窿。
小胖驴吃着干草。
一、课文理解。
老虎走着走着,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抬头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他赶忙
(  )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课时2
急忙
1. 用一个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2. 我会用“_____”画出描写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 我会用“ ”画出描写贼的动作的句子。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他们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
(青青 轻轻)的潺(chán)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
\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
\
\
1. 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 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  )
A. 林中小道。B. 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  )
A. 爷爷知道感恩。 B. 爷爷做法愚笨。
4. 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向小河感恩。
B
B
人要懂得感恩。
第八单元
28* 枣核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枣核(hé hú)
勤劳(qín qíng)
犁田(lí ní)
折腾(zhē zhé)
牲口(sēng shēng)
官府(fǔ fù)






二、在 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三、课文有很多生动的描写,按照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 吆喝声B. 叫着说C. 嚷道D. 直喊
1. 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   ):“哦喝!哦喝!”
2. 县官(   ):“快给我绑起来!快给我绑起来!”
3.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   ):“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4. 县官(   ):“快打!快打!”
A
B
C
D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
3. 第1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古时候
三个和尚
山上的一座庙里
时间
开始
不久
后来
4. 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缸里不能没有水,所以只有三个人同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把水缸灌满。
三个和尚都开始挑水了,水缸里的水又满了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一、我会连。
二、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1. 小明又补了一句:“不过,我明天才去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身体可强壮了,能一口气跑十千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妈妈说:“我今天五点就会下班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又补了一句,不过,他明天才去春游。
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身体可强壮了,能一口气跑十千米呢!
妈妈说,她今天五点就会下班回家。
三、我能在括号里补上合适的内容,让句子变得生动。
例: 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
顾客(蹭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1. 鸡蛋掉在了地上。
鸡蛋(   )掉在了地上。
2. 那个壮壮的男生打了他一拳。
那个壮壮的男生(   )打了他一拳。
3. 暴雨打在了玻璃上。
暴雨(   )打在了玻璃上。
砰的一声
梆的一声
哗啦一下子
四、我能将《大林寺桃花》补充完整。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间四月芳菲尽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五、我还能写出一些描写春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一、读拼音,写词语。

课时1
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承认(chéng chén)
袖子(xiù yòu)
泄气 (xiě xiè)
凭据(píng pín)




三、我会连线。

四、我会给破折号选择正确的解释。

答应做新棉袄
做件棉袄
把棉袄改成夹袄
“没说的”
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
“没问题”
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
“还没开始裁料”
一、活学活用。

1. 我的同学中,__________是个急性子,___________是个慢性子。

2. 举例子具体说明这两位同学的性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 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 ”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 用“终于”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抄写短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和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我们;我们要乐观看待生活。